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击实黄土试验研究及填方地基的沉降预估

发布时间:2020-06-11 15:48
【摘要】:填方工程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工程环节,黄土地区的高填方工程亦在填方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填方的工程质量和工后沉降都是工程建设中的常见问题。本文通过对不同击实条件下的黄土填土进行土力学试验,探讨了压实黄土的主要特性及压缩应变与时间关系,并对填方地基进行了沉降预估。主要工作及结论有:(1)进行了不同击实条件下黄土的击实试验,得到了黄土的击实特性及不同击实能、含水率下的干密度变化规律。(2)对压实黄土进行了直剪试验,分析了击实能、含水率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表明:同一击实能,在较高含水率(w≥21%)下,粘聚力c维持在一个较小的数值范围内,且随击实能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对于本次试验黄土样,在含水率w12%时,随w的增大,c亦随之增大。(3)对压实黄土进行了高压固结试验,分析了击实能、含水率和增湿对压缩性的影响,表明:相同击实能条件下,在较干侧(ww_(op)),含水率越大,击实黄土压缩性越低,在较湿侧(ww_(op)),含水率越大,压缩性越高;增湿后的试样在各级压力下的压缩量及其变化速率明显大于未增湿试样,且击实能较小的和初始含水率较低的,其沉降量的增量越大。(4)利用高压固结实验结果,分析了压实黄土的应变与含水率、击实能、时间的关系,表明在较低含水率(9%~15%)下,压缩应变与时间?-lgt的关系可用直线关系进行拟合,而在较高含水率(18%、21%)下,压缩应变与时间?-lgt的关系更适合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5)采用击实黄土高压固结试验结果得到的?-lgt线性关系,提出了对高填方黄土地基沉降与时间关系的预估方法,得出基于直线拟合下的?-lgt关系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计算公式。对不同击实条件下的填方地基进行了稳定沉降与时间预估,表明击实能和含水率对高填方地基稳定沉降量及沉降稳定所需的时间有着显著的影响。
【图文】:

条纹,土样


mm)次数 N(mm)(mm)(cm3)305 102 116 947.4 20 305 102 116 947.4 25 457 102 116 947.4 20 457 102 116 947.4 25 率的确定及土样制备样采用的是位于西安市高陵区的鲁花食用油:Q4al+pl黄土状土:黄褐色,湿,,可塑,局部具针状孔隙,偶见蜗牛壳及钙质条纹。属土粒比重 Gs=2.72,塑限 wP=18.21%,塑性指=0.27<0.75。 故而 ,该试验土样为可塑状态骤如下:100kg,采用风干法将土样风干,在此过程中干。 土样风干后,过5mm筛,如图 2.1所示。

击实,土样,含水率


w0:风干土样含水率,g;wi:预定土样的含水率,%。)将土样分层平铺于调土盆中,用喷壶量取所需水量,均匀喷洒并好的试样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好,静置 24h,使其浸润。)测得最终含水率如表 2.3:表 2.3 测得的最终含水率(%)成果表定含水率 9 12 15 18 21 批含水率 9.05 11.88 14.84 17.88 20.85 批含水率 9.07 11.94 14.84 17.96 20.90 终得到的两批试样的含水率误差小于 1%,满足要求。为简便起水率时,均以预定含水率表达。试验步骤次试验采用手动击实仪,按照表 2.2 所拟定的不同击实能取两种型的击实筒,检查仪器是否好用,准备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晶;白晓红;;压实黄土非线性压缩应力-应变关系在地基沉降计算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15年04期

2 马杰;;天津地区海相软土的固结特性分析[J];路基工程;2014年05期

3 黄雪峰;孔洋;李旭东;马龙;杨宝山;;压实黄土变形特性研究与应用[J];岩土力学;2014年S2期

4 章峻豪;陈正汉;田志敏;江世永;李春海;;非饱和土一维压缩试验及变形规律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5 马少坤;赵乃峰;周东;潘柏羽;;南宁膨胀土长期压缩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8期

6 袁俊平;詹斌;陈胜超;李康波;;含水率和压实度对路基填土力学特性的影响[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7 井彦林;仵彦卿;林杜军;胡志平;李晓光;张志权;;黄土的湿陷性与击实试验指标关系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2期

8 刘宏泰;张爱军;段涛;连江波;董晓宏;;干湿循环对重塑黄土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9 王林浩;白晓红;冯俊琴;;压实黄土状填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因素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10 陈开圣;沙爱民;;压实黄土变形特性[J];岩土力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定义;张爱军;;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计算机模拟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晶;黄土状压实填土压缩和强度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2 谈云志;压实红粘土的工程特征与湿热耦合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石博溢;黄土填方地基的沉降预测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2 赵海山;延安新区Q_2黄土增湿减湿情况下的工程性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3 王林浩;黄土状击实土的力学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秀丽;考虑含水量和密度影响的压实黄土工程性质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艳;黄土古土壤的工程力学性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宋晓晨;大连机场升降带回填土力学特性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08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08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d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