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适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20:13
【摘要】: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消费动力,同时加剧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环境危机。对于建筑业来说,寻找适合绿色建筑的新设计方法也成为行业竞争的方向。气候一直是影响建筑物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建筑设计时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采取对应的被动式设计策略,能够减少主动式系统的负荷,从而实现节能。论文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选取武汉、重庆、南京、上海、长沙五个城市,尝试性的对被动式设计策略的适用性进行探讨。首先,论文结合气候与人居环境关系问题,简要介绍了与建筑相关的气候要素;根据对《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气象数据集》中的气象数据分析,总结出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并选取武汉市某居住小区,对其建筑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以及实地测试,调研结果显示武汉地区在冬夏两季需要通过消耗电能来提高舒适度,居住建筑能耗问题尤其突出,亟待解决。其次,结合夏热冬冷地区复杂多变的气候特征,从“规划”、“建筑”、“构件”三个层面,总结适用于该地区居住建筑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对于促进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和人居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核心部分是基于居住建筑被动式设计思路,选取夏热冬冷地区五个典型城市(武汉、重庆、南京、上海、长沙),对其热舒适性和在通风、降温、围护结构、太阳辐射四个方面的被动式设计策略适用度进行分析,总结出夏热冬冷地区不同城市的被动式设计策略排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适合于不同城市的被动式设计策略最佳组合。本文从夏热冬冷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入手,通过研究舒适性以及被动式设计策略,对被动式设计策略的适用性进行排序,得出最优方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的适用性提供借鉴和参考,并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241
【图文】:

住宅楼,百度,图片,来源


美国比科住宅楼(图片来源:百度)

技术路线图,来源,图片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楠;杨柳;刘亚飞;;居住建筑被动降温节能效应分析[J];建筑技术;2014年08期

2 陈娟;王汉青;;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在夏热冬冷地区冬季应用的模拟研究[J];暖通空调;2014年06期

3 李谟彬;刘明宇;李根木;龚福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外遮阳设计探讨[J];建筑节能;2013年12期

4 付衡;龚延风;余效恩;郭永清;赖道新;;夏热冬冷地区自然通风对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能耗的影响[J];建筑节能;2013年08期

5 李洁;伍昌友;屈万英;李晚珍;;基于气候特征的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策略——以武汉市为例[J];建筑节能;2013年07期

6 宋晔皓;王嘉亮;朱宁;;中国本土绿色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思考[J];建筑学报;2013年07期

7 张同伟;赵玉芬;张孝廉;;基于焓湿图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分析[J];建筑节能;2013年03期

8 于靖华;田利伟;杨昌智;;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屋顶保温层最佳厚度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9 程瑞;王馨;张寅平;;营造可持续建筑蓄能围护结构的新思路及新方法[J];南方建筑;2012年01期

10 付衡;龚延风;余效恩;李杨德;宋文峰;;夏热冬冷地区外墙遮阳对建筑热环境与空调能耗的影响[J];建筑技术;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旭娟;夏热冬冷地区住宅供暖与节能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2 郝石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3 宋琪;被动式建筑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朱佳音;被动式环境调控策略及技术集成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夏伟;基于被动式设计策略的气候分区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夏博;上海高层住宅建筑节能控制方法与技术策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陈飞;建筑与气候[D];同济大学;2007年

8 李保峰;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建筑表皮之可变化设计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杨柳;建筑气候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10 王焱;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节能优化设计[D];东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旋;夏热冬冷地区高层居住建筑界面太阳能整合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年

2 高洪双;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建造技术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3 幸运;成都住宅建筑被动式技术研究及其节能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雁飞;建筑外遮阳与立面的整合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彭毅;我国南亚热带气候区保障性住房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6 赵夏;住宅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7 汪璐;基于IES-VE模拟的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外遮阳效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李琼;居住建筑气候适宜性设计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沙鸥;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王健;气候导向下的建筑形态设计方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724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24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d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