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超高层住宅楼内天井自然排烟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14:5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涌现出大量的超高层建筑,在满足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需求的同时,也缓解了人口密度增加所带来的土地压力。为了解决高层建筑通风、采光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建筑设置了贯通建筑底部至顶部的内天井,但是火灾时内天井会引发“烟囱效应”,烟气可能通过面向内天井的开启窗户进入四周住宅。本文利用理论分析与FDS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超高层住宅楼内天井火灾时的烟气运动特点及自然排烟特性。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内天井中性面位置的连续模型,并通过FDS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对比得出内天井中性面位置的连续模型与FDS模拟结果误差在4.3%,且中性面位置位于内天井中间位置靠下。其次用FDS数值模拟的方法,综合考虑到达危险时间、烟气运动速度、质量流率、温度等因素,研究超高层住宅楼的外窗开闭状态、内天井的尺寸、火源位置、火源功率及环境风对内天井自然排烟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内天井底部火灾时,四周住宅面向内天井的窗户都保持开启的前提下,住宅外窗全部保持开启状态时,内天井的自然排烟效果好,四周住宅不会达到危险状态;外窗全部关闭时,四周住宅可能达到危险状态。2.内天井四周住宅到达危险状态的时间与内天井高度成二次增长函数,且到达危险时间随内天井高度的增加趋于稳定。3.内天井长度d存在安全临界值,d≤10m时到达危险时间与内天井长度满足二次增长函数;d10m时到达危险时间接近稳定值。4.火源位于内天井四周住宅时,若住宅内喷淋系统有效,内天井四周其它住宅不会达到危险状态;若喷淋系统失效,内天井四周其它住宅可能会达到危险状态。火源位于内天井底部时,若火源功率低于1.5MW,内天井四周住宅均不会达到危险状态;若火源功率达到4.0MW,内天井四周住宅可能会达到危险状态。5.内天井底部发生火灾时,背风侧住宅受烟气影响较大,可能达到危险状态,四周住宅发生火灾时,环境风的作用下,着火住宅上方相邻的住宅、避难层上下的住宅可能达到危险状态,其余住宅受火灾烟气的影响较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834;TU972.4
【图文】:

示意图,住宅楼,天井,火灾特点


图1.1住宅楼内天井示意图逡逑

天井,自然排烟,长度变化,技术路线


其进行了邋FDS模拟验证;用FDS数值模拟的方法研宄了外窗开闭状态、内天逡逑井的尺寸、火源位置、火源功率及环境风对内天井自然排烟特性的影响。本文逡逑的技术路线如下图1.2所示。逡逑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内天井及超高层建筑的定义、超高层建筑火灾的经典案逡逑例和火灾特点,其次分析了超高层建筑内天井火灾时的烟气流动特点,最后介逡逑绍了前人对内天井火灾及与内天井作用相似的竖井、中庭火灾时烟气运动特点逡逑的研究。逡逑第二章介绍了邋“烟囱效应”的特点和前人的中性面模型,在前人研究的基逡逑础上,构建了适用于超高层住宅楼内天井的中性面模型,并在对FDS模型网格逡逑独立性验证的基础上用FDS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了邋“烟囱效应”现象和内天井逡逑的中性面模型。逡逑第「(章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可见度、温度、质量流率、竖直流速四个逡逑方面研究超高层住宅楼外窗开闭状态对内天井自然排烟特性的影响,得出当外逡逑窗保持关闭状态时内天井四周住宅才有可能达到危险状态,为下文研究作铺逡逑垫。逡逑S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德成;周天念;陈钦佩;周德闯;;高层住宅楼小天井与外廊结构的消防安全问题研究[J];火灾科学;2015年04期

2 李莉;;基于数值模拟的超高中庭排烟系统性能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年12期

3 徐蕴颢;姚斌;杨盼盼;黄斌;;超高“Z型”中庭高度对自然排烟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火灾科学;2015年02期

4 何锡萍;;外界风速和风向对某中庭自然排烟影响的FDS模拟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年02期

5 申立新;;热障效应对中庭自然排烟影响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年01期

6 王金争;刘国强;冯瑶;;中庭体型系数对火灾烟气控制的影响[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年12期

7 周军;;高宽比对中庭自然排烟效果影响的模拟研究[J];安徽建筑;2014年04期

8 逯广林;楚广明;杨苏;;建筑物中庭自然排烟效果影响因素的探讨[J];节能;2014年02期

9 李一帆;原向勇;纪杰;孙金华;;楼梯井顶部开闭状态对烟气运动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3年05期

10 赵国通;梅晓海;;建筑外结构形式对火灾扩散的影响[J];新安全 东方消防;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邓立刚;赵力婕;;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装备配置需求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范传刚;隧道火灾发展特性及竖井自然排烟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朱杰;超高层建筑竖井结构内烟气运动规律及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张靖岩;高层建筑竖井内烟气流动特征及控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见文;超瘦高中庭自然排烟方式可行性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2 徐蕴颢;超高“Z型”中庭火灾自然排烟特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孙焕;不同因素对竖井负压控烟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赛娜;超高层建筑在“烟囱效应”作用下的压差分布特性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5 汪侃;高层建筑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及控制措施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6 许晓元;高层建筑竖向通道中性面位置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许兆宇;不同开口形式楼梯井内烟气温度及速度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7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27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a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