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性能化构造绿色建筑设计空间调节的构造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02:54
【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可持续性绿色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必不可少的部分,被动式绿色设计逐渐成为方案设计阶段的重点内容之一。空间调节是在建筑设计中通过空间形体组织、表皮和构件设计,以提高建筑使用舒适度、降低能耗为目标的性能化设计手段。空间调节理论包括适应性体形、交互式表皮和性能化构造,其中性能化构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方向。能量的获取与输送是房屋构成的重要形式表达,自然界的不同气候环境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形式、材料和构造。环境调控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能量的控制,热力学的三种传热途径(传导、对流、辐射)是建筑室内外能量传递的主要方式。因此论文把热力学传热原理作为理论依据,把建筑构造作为研究主体,基于强化和抑制两种作用机制对建筑的性能化构造进行分类梳理,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归纳总结,最终形成建筑性能化构造的设计策略。根据气候条件和建筑自身需求,在建筑设计阶段引入性能化构造的设计策略,将最大程度上实现绿色、生态、节能、可持续的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201.5
【图文】:

干热气候,民居,建筑十书,住所


图 2-1 干热气候区的民居图片来源:www.gutenberg.org维特鲁威(Vitruvius)撰写的《建筑十书》,把气候条件和相对应的建筑形式进行分类梳理,发现能量的聚拢形成了人们最初的居所,能量的聚集会影响人们最初的住所的

模型图,三重,建筑十书,环境


维特鲁威的“环境三重模型”

阿尔贝,民居,意大利


屋顶仍然可以在室内创造一个阴凉的空间[2](图2-3)。西亚(伊朗和伊拉克)的通风塔,可以把室外50℃的高温降低到室内的20℃左右。位于印度尼西亚的杆栏式建筑(图2-4),顶部 “遮阳棚”遮阳的同时,镂空的支架可以保证居所内最大的通风及散热。菲律宾人把房子建造在树上,很好的利用风的作用,保证树屋的凉爽宜居。由此演变而来的地域性建筑风格从中国南部到东南亚及日本都是随处可见的。这些传统的居住形式在过去20年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更加深入的研究。图 2-3 意大利阿尔贝罗柏洛民居 图 2-4 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杆栏式建筑图片来源:Waterson R. The living house:an anthropology of architecturein South-East Asia[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彤;;空间调节 性能驱动——东南大学本科四年级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专题教案研析[J];城市建筑;2015年31期

2 窦平平;鲁安东;;环境的建构——江浙地区蚕种场建筑调研报告[J];建筑学报;2013年11期

3 张彤;;空间调节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上海工业园智能生态科研楼的被动式节能建筑设计[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年01期

4 张晓峰;谭秀敏;薛文灿;;苏州大学图书馆蓄水屋面节能实践[J];建设科技;2007年21期

5 庄惟敏;祁斌;;2008奥运会北京射击馆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7年10期

6 刘加平;何泉;杨柳;闫增峰;;黄土高原新型窑居建筑[J];建筑与文化;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2766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66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2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