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北方森林游憩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00:57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及社会体系不断完善,人们对于休憩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化致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城市建筑密集,对城市气象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对生活质量改善的追求必然推动城市居民外出到人文、自然风景区进行休闲旅游城,城市大面积区域面积森林景观较少,城市森林游憩景观比城市其他景区景点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更容易受到欢迎,森林公园作为森林游憩地的主要表达形式是森林游憩资源的重要载体,因此,对于森林游憩景区的研究以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更易操作且具有一般性,同时,森林游憩景区距离城市主城区的远近对于景区景观内部的空间格局以及景区受人为扰动的影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在进行森林游憩景观研究时,分别选取了城市森林游憩景区净月潭国家公园以及城郊森林游憩景区汤旺河国家公园进行研究。为了对森林游憩景区更好的理解,分别利用数据爬取工具爬取北方国家级森林游憩区的游览数据,通过对城郊森林游憩景区与郊野森林游憩景区的游览人数、游览时间,景区质量等级以及区位的比较,探析出北方森林游憩景区的最适宜规划形式。在随后的空间格局分析中分别以净月潭森林游憩景区与汤旺河森林游憩景区为例,通过卫星遥感得到研究区内的土地综合利用现状图,并通过Arcgis导入到Fragstats中并对研究区域内的优势度、景观多样性、景观均匀度、景观破碎化程度、网络连通性等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通过对指数的分析可以很深刻的理解研究区的现有景观结构,从而为以研究景观格局为手段的景观生态规划提供客观实际的论据。在随后的的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中,分别以近郊游憩景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以及远郊游憩景区汤旺河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生态适宜性评价即对研究区域的自然度、旷奥度、可达度,相容度,敏感度分别进行评价。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按照一定比例因子对这些指数进行综合叠加分析最终得到研究区域的综合生态适宜性评价,根据生态适宜性评价确定研究区的核心生态区、休闲旅游区和人工服务区,为以生态适宜性评价为手段的景观生态规划提供依据。根据爬取数据分析、景观生态格局以及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构造出一套北方森林游憩景区的生态规划策略,先根据定量分析结果对研究区域进行斑块、基质、廊道的优化策略,并结合景区的特点对景区内的建筑,道路等服务设施提供规划策略,综合以上得到研究区域内的综合规划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8
【图文】:

景观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外部保障,生态分析


观管理的外部保障条件⑥负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成果的实施。逡逑景观生态规划包括景观生态调查、景观生态分析、景观综合评价与规划等方面具体实施步逡逑骤如图2-1所示:逡逑9逡逑

分析图,旅游人数,分析图,景区


温度带上分析,景区分布在中温带到暖温带之间。景区所属地区的不同是地理位置不同的最直逡逑观反映,结合数据爬取得到的携程网上景区历年接待游客人数,则景区游览人数与地理条件的逡逑关系如图3-1所示:逡逑100000邋1逦woir-逡逑90000逡逑80000逦74994逡逑70000逡逑60000逡逑50000邋■■逦■逡逑40000逦■逡逑30000逦■逡逑20000邋■逡逑10000逡逑东北地区逦华北地区逦中部地区逡逑图3-1不同地区旅游人数分析图逡逑图片来源:作者自绘逡逑从图3-1中可以看出,近四年来中部地区的旅游人数最多高达91082人,占研究区的逡逑40%,其中云台山景区的游览人数最多,近四年来有55290人来此旅行,占研究区的24°/^另逡逑一方面近四年来在东北地区进行森林游憩活动的人也比较多有74994人,占研究区旅游总人数逡逑的33%。比较而言在华北地区进行森林游憩活动的人数要少于东北地区与中部地区,只占研究逡逑区游览总人数的27%,另外从景区质量等级上来看,华北地区的森林游憩资源等级都在4A或逡逑4A以下,这可能是因为华北地区进行开发建设较早,相比较而言森林游憩资源相对不足引起逡逑的

景区,森林游憩,城郊型,森林公园


所研究的5A级郊野型森林公园中,四年来游览人数为,四年来平均每个森林游憩景区游览人数为9265人,研通国家森林公园四年来游览人数为10448人。逡逑8可得到城郊型森林游憩景区与郊野型森林游憩景区的同景区质量等级森林游憩景区,城郊森林游憩景区要远憩景区的可达性要远大于郊野型森林游憩景区,人们在同时由于城郊型森林游憩景区离城市较近因此周边的配求,因此游览人数较郊野型更多。逡逑知北方森林游憩景区的游览人数与景区质量等级,地域系,从以上分析中可以更深刻理解北方森林游憩景区的景观生态规划做好充足的准备。由于北方森林游憩景区因为5A级景区景观质量较高较具有代表性,城郊型森人数相差较大,且东北三省的森林游憩景区总数约占全国北地区同是5A级景区的城郊型森林游憩景区净月潭国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静静;平原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2 黄含吟;基于GIS的惠东县寨场山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3 张博;黄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周雁;GIS空间分析在风景区规划中的应用[D];安徽大学;2015年

5 韦沁妤;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美学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何影;旅游发展视角下的五营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7 林继卿;基于GIS的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线路组织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8 杜文东;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动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8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68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4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