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DA的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73.2
【图文】:
图 2.4 分层壳单元模型和应力表示 2.2 和表 2.3 给出了剪力墙的基本属性(墙厚、墙体配筋、材料属性等),就可以定义剪力墙分层壳单元,具体步骤如下:1)定义混凝土、钢筋的非线性属性,如本构关系曲线;2)定义混凝土层、钢筋层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层厚度、积分点数、建模以及材料的非线性行为等,也可根据软件的快速定义分层壳单元进行钢筋的划分,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非线性行为的调整;3)根据定义的分层壳单元绘制剪力墙。 SAP2000 中,分层壳的定义对计算资源的占用十分大,而如何定义分层间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对于高层、超高层建筑,主要抓住剪力墙压弯弹对于剪切非线性行为通过水平钢筋或箍筋来保证,尽量不发生剪切破坏依据实体模型的一些特性正确地简化剪力墙,将“实际”的转化为“实用”的这样不仅可以加快运算速度,还可以保证计算的精度。 型钢混凝土构件塑性铰属性的确定
图 2.5 型钢混凝土构件梁铰M 曲线下面的公式来确定:u yp uuM Ml ZM 别为极限状态和屈服状态时的截面弯矩值;。 M θ曲线的每一折线点分析其 N M关系曲中的屈服点分析其 N M关系曲线。配置十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JGJ138 2001),正截面承载力存在如下关系:2M AN BN C 0 cMMbh f NN
16(d)中柱 Z2 C40图 2.7 型钢混凝土柱塑性铰相关关系曲线2.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本文使用SAP2000 V19建立有限元模型,其中梁、柱选用三维框架单元,本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伟建;孙雯;;近场地震下框架剪力墙高层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2 郑山锁;杨威;杨丰;孙龙飞;侯丕吉;;基于多元增量动力分析(MIDA)方法的RC核心筒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5年01期
3 侯炜;;基于IDA法与Pushover法的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对比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4 赵慧玲;叶志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J];力学与实践;2014年01期
5 张洪超;张蕊;;土木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研究进展[J];价值工程;2013年26期
6 何益斌;李艳;沈蒲生;;基于性能的高层混合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08期
7 洪博;潘志宏;;地震动记录选取对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6期
8 吕西林;苏宁粉;周颖;;复杂高层结构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5期
9 张淑云;白国良;吝红育;;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结构推覆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10 聂建国;陶慕轩;;采用纤维梁单元分析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地震反应的原理[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鹏彦;吕大刚;于晓辉;;基于能力谱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龚胡广;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及其在高层混合结构抗震评估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淼;典型山地RC框架结构强震破坏模式及易损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2 李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IDA方法的易损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曹青;SRC-RC竖向混合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4 赵文伟;高层SRC框架-RC筒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5 汤海燕;高层混合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及其性能评估[D];湖南大学;2014年
6 刘洋;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双向地震易损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7 李文博;基于IDA方法的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8 罗兴华;高层RC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本文编号:2768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6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