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528
【图文】: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解析解是否适用于非再生骨料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天然骨料混凝土试验进行比较。为了便于分析,定nmnaEEp ,nmoiEEq ,nmomEEr ,nmniEEs ,nmcEEt 各参数取值如下:RRA=0,Rom=0,p=6.24,s=0.4,na =0.03 mm,hoi=0。解析解与 Stock 的试验结果比较如的相对误差分别为 11.68%、3.41%、1.50%和 1.92 时,相对误差较小,均小于 4%。
图 3-5 与 Wang 的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响因素分析中,选用富勒级配骨料,最小和最大骨m,各相泊松比保持不变,通过数值计算评价再生骨浆弹性模量对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取代率的影响q=0.5,r=0.9,s=0.6,hoi=0.045 mm,hni=0.060 mm6 所示。该图表明,当骨料面积百分数一定时,再生
图 3-6 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影响着率的影响.5,p=3.0,q=0.5,r=0.9,s=0.6,hoi=0.045 mm,hn-7 所示。该图表明,对于给定的再生骨料取代率,附着率的增大而减小,当 Rom从 0.2 增大到 0.6,RRA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分别下降 4.74%、9.47%、14.是因为再生骨料中老砂浆弹性模量较天然骨料弹性的增大,骨料的总体弹性模量降低,从而导致再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荆锐;亢景付;蒋元成;;温度升高20~50℃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探究[J];硅酸盐通报;2016年12期
2 黄滕斌;;预制梁混凝土弹性模量研究应用[J];混凝土世界;2015年03期
3 姚利郎;;高性能混凝土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山西交通科技;2015年03期
4 徐月梅;;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检测方法探究[J];粉煤灰;2016年03期
5 周后飞;;不同荷载作用下预应力T梁混凝土弹性模量分析[J];科技展望;2015年23期
6 李杨;;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7 杨林;杨静;姬宏奎;;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8 李凤华;矫恒信;;预应力混凝土弹性模量与配合比关系的探讨[J];铁路技术创新;2010年03期
9 吕丽萍,史忠;浅谈影响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因素[J];混凝土;2003年01期
10 张竞男,胡晓波,鲍光玉,王志;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晨光;;浅析混凝土弹性模量[A];2015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第13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2 朱兴一;黄志义;陈伟球;;基于快速多极边界元法的沥青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模型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3 高丹盈;赵军;汤寄予;;纤维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郑建军;姜璐;周欣竹;;界面对纤维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A];先进纤维混凝土 试验·理论·实践——第十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王中华;张伟;吴刚;吕锋;;混凝土弹性模量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关性探讨[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丹盈;赵军;汤寄予;;纤维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李丽;陆作海;范佳;王彦波;;对防渗墙塑性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讨论[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立;赵顺增;曹淑萍;吴勇;;轻集料混凝土弹性模量的研究[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2009年
9 王铁强;潘全路;马振波;申佩佩;;双峰寺水库碾压混凝土弹性模量与泊松比试验研究[A];2014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刘逸平;吴晓声;刘泽佳;汤立群;;一种基于网格化细观结构串并联模型的液体橡胶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估算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婷;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2 王亿平;沥青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的数值方法[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3 周小东;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4 裴启文;废瓷砖骨料混凝土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5 牛贺洋;基于细观力学模型的混凝土弹性模量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6 甘yN毓;考虑界面裂缝时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7 钱梦必;多边形骨料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8 罗剑均;混凝土弹性模量对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影响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7年
9 吕建平;水泥基材料弹性模量预测[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10 黄杨彬;混凝土弹性模量差异性对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的影响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74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7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