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循环荷载下半刚性梁柱节点组件法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03:20
【摘要】:在钢结构中,节点作为关键部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产生较大的变形或破坏,从而影响结构的适用性与安全性,因此节点成为钢结构中的重点研究对象。工程实践中,为了设计的简便性,一般把梁柱连接节点当作刚性或者铰接节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普遍认为钢节点具有一定的转动刚度。因此,传统的节点设计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常规研究节点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试验研究、有限元建模和组件法。相对于组件法高效易操作和成本低的优点,试验和有限元建模研究节点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然而目前组件法研究节点大多局限于梁柱单调加载静力研究部分,存在2点不足:(1)组件法研究局限于整个节点,对组成节点的连接件,如螺栓-角钢连接件的研究较少,且研究不够深入。(2)对于循环加载条件下节点的研究还较少。因此,运用组件法的思想,采用连接件-节点的研究思路,加深对半刚性梁柱节点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拟对螺栓-角钢连接件的静力与滞回性能开展试验和力学模型研究,并建立半刚性梁柱节点的组件法模型。首先,设计了4组24个螺栓-角钢连接试件,并对每组试件进行了单向拉伸与滞回性能试验,得到4组螺栓-角钢连接件的力学特性,包括单向拉伸下的荷载位移曲线、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破坏模式以及滞回性能试验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与延性系数、累积滞回耗能和刚度退化。实验结果表明:螺栓等级、螺栓孔洞位置和角钢厚度3种不同力学参数对于螺栓-角钢连接件的力学性能有着重大的影响;无论是单向拉伸还是滞回性能试验中,都需要考虑试件大变形阶段对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提高。其次,在试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参数,结合实验现象和理论力学分析,通过分析小变形和大变形2个不同阶段,提出了螺栓-角钢连接件的单向拉伸力学模型和滞回力学模型,并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在充分研究螺栓-角钢连接件的力学特性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组件法的思想,将半刚性梁柱节点(本文选用的是顶底角钢梁柱节点)拆分为刚性的梁和柱通过2个螺栓-角钢连接件进行连接,建立半刚性梁柱节点的组件法模型,并通过与现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391
【图文】:

鸟巢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节点的刚性连接变形能力弱,节点延性与耗能能力较差,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引起结构倒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由螺栓连接的梁柱节点变形能力较好,节点延性和耗能性能好,破坏程度则较轻,显示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相较于焊接的刚性节点,由螺栓连接的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有效的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6]。但由于螺栓连接节点的复杂性,相关的研究并不充分。

循环荷载下半刚性梁柱节点组件法模型研究


水立方

钢结构住宅


节点的刚性连接变形能力弱,节点延性与耗能能力较差,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引起结构倒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由螺栓连接的梁柱节点变形能力较好,节点延性和耗能性能好,破坏程度则较轻,显示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相较于焊接的刚性节点,由螺栓连接的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有效的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6]。但由于螺栓连接节点的复杂性,相关的研究并不充分。图 1- 1 鸟巢 图 1- 2 水立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诺思;;钢结构梁柱半刚性节点设计现状及趋势浅谈[J];四川建材;2015年02期

2 刘哲锋;晏梁;付涛;彭海燕;易慨;;T型钢半刚性连接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5期

3 李国强;司洋;郝坤超;;垫板对平齐式端板连接梁柱节点性能的影响[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4 王素芳;陈以一;;加强式端板连接节点的初始刚度与抗弯承载力[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李国强;石文龙;;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抗弯承载力Ⅰ:负弯矩作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6 石文龙;李国强;;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抗弯承载力Ⅱ:正弯矩作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9期

7 舒兴平,胡习兵;T型钢半刚性连接节点的承载力分析[J];钢结构;2005年05期

8 叶康,李国强,张彬;钢框架半刚性连接研究综述[J];结构工程师;2005年04期

9 施刚,石永久,王元清,李少甫,陈宏;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端板连接的有限元与试验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7期

10 王新武,李和平,蒋沧如;梁柱角钢连接节点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小伟;钢框架梁柱T型钢连接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黄海棠;T型钢梁柱半刚性连接节点在静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3 赵必大;钢结构梁柱外伸式端板螺栓连接节点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再华;钢框架端板连接半刚性组合节点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廖新军;门式刚架钢结构端板连接节点承载性能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84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84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6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