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能源桩热—力耦合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15:15
【摘要】:为高能源价格和气候变化危机是主要考虑的因素,这使得地热能源基础越来越受欢迎。高能源主要和气候变化相关。地热能源桩基础被认为是可再生环境友好的能源供应系统和节约的有利替代技术。能量桩可以作为支撑建筑的基础,也可以作为地面能源资源满足建筑的需求。桩身和周围土体的温度变化会影响影响自身的热力学,无论是结构上的还是岩土工程上的。本文通过对比数值分析与全尺度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夏季能量桩基础的热响应。对不同管道结构、不同管径以及管内不同流体速度的能量桩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能量桩基础的热力学行为。与全尺寸现场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分析可知,较单U形和W形管道系统而言,双U形管道系统能够提供最佳的热性能,W型管道系统的热性能优于具有相同流体速度的单U形管道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鹏程;侯蓝田;韩伟涛;庞辉;;七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特性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何君道;闻泉;荣竹;王雨时;杜跃飞;;弹底引信底部零件膛内热-结构耦合特性[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3年06期

3 陈占清,唐平,缪协兴;时变边界刚体的平动与转动耦合特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朱战霞;马家th;樊瑞山;;航天器相对运动姿轨耦合特性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5 郝新红;白钰鹏;何娟;;高功率微波孔缝耦合特性的数值模拟及防护加固技术[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6年04期

6 张立军,余卓平,阳鹏;汽车液压减振器热-机耦合特性试验研究[J];汽车技术;2005年04期

7 李新碗,杜鹏超,叶爱伦;长周期光纤光栅耦合特性及模拟分析[J];电子学报;2000年11期

8 辛锋先;卢天健;;轻质板壳结构振动与声学耦合特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4年06期

9 王梦宇;金雪莹;李飞;张延超;王克逸;;波导耦合回音壁模式光学微球腔结构耦合特性分析(英文)[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8年03期

10 王大军,熊宗尧;670t/h锅炉送风机及其系统耦合特性研究[J];中国电力;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毅;郭丹;;三维微型梳齿的静电结构耦合特性研究[A];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2 王世文;;埋入式压电传感器机械-电场耦合特性研究[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李丽娜;尹红贺;王立军;;1060nm半导体激光列阵与透镜导管的耦合特性[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吴涛涛;韦成华;朱永祥;周孟莲;王立君;;纯铁微观氧化过程及其对激光耦合特性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C];2016年

5 葛悦禾;;波导H面T型结斜缝耦合特性分析[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5年

6 吴海清;孙湘文;陈忠嘉;;正交波导的矩形缝隙耦合特性[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C];1987年

7 任树伟;辛锋先;卢天健;;微平板声振耦合特性的尺度效应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沈浩;李新碗;叶爱伦;;光波微环形腔的耦合特性及其在光交换网络中的应用研究[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李建瀛;梁昌洪;;波导窄/宽边纵缝耦合特性的解析计算[A];199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10 王从思;平丽浩;徐惠娟;王孟;;多场耦合问题特性分析及研究现状[A];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学术年会暨高新技术前沿与发展学术会议程序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超;几种典型红外非线性晶体倍频中的热光耦合特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2 黄河;基于沙漠蜥蜴生物耦合特性的仿生耐冲蚀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姚照辉;考虑飞/推耦合特性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周吴;微加速度计的机电耦合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赵国如;基于多刚体逆向运动学原理的人体运动测试技术及运动耦合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陈俊学;金属微纳结构中模式耦合特性及其调控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朱占平;带缝金属腔体、电子线路的微波耦合特性分析与基本电路的微波注入效应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陈晨;火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非线性特性与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王立文;新型宽带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与制作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翟融融;二氧化碳减排机理及其与火电厂耦合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LAY SOTHEARY;能源桩热—力耦合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2 唐高峰;有机压电材料的多物理场耦合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3 时玉冰;内置式电主轴动态及热—结构耦合特性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4 叶涛;二维光子晶体波导耦合特性及波分复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黄鹏;光TSV损耗特性与耦合特性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琰;蝼蛄触土部位生物耦合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耿开胜;矩形晶格结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特性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汪德成;盘式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及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9 杨凌;粉体流流动及传热参数耦合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陈岩会;虚拟轴研抛机床串联机构机电耦合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0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90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c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