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校园公共空间活力解析与“积极”设计

发布时间:2020-09-11 16:58
   本研究基于空间活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校园公共空间活力量化的假说,即当校园公共空间的道路可达性良好、场地视野开阔、功能混合适宜、场地空间形态适宜且绿视度充足时,能够有效营造出充满活力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本文选取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中40个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将校园空间特征的五个活力评价指标量化,分析对使用者进行户外活动的影响。并建立相关数理模型揭示其内在联系,为高活力的公共空间建设提供可量化的参考建议。本文首先梳理并总结了现有公共空间活力的多方面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调查使用者对校园活动空间中各指标的重要性评价情况及收集关于空间认知的相关信息。调查发现,总体使用者认为各空间指标均较为重要。其次结合体育学、空间形态学以及行为心理学等,在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内选取40个公共空间样本,以实地调研、访谈问卷、拍摄等方法对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公共空间的环境特征进行详细记录,并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深入调查研究样本空间,对各个活力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并按时按点记录样本空间使用者的不同属性、活动数量与活动行为的具体情况。通过回归分析揭示,空间活力指标(自变量)的变化能对使用者的行为活动(因变量)产生影响,从而得出关于校园公共空间活力的量化计算方式。并针对活力评价指标相对低的校园空间提出积极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让人满意的校园公共空间的活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可达性、功能混合度、可视性三个指标中,而空间形态和绿视度在一定范围内对校园公共空间活力具有影响。在此可将“高活力”理解为受空间环境特征影响的使用者数量的积极变化,体现为丰富而有趣味的校园生活与活动。
【学位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4.14
【部分图文】:

空间分布,杭州,单位


缺乏吸引学生者参与的空间因素,主要表现为运动场地数量少、层次性缺乏、资逡逑源浪费、空间分布不均、设施维护欠缺等问题。以这些不足之处为切入点,寻找逡逑出提升校园公共空间活力的元素,以此为突破口打造出具有活力的校园公共空间,逡逑为使用者提供优质活动环境,以培养校园的运动之风气,使校园真正成为为学生逡逑服务的场所。逡逑1.1.4邋“运动之城”——杭州人气高涨逡逑自2016年起至2022年杭州相继举办2016年G20首脑峰会、2017年全国大逡逑中学生运动会在杭州举办、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19年首届东亚青年逡逑运动会、2020年世界游泳大会以及2022亚运会等大型活动。城市运动设施的建逡逑设及覆盖较为完善,打造10分钟健身圈与15分钟公共服务圈,为各类马拉松、逡逑户外徒步、校园毅行活动等活动提供可供使用的环境资源,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逡逑和积极的参与(如图1-2、1-3)。一个有活力的城市,才能让人们热爱出行,向逡逑往户外,能够给人更加积极的追求健康生活的方式。杭州就是-个大家愿意用双逡逑脚感受的地方,而大学校园便是它重要的场所之一。逡逑

空间分布,杭州


缺乏吸引学生者参与的空间因素,主要表现为运动场地数量少、层次性缺乏、资逡逑源浪费、空间分布不均、设施维护欠缺等问题。以这些不足之处为切入点,寻找逡逑出提升校园公共空间活力的元素,以此为突破口打造出具有活力的校园公共空间,逡逑为使用者提供优质活动环境,以培养校园的运动之风气,使校园真正成为为学生逡逑服务的场所。逡逑1.1.4邋“运动之城”——杭州人气高涨逡逑自2016年起至2022年杭州相继举办2016年G20首脑峰会、2017年全国大逡逑中学生运动会在杭州举办、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19年首届东亚青年逡逑运动会、2020年世界游泳大会以及2022亚运会等大型活动。城市运动设施的建逡逑设及覆盖较为完善,打造10分钟健身圈与15分钟公共服务圈,为各类马拉松、逡逑户外徒步、校园毅行活动等活动提供可供使用的环境资源,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逡逑和积极的参与(如图1-2、1-3)。一个有活力的城市,才能让人们热爱出行,向逡逑往户外,能够给人更加积极的追求健康生活的方式。杭州就是-个大家愿意用双逡逑脚感受的地方,而大学校园便是它重要的场所之一。逡逑

框架图,作者,图片,框架图


图1-4研宄框架图逡逑(图片来源:作者自绘)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盛涛;;独立书店和公共空间[J];领导决策信息;2019年05期

2 余秋雨;;陌生的公共空间[J];炎黄纵横;2012年01期

3 徐志胜;;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J];风景名胜;2019年05期

4 邹明妍;周铁军;;“社区营造”模式下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8年12期

5 谭晖;;谁的需求? 什么样的需求?——公共空间设计需求案例研究[J];当代美术家;2018年06期

6 马丁?舍恩菲尔德;欧阳u&;;“建筑上的艺术”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联邦德国及柏林的公共艺术政策[J];公共艺术;2018年06期

7 张璎瑛;赵秀敏;石坚韧;;乡镇聚居地公共空间活力解析[J];小城镇建设;2019年01期

8 陈世旭;;不做无谓的争论[J];四川党的建设;2019年01期

9 张立凡;;传统乡村公共空间解析与思考[J];绿色科技;2019年03期

10 陈静;;打开公共空间 直通群众心间[J];群众;201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泽鑫;谭少华;;基于“宜家效应”的公共空间共建共享[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2018年

2 杜娇娇;;城市对话:青岛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参与式设计介入途径探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C];2018年

3 黄艳鹏;;关于城市中微型公共空间的研究[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7年

4 张健;王碧蓉;王峥;;老城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研究[A];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8年

5 张娜;汪兰川;;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探索[A];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8年

6 赵洋;王恒;;科技博物馆公共空间利用初探[A];科技馆研究文选(2006-2015)[C];2016年

7 赵之枫;巩冉冉;;老旧小区室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研究——以北京松榆里社区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6年

8 唐珊;马宝成;;私有公共空间管理方法探索——以深圳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规划实施与管理)[C];2016年

9 庞学臣;;当代大中型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多重性意义研究[A];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博物馆建筑与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丁启安;;基于多方合作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新思路——通过私有公共空间提高城市品质的策略研究[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施勰峗;在闲置公共空间上“绣出”文艺之花[N];东方城乡报;2019年

2 张颐武;方韩之争凸显公共空间新走向[N];中国青年报;2012年

3 刘成龙 许银加;紧锣密鼓推进水体公共空间治理工作[N];宿迁日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王玉琪 陈兵 雍敏;大运河畔绘新图[N];农民日报;2019年

5 卢经纬 赵健钧 张同远;泗洪:公共空间治理助力乡村振兴[N];宿迁日报;2019年

6 祝学军 彭阳;把轨交公共空间打造成贴近百姓的艺术殿堂[N];文汇报;2019年

7 ;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推进我市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决议[N];徐州日报;2018年

8 记者 游思静;用好轨交公共空间,委员琢磨了六年[N];联合时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张琥 通讯员 葛文韬;重塑乡村公共空间 提升群众幸福感[N];宿迁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朱红川 通讯员 王延旭;晓店:抓紧抓实农村公共空间治理[N];宿迁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晶环;农村公共空间的转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2 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6年

3 胡辉;总体空间的观念[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4 何正强;社会网络视角下改造型社区公共空间有效性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黄骏;地铁站域公共空间整体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

6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利雄;汶川震后恢复重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9 周祥;广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及其演进研究(1759-1949)[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丁;装置艺术与公共空间的共生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

2 钱俊超;基于社会维度的城乡结合部适老化公共空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3 张蕊蕊;激发艺术体验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4 刘婕;网络公共空间下同性恋议题的话语博弈[D];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

5 张璎瑛;校园公共空间活力解析与“积极”设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

6 许亘昱;夏热冬暖地区住区室外公共空间微气候营造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7 汤超宇;武汉市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优化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8 宋静然;湘南地区宗族聚落公共空间句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9 田延;青木川镇公共空间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10 唐蓓佩;项目进村影响下的乡村公共空间生产[D];西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6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816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3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