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荷载作用下含孔隙岩石的损伤本构模型
【学位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45
【部分图文】:
2 荷载作用下含孔隙岩石的损伤本构模含孔隙岩石损伤本构模型,首先作成, 荷载作用下,在轴向可简化由未损伤部分承担,如图 2.1 所示部分为未损伤部分。应力-应变关系服从广义虎克定律 iijk E 有效应力;E 与 分别为完整岩应力方向发生,另外 2 个主应力
19(e) 围压与残余强度的关系 (f) 围压与刚达到残余强度时应变的关系图图 2.2 围压对红砂岩力学参数的影响曲线通过图 2.2 可得到,伴随围压升高,抗压强度、极值应变、弹性模量、残余强度以及刚达到完全破坏时的应变随之增大,但是达到最大抗压强度时的泊松比却减小。因此,围压是影响岩石力学参数的一个重要因素。2.4.2 损伤本构模型验证与对比将表 2.1 中的数据代入式(2.66)得到模型的理论曲线,并根据与试验曲线的拟合度,以此来检验本章提出的含孔隙岩石模型的正确性,如图 2.3 所示。由图 2.3 可知,通过本章建立的模型获得的理论曲线和试验曲线吻合较好,能够较好的反映岩石峰前及峰后软化阶段的变形特征,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图 2.3 含孔隙岩石本构模型的验证知道,在不同围压情况下,初始阶段的曲线在加载孔隙的岩体由于受到压力的作用内部孔隙被压缩导砂岩的弹性模量变大,曲线压缩性降低,弹性段相压的升高其斜率在上升;砂岩峰值点出的横坐标应变现为峰值点右移。定的模型曲线、文献[43]模型曲线以及试验曲线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缙;傅国锋;陈旭;郭晓颖;;冻融循环后砂岩三轴卸围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10期
2 赵红鹤;高富强;杨小林;;基于不同分布的分段式岩石损伤本构模型[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5年04期
3 袁小清;刘红岩;刘京平;;冻融荷载耦合作用下节理岩体损伤本构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8期
4 闻磊;李夕兵;吴秋红;翁磊;苏伟;;冻融循环作用下花岗斑岩动载强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7期
5 丁梧秀;徐桃;王鸿毅;陈建平;;水化学溶液及冻融耦合作用下灰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6 YU Jin;CHEN Xu;LI Hong;ZHOU Jia-wen;CAI Yan-yan;;Effect of Freeze-Thaw Cycle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ermeability of Red Sandstone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on[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5年01期
7 张慧梅;雷利娜;杨更社;;等围压条件下岩石本构模型及损伤特性[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8 陈有亮;王朋;张学伟;杜曦;;花岗岩在化学溶蚀和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12期
9 张慧梅;雷利娜;杨更社;;温度与荷载作用下岩石损伤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2期
10 张慧梅;杨更社;;岩石冻融循环及抗拉特性试验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祥妙;冻融荷载作用下砂岩损伤特性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17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817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