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398;TU352.11
【部分图文】:
结构部分构件的破坏或者整体破坏,图 1-1 所示为框架结构的破坏机制。就多层框架结构而言,框架结构的破坏往往是由于框架柱的破坏引起的,框架梁破坏情况相对较轻,结构破坏往往以柱铰破坏为主,形成层间侧移机制进而引起结构的倒塌,如图 1-2 为柱铰破坏。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轴压比、配筋量等因素影响,再加上经济性方面的考虑,规范规定的“强柱弱梁”往往难以达到[1]。梁铰机制 柱铰机制 混合铰机制图 1-1 框架结构体系破坏机制Fig. 1-1 Moment resisting frame
第 1 章 绪论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我国地震多发且活动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在历次地震中,大量的建筑往往未充分发挥其预设性能而发生严重破坏或整体倒塌,尤以框架结构为代表。大量震害调查结果表明,框架结构并没有实现强柱弱梁的美好期望,而发生框架结构部分构件的破坏或者整体破坏,图 1-1 所示为框架结构的破坏机制。
填充墙常被视为非结构构件,往往只考虑填充墙的荷载效应,而对其刚度所造成的影响只采取了简单的周期折减[2,3]。实践证明该方式并不可取,在实际地震中填充墙和相连的梁、柱将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并参与地震剪力分配。而由于填充墙的施工工艺和材料性能的限制,使得其在地震时提早破坏,并对主体带来不利影响。在实际震害中也发现,填充墙所带来的刚度效应和约束效应等因素最终导致结构破坏[4]。填充墙的典型震害如图 1-3 所示。(1)底层薄弱层破坏 (2)中部软弱层破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李向民;许清风;贡春成;陈溪;刘琼;;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08期
2 杨树标;闫路路;贾剑辉;余丁浩;;摇摆墙刚度对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4年04期
3 裴星洙;王佩;;混凝土框架-摇摆墙体系抗震性能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3年02期
4 杨树标;王娜;贾剑辉;;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研究分析[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曹海韵;潘鹏;叶列平;;基于推覆分析混凝土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11期
6 吕西林;陈云;毛苑君;;结构抗震设计的新概念——可恢复功能结构[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7 曹海韵;潘鹏;叶列平;曲哲;刘明学;;混凝土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8 杨伟;侯爽;欧进萍;;从汶川地震分析填充墙对结构整体抗震能力影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9 李英民;韩军;田启祥;陈伟贤;赵盛位;;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3期
10 叶列平;曲哲;马千里;林旭川;陆新征;潘鹏;;从汶川地震框架结构震害谈“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实现[J];建筑结构;2008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阎红霞;楼板和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黄群贤;新型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与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3 曲哲;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损伤机制控制及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刘桂秋;砌体结构基本受力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潘文;Push-over方法的理论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常晓蕾;摇摆填充墙结构体系减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陶阳;框架及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3 刘营科;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玉平;填充墙与框架结构连接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5 王玉霞;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张凡;高层建筑结构的Pushover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崔烨;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改进[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23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823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