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广州地区住宅新风系统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1 18:06
   住宅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居的地方,目前我国住宅主要以自然通风为主,但自然通风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受室外环境影响较大,广州地区常年高温高湿,空调期长,多数住宅的空调很少考虑新风,夏季空调房间空气封闭循环,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因此,单靠自然通风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通风需求。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的住宅开始安装新风系统,但总的来看,新风系统在我国住宅中的应用还比较少,本文结合广州地区气候,以广州市某一采用住宅新风实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调研、理论分析、实测及软件模拟等方法对住宅新风系统进行研究,为今后住宅新风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本文首先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州地区住宅通风现状及新风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调研发现:目前新风系统在广州地区住宅的应用相对较少,受室外环境尤其噪声的影响,开窗利用自然通风受限,夏季需要采取机械通风方式改善空调房间空气品质;居民对住宅新风系统还不是很了解,除了新风系统的换气效果,新风系统成本也是居民所关心的。其次,结合广州气候,对普通双向流新风系统和热回收双向流新风系统计算得出:全热回收新风机初投资较大,但对于广州高温高湿地区,夏季可以减少新风的送风温度并且减少由新风带来空调的能耗,节能效果明显;对调研的的住宅居住面积进行了划分,并结合对应的常住人数,运用ASHRAE标准中的公式和经验值Rp、Ra计算了广州地区不同住宅在家庭成员均在家时的需求的新风量和换气次数。接着,对广州某一采用全热回收双向流新风系统的住宅夏季仅空调开启时和有新风引入时室内温度、空气流速和CO_2浓度变化进行了测试,并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值分析模型,结果显示:仅空调运行时室内CO_2浓度逐渐升高,而新风引入后CO_2浓度逐渐下降,40分钟后逐渐趋于平稳,说明夏季仅开空调长时间内室内通风较差,而引入新风系统后室内通风和空气品质都有所改善;新风的引入会使室内温度稍有升高,但幅度不大,引入室外新风对空调房间的速度场影响不大,不会使空调房间气流造成大的波动,说明在住宅引入新风是可行的,夏季新风和空调联合运行,可以保证室内的舒适性和空气品质。最后,以其中一个房间主卧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风的送风参数及送排风口布置对室内流场、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得出:采用全热回收新风系统,增加新风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但也会使室内温度逐渐升高,人员舒适性逐渐降低,当新风量按换气次数0.6h~(-1),主卧室新风量40m~3/h,送风速度1.2m/s时,室内温度分布及人员舒适性较好,平均空气龄低于300s,空气较新鲜,根据本文计算的广州地区住宅新风量的需求范围及模拟结果,该住宅系统设计总的新风量为160m~3/h~180m~3/h,换气次数可取0.6h~(-1),既可以改善室内通风,满足室内人员舒适性,又可减少由新风带来的空调能耗;对新、排风口的布置给出建议:对于住宅新风系统,层高允许时,可采用散流器上送上排方式,远送近排,室内气流组织分布较均匀,室内空气品质及室内人员舒适性也比较好,风口避免放在房间中间位置,以免影响装修,甚至带来噪声。
【学位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83
【部分图文】:

广州,亚热带,雨水资源,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广州地区住宅通风现状调查2.1 广州地区气候特点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位于夏热冬暖地区南部,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33°,北纬 23.17°,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温暖多雨、高温、高湿、夏季长,无明显冬季。广州各区年平均气温在 21.7~24℃之间,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变化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有丰富的雨水资源,年降水天数约有 180 天,平均年降水量在 1800 多毫米,根据广州建筑环境分析专用数据,广州地区典型年温湿度变化如下图。

变化图,相对湿度,变化图,广州


温、高湿、夏季长,无明显冬季。广州各区年平均气温在 21.7~24℃之间,年内各月均气温变化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有丰富的雨水资源,年降水天数约有 180 天,平均降水量在 1800 多毫米,根据广州建筑环境分析专用数据,广州地区典型年温湿度变如下图。图 2-1 全年日干球温度变化图Fig.2-1 Variation diagram of daily dry-bulb temperature in the whole year

变化图,干球温度,月平均,变化图


图 2-3 各月平均干球温度变化图Fig.2-3 Variation diagram of mothly average dry-bulb temperature图 2-4 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变化图Fig.2-4 Variation diagram of mothly average humidity图 2-1、图 2-3 分别为广州典型年日干球温度变化、各月平均干球温度,从图中可以看出 1、2、3、12 月气温低于 20℃,7 月为温度最高月,日最高温度为 35.6℃,1 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秋月;;消费者认知度提升 新风系统线上局面逐步打开[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9年01期

2 徐文华;;建筑新风系统的探讨[J];建设科技;2019年01期

3 段旭东;李晶;田柯;李帅;仝晓龙;张哲锋;孙晓峰;张棋;;关于新风系统的调查及浅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年03期

4 罗昊;;新风系统选购中的四大陷阱[J];大众用电;2018年05期

5 ;如何正确地使用新风系统[J];机电信息;2018年13期

6 ;安装新风系统前,需注意三个方面[J];机电信息;2018年19期

7 叶霖;陈伟君;;中央新风系统在住宅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年36期

8 张璐;;中央新风系统在住宅中的应用[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9 李瑞军;;机房新风系统应用必要性初探[J];智能建筑;2016年08期

10 ;王建明:“新风系统”进校园尚缺国家标准[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兴友;;关于分户式中央新风系统的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2 殷民;;百货商场空调的新风系统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3 张莉;;住宅新风系统的应用分析及数值模拟[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炳华;;某五星级酒店垂直新风系统设计[A];2015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5 韩伟国;陆亚俊;;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张野;;一种设显热回收装置的新风系统设计方案节能效果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丽丽;张涛;;新风系统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设计与仿真[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何东阳;康智强;黄凯良;夏晓东;;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户式全热新风系统的应用研究与进展[A];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9年

9 戴旭;;健康住宅的新风系统节能设计[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特辑[C];2016年

10 肖德玲;田云;李新立;;智能全热交换新风系统研究及开发[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志霞;新风系统 为家打开外循环[N];山西日报;2019年

2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王宏源;选购新风系统(装置),您应该知道这些[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闵杰;新风系统除霾不简单 两大技术逐鹿市场[N];中国电子报;2016年

4 本报记者 张东林;朗诗绿色地产凸显抗霾特色[N];中国建设报;2016年

5 朱峰;“霾伏”中,要为孩子多想想办法[N];南京日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刘微;新风系统爆红 选购无所适从[N];消费日报;2017年

7 胡立彪;如何破解空气质量的“内忧外患”[N];中国质量报;2017年

8 记者 赵文静;市区58所学校试点安装新风系统[N];郑州日报;2017年

9 记者 耿丹丹;石家庄:2000台新风系统开学伊始进校园[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7年

10 郑报融媒记者 李娜;你想的 代表想你所想争相提建议[N];郑州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凯良;北方住宅冬季通风与高效储能新风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吴小舟;基于人体工效的低温供暖与新风复合系统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杨军;太阳能新风系统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居发礼;综合医院新风需求与保障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慧杰;基于寒冷地区托幼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太阳能新风系统集成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2 孟富强;绿色建筑中新风系统运行策略及适用性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年

3 王龙霞;广州地区住宅新风系统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4 杨迁;具有新风系统的室内空气净化器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大学;2018年

5 张虎;新风系统目标环境自适应+物联网测控方法[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6 亓慧超;无管道新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及性能测试[D];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

7 王向荣;新风系统市场应用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8 李双;带有高效净化和热回收的新风系统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8年

9 熊镭;全热交换新风系统实验方案研究与仿真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10 李艳;住宅中央新风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华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23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823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d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