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颗粒流的灰岩细观力学参数标定方法及其敏感性分析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45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逡逑
图2.1邋PFC循环计算图逡逑
逡逑接触黏结模型的黏结只发生在接触点,只能传递力,如图2.3邋(a)所示;平逡逑行黏结模型的黏结发生在接触颗粒间圆形或方形有限范围内,能同时传递力和力逡逑矩,如图2.3邋(b)所示。逡逑接厂度逦接触逦的剪切逦的黏结,刚度逡逑栜摡?逡逑颗粒逦平行黏结黏结刚度破碎逡逑图2.3颗粒流模型黏结类型示意图(choetal.,2007)逡逑(1)接触黏结模型逡逑线性接触黏结模型如图2.4所示。无论黏结存在不存在,接触面处都不能抵逡逑抗相对旋转,如果黏结存在时,其力学行为为线弹性,直到接触力突破黏结强度逡逑极限后,黏结发生破坏成为非黏结接触面。逡逑bonded逡逑t:逡逑广 ̄X逦逦逡逑|逦X逦\邋unbonded邋(linear邋model)逡逑图2.4接触黏结模型逡逑接触黏结模型的本构关系如图2.5所示。接触黏结模型包括法向黏结强度逡逑和切向黏结强度Fs(e)两个参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守巨;于申;孙振祥;曹丽娟;;基于神经网络的堆石料本构模型参数反演[J];计算机工程;2014年06期
2 徐国建;沈扬;刘汉龙;;孔隙率、级配参数对粉土双轴压缩性状影响的颗粒流分析[J];岩土力学;2013年11期
3 黄彦华;杨圣奇;刘相如;;类岩石材料力学特性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J];实验力学;2014年02期
4 陈亚东;于艳;佘跃心;;PFC~(3D)模型中砂土细观参数的确定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5 李守巨;于申;李德;武力;;遗传算法的堆石料非线性本构模型参数反演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6 蒋明镜;陈贺;刘芳;;岩石微观胶结模型及离散元数值仿真方法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7 周剑;张路青;戴福初;闵弘;;基于黏结颗粒模型某滑坡土石混合体直剪试验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8 周博;汪华斌;赵文锋;李纪伟;郑必灿;;黏性材料细观与宏观力学参数相关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10期
9 张龙;唐辉明;熊承仁;黄磊;邹宗兴;;鸡尾山高速远程滑坡运动过程PFC~(3D)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10 尹小涛;李春光;王水林;邓琴;;岩土材料细观、宏观强度参数的关系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泳嘉;;离散单元法——一种适用于节理岩石力学分析的数值方法[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冰;岩体动态损伤特性分析及其在基础爆破安全控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2 罗勇;土工问题的颗粒流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吴剑;滑带剪切过程的离散元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兴杰;隧道充填型岩溶管道渗流突水灾变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2 贤彬;大理岩加卸荷破坏过程的颗粒流数值模拟及其试验验证[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23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82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