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选课走班制”高中普通教室设计及组合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0 11:24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高考“3+3”模式,为贯彻落实《意见》,教育部紧接着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强调了各高中要“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2014年最先启动高考改革方案的上海、浙江两地对适应“选课走班制”高中的普通教室及组合模式进行了探索及改进,但,其余大部分的省市在2017年至2019年才陆续启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因而全国大部分高中普通教室还停留在“编班授课制”的层面。本文在对国内“选课走班制”实施现状的认识基础上,深入调研国内已实行“选课走班制”的高中,挖掘其成功经验及仍存在的不足,找出“选课走班制”与现有教学资源之间存在的矛盾。首先,根据实行“选课走班制”高中学校中现有教室的使用情况,将普通教室分为多科目共用普通教室和单科目专用普通教室——学科教室两种,并分别对其在适应“选课走班制”的设计做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新增功能所需的面积及合理的设置位置,并在满足不同类型普通教室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总结出不同类型普通教室建设所需的最小净尺寸及使用面积。再根据学生“走班”的需要,总结出适应“选课走班制”普通教室三种组合模式:连廊组织教室模式、庭院组织教室模式、中厅组织教室模式。最后提出了适应“选课走班制”高中的普通教室的三种更新策略:既有普通教室更新、既有教室资源功能置换、扩建补充教室资源。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全国大部分即将要实行“选课走班制”的高中学校普通教室的改建、扩建、新建提供一个科学的参考;为今后适应“选课走班制”《规范》、《标准》的修订提供基础性的数据。
【学位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244
【部分图文】:

高考改革,中国教育,时间图,数据来源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冯成火 2017 年发表的《高考新政下高中课改题与策略》一文中提到,面对学生多种选课组合,教室数量需增加 20而实行“选课走班制”之后大部分的学校都会通过改扩建的方式建设走班”的教室资源,有条件的学校甚至会择址建新校区。调查表明,标准的缺失,无论是新建还是改扩建的高中普通教室,仍然存在诸多课走班”之处,如有些学校在按“编班授课制”教室新建校区后,有将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时,由于教室的设计未考虑设置实验设施的空间建的问题。因而在新建或改扩建适应“选课走班制”的普通教室时,依据,若仍按“编班授课制”的普通教室进行设计,就会出现新建后选课走班制”的要求而进行改建的局面。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梳理国内“选课走班制”实践情况的相关信息图 1.1 全国各地启动和执行高考改革的时间图片来源:自绘;数据来源:中国教育服务官网(http://www.cersp.com/)

示意图,示意图,教学空间,座位


教学空间的发展历程国家中小学校的教学空间经历了一个由“单活”的发展过程。[19]根据教学空间的形态特普通教学空间发展划分为 5 个阶段。第一阶形教室增加角落空间;第三阶段:早期开放段:开放教学空间的发展[20]。:呆板的矩形教室-20 世纪三四十年代,适应“编班授课制”与之相适应的是“秧田式”座位排列法,使学而丧失了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力[20]。并且根课效率受到座位所处位置的影响很大,位于图 2.1)内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发言比其他区域内的学生多[20]。

平面布局,阳台,开放式教学,平面布局


开放教室代英国推进教育改革,中小学校逐渐取消开放式教学,普通教室逐渐被开放式教学空级划分学习组团,学习空间连续开放,可论是个人自学还是以大、中、小各种规模到适合的场所[20]。但由于教学空间过于开注意力难以集中,于是这样的平面布局方评,绝大多数这样的学校也被改建或重建平面布局形式,但开放式教育理念却得到继图 2.2 设有阳台和角落的普通教室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丹;;北大附中:由走班带来的学校组织结构创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12期

2 邵兴江;;开放、绿色与对话: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新建筑 一次中国新型学校建筑的有益探索[J];上海教育;2015年31期

3 赵晗;;上海、浙江:首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在探索中前行[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5年06期

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J];建筑学报;2014年11期

5 李希贵;郭学军;;普通中学学校转型:路径选择与实施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04期

6 甄兆敏;;生物学科功能教室建设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14期

7 周崐;李曙婷;李志民;李玉泉;;中小学校普通教学空间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09年S1期

8 李志民;李曙婷;周崐;;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J];南方建筑;2009年02期

9 王群;北大附中教学西楼设计[J];建筑学报;2003年02期

10 陈月茹;;美国高中学分制及其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琰;普通高校整体化教学楼群优化设计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崐;新形势下的西北农村中小学校建筑计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曙婷;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东民;武汉市部分高中学生课下线上物理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2 邱文浩;中学普通教室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商文;新型教育理念下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发展探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4 张琨;“走班制”中学教学楼建筑功能组织模式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5 林海妃;走班制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张艳颖;当代教育新理念下的中学建筑教育空间模式与设计探讨[D];浙江大学;2015年

7 南晓炫;中学教学空间优化设计探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8 黎正;国际学校与普通中小学教学空间的对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潘正超;超大规模高中图书阅览空间构成及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10 王记成;基于当代教育理念的高校教学建筑空间适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35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835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4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