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陵川县积善村建筑形态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3 11:25
   山西文化厚重,历史遗产丰富。古建筑就是山西众多历史遗迹中最有价值的代表。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古建筑的不当开发和破坏行为日益严重。一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渐渐消亡。古建筑的价值没有引起人们的绝对重视。本文就是通过对陵川县积善村古建筑的分析和研究,展现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积善村是一座风貌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建筑形态丰富,艺术价值高。笔者主要从六个部分对其进行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古建筑的研究背景做了详细分析,然后对积善村古建筑的研究内容做了系统的规划。第二章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这三方面介绍了积善村的总体情况。第三章对积善村的建筑形态特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图文并茂。第四章着重介绍了四种较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装饰构件,如悬鱼、墀头、雀替及柱础。对其纹饰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了不同纹饰的不同含义。第五章描述了建筑艺术审美表现形式。分析建筑的材料、色彩和肌理。研究建筑整体艺术表现形式,总结出建筑形态艺术特征。第六章揭示积善村建筑的价值和保护的意义。对古建筑的传承提出了一些建议。以积善村为例,呼吁大家了解古建筑,发掘其价值和意义。共同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86
【部分图文】:

陵川,位置,村落


积善村坐落于晋城市陵川县西南部 33 公里处,隶属于西河底镇,沿丹河流域分布,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建村时间无史料记载,但据建筑的碑文和相关人士的推测可能建于隋朝。当时村落规模较小,人口居住集中。后于金朝重建,村落的格局和形制逐渐扩大。积善村一直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名村,并于2012年被国家审评为中国传统古院落。全村住户有 419 户,人口约 1600 人,常住人口 1000 人,人口相对恒定,以汉族为主。村落总面积 5.8 平方公里。耕种面积为 3765 亩。村落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和养殖业为辅。村落中有三分之一的建筑无人使用,坍塌和废弃是主要原因,目前还有一些没有得到修缮,对传统建筑的发展形成桎梏。整个村落的建筑分为新宅建筑和原有建筑。新宅建筑多修于改革开放以后,然而形制和样式多采用传统模式,只材料和色彩有些新式,所以村落的整体风格较为统一。这里我们不对新用建筑过多研究。原有建筑主要集中于村落西南方,村落街道规整,建筑年代久远。建筑形式多样,形态各异,装饰丰富。

陵川,卫星图,村落


陵川县积善村建筑形态特征研究西南部,距晋城市约 24 公里。村落建在丹河流域的黄土不高于 5%,但边缘两侧起伏大、坡度大。村内地形不算各占三分之一。村落水源丰富,在当地算是“富水区”以形成了以农耕为主的发展脉络。便利。村外干道是连接其他村落和乡镇的积西线,道路村落以一条长街为轴贯穿始末,形成商镇。村首尾双双街交错的上井街、十字街、西街等街道穿插其中,使格于村落沿丹河流域横向扩展,集聚晋东南地区的村落局干线、支线完成硬化,道路规整,环境美化。

交通图,陵川,交通图,卫星


理位置依水而建、负阴抱阳、土壤肥沃、安全度。依水而建,村落规模沿着丹河流域蔓延。阴抱阳。”①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聚落形民居坐北朝南,阳光充裕,因势利行。肥。虽有山地、丘陵,但农田是占据着村落里耕地。村落首尾卷翘,中间下沉,四周易守难攻,防御系数极高。州、高平、城区的重要过道,交通便利,离市区,农耕是主要的生活来源。村落人户,规模也不断扩大,生活由贫变富,发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安逸享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宝龙;焦国锋;;改革开放40年陵川县地方志工作回顾[J];史志学刊;2018年06期

2 李红胜;吴碧峰;;陵川县提甫超额完成1985年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征集任务[J];中国税务;1986年01期

3 赵红霞;;陵川县:“一事一议”议出农村新气象[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2年11期

4 李荷秀;;陵川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当代农机;2014年12期

5 崔荣俊;;陵川县冷水鱼养殖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J];山西水利科技;2014年02期

6 ;陵川县扶贫办工作掠影[J];先锋队;2011年15期

7 鲍瑞卿;;陵川县做亮特色经济[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02期

8 张全胜;王海军;;山西陵川县:党组织联建 书记跨村任职[J];村委主任;2010年07期

9 赵国亮;;陵川县城道路绿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山西建筑;2010年33期

10 王熹;;一部反映地域和时代特色显著的志书——读《陵川县志(1997—2007)》有感[J];沧桑;2009年S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萌;陵川县积善村建筑形态特征研究[D];山西大学;2018年

2 刘晓丽;山西陵川县域宋金建筑营造技术探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佳;陵川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4 张鹤寿;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食品企业卫生状况调查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5 王旭辉;陵川县马圪当大峡谷旅游农业园区规划[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6 张兴元;旅游景点介绍文本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实践报告[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靳晓靓;陵川古戏台调查报告[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高树昊;山西省陵川县武家湾庄园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9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839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3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