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锚固边坡地震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23:13
   地震在山岳地区常诱发边坡失稳,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而提高边坡的抗震性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边坡治理中,预应力锚索具有支护效果好、经济、施工快等特点,获得业界人士青睐和普遍运用。2008年汶川地震震后发现预应力锚索边坡出现不同程度破坏,表明预应力锚索还不足以抵御高烈度地震,为保证高烈度区边坡稳定,对普通锚索进行优化,介绍一种新型预应力锚索:抗震锚索。本文对抗震锚索锚固边坡动力响应开展研究。制作2个模型,借助小型振动台试验,采集边坡加速度和锚索动应变数据,研究地震动参数对其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坡面水平向PGA放大系数随高程增加而不断增大,主要表现在边坡中上段。抗震锚索对不同地震波抗震效果表现不同;岩土体结构在弹性条件下,放大系数随着幅值增加而增加,进入塑性状态,放大系数随之减小;地震波频率与边坡模型自振频率越接近坡面水平向PGA放大系数越大;地震波持续时间对水平PGA放大系数影响较小;双向耦合地震波作用削弱边坡的抗震能力,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增大。(2)坡面竖向PGA放大系数随高程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主要表现在边坡的中下段;地震波类型、持时、频率、幅值、激振方向对竖向PGA放大系数的影响与其对水平向PGA放大系数的影响规律相似。(3)地震波幅值的增加,抗震锚索的轴力呈非线性增长,轴力增长率大于幅值增长率,后期增长率不断提高;地震波频率与模型自振频率接近时容易引起共振,上滑体位移变形增大,锚索轴力增加;持时增加上滑体发生永久位移,锚索轴力持续增长;双向耦合地震波作用下,模型发生扭转振动加剧模型的失稳和破坏,锚索轴力增大。同一锚索滑面相近处锚索轴力最大,滑面处锚索受弯,自由段处相当于悬臂梁。(4)上排抗震锚具失效,地震波幅值为0.1g~0.5g,边坡下滑力主要由结构面承担,上排锚索处于闲置状态,下排锚索轴力线性增长;0.6g时,剪切面出现,上滑体微动,上排锚索拉力增长,增长倍数约为7倍,下排锚索轴力急剧增长,共同形成一个完整压缩带。(5)抗震锚具整体失效,锚索轴力分为三个阶段:剪切面出现前、抗震锚具失效、上滑体滑动。时程曲线呈“阶梯”状,地震波幅值增加,锚索轴力增加,各阶段持续时间缩短,振动结束后下滑力由锚索和结构面共同承担,锚索轴力保持一致。本文研究结论为强震下岩质边坡抗震锚索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435
【部分图文】:

分布图,地震带,强震,分布图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地震以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造成地面建筑物、构筑物等破坏,放能量形式之一,与其他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台风和瘟疫等相比,具有突发性强、破害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困难等特点,是自然灾类威胁最大的灾害之一。地震是世界面临的难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据中国地震信息网统计 20 世纪中国种种自然灾害中,死亡人数最高占 54%,其余各种自然灾害共占 46%。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国内地震断裂带众多。东地震带,西部同样分布五大地震带,中部只有一处斜跨大陆腹地的南北此外还有台湾地震带,属于西太平洋地震带中的一小部分[1]。自从能对来,我国共发生 6 级以上高烈度地震 800 多次,发生地除贵州省、浙江特别行政区以外全国其他21个省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澳门特

向家


并可以根据相似比将试验结果还原到原型,揭示原型边坡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岩土体在空间上是无限延伸的,但为了试验具有可以操作性,需要对原型边坡尺寸按比例缩放,且对边坡模型人为添加边界。由于人为地给模型加上边界,使得岩土体由天然的半无限空间约束变成有限空间,这就导致输入地震波传达到模型箱侧壁会发生地震波叠加,影响试验结果,这是试验中需要处理的问题。振动台试验设计过程中,重点是设计好相似比、处理好模型边界问题,振动台试验作为一种定量研究方法,为得到动力响应数据,需要在模型上合理且有针对性地布置传感器,本模型试验只布置了加速度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试验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下面就试验过程中的每项工作做详细介绍,最终形成一套完整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试验方案。2.2 岩质边坡模型试验原型2.2.1 向家山滑坡工程背景

抗压强度试验,岩体,材料,石膏粉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夹层由粘土、标准砂(40目)、石膏粉和水配制而成。通过大限度的满足试验需要的物理量相似关系,最终确定软弱夹准砂(40目):石膏粉:水=1:0.25:0.1:0.08(质量比)。直剪试验如采用带状的套箍,方便应变片的粘贴和焊接。截面尺寸:0.6mm,通过室内拉伸试验测其极限抗拉荷载和弹性模量。抗拉强表 2.7 给出静力学特性试验结果,对比理论值和实际值的误差《岩石力学参数手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刚;张建经;付晓;杜林;刘飞成;;含泥化夹层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2 张建经;范刚;王志佳;张明;彭盛恩;;小角度成层倾斜场地动力响应分析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5年03期

3 刘汉香;许强;王龙;侯红娟;;地震波频率对岩质斜坡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4 李鹏;苏生瑞;王闫超;王琦;;含软弱层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S1期

5 黄润秋;李果;巨能攀;;层状岩体斜坡强震动力响应的振动台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6 言志信;刘灿;任志华;史盛;贺香;;锚固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J];铁道建筑;2012年12期

7 言志信;高乐;彭宁波;任志华;郭斌;;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S2期

8 夏栋舟;刘建华;何忠明;;强震作用下岩质高边坡动力特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9 叶海林;郑颖人;李安洪;杜修力;;地震作用下边坡预应力锚索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10 杨果林;文畅平;;格构锚固边坡地震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汉香;基于振动台试验的岩质斜坡地震动力响应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2 李果;强震条件下层状岩体斜坡动力失稳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毓挺;格构锚杆支护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徐冠军;滇西南地区高边坡抗震性能振动台模拟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武磊;抗震锚索性能静载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39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8439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5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