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效应下层间(柱顶)隔震体系弹塑性动力响应研究
【学位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352.12
【部分图文】:
一定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二是地震短时间释放巨大能量,并可能导致火灾、瘟疫泥石流等连锁性次生灾害[1]。据记载,20 世纪全球 7 级以上的地震,约 1/3 发生在我国19-20 世纪期间的全球前 10 次最强地震,中国发生 3 次,总遇难人口 90.77 万,我国难人数 57.1 万,占遇难总人口 62.91%;19-20 世纪期间遇难人口在 1 万以上的地震21 次,总遇难人口 104.7 万,我国遇难人口 53.5 万,占总遇难人口 51.1%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亦是多种多样,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横穿我国多数区,导致地震频发,地震烈度 6 级及 6 级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 60%。在我国,19-世纪期间前十次最强地震如表 1-1 所示,而从 2000 年开始截至到今天,我国共发生次 7 级以上的地震:2008 年 5 月 21 日,四川汶川市发生的里氏 8.0 级大地震,地震放能量相当于 5600 颗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能量,遇难人口 69227 人,17000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8400 余亿[2];2010 年 4 月 14 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里氏 7级地震,遇难人口 2698 人,直接损失 107428 万元;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遇难人口 196 人,受灾人口 38.3 万人,经济损失 19.81 亿元例例数据触目惊心。
一定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二是地震短时间释放巨大能量,并可能导致火灾、瘟疫泥石流等连锁性次生灾害[1]。据记载,20 世纪全球 7 级以上的地震,约 1/3 发生在我国19-20 世纪期间的全球前 10 次最强地震,中国发生 3 次,总遇难人口 90.77 万,我国难人数 57.1 万,占遇难总人口 62.91%;19-20 世纪期间遇难人口在 1 万以上的地震21 次,总遇难人口 104.7 万,我国遇难人口 53.5 万,占总遇难人口 51.1%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亦是多种多样,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横穿我国多数区,导致地震频发,地震烈度 6 级及 6 级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 60%。在我国,19-世纪期间前十次最强地震如表 1-1 所示,而从 2000 年开始截至到今天,我国共发生次 7 级以上的地震:2008 年 5 月 21 日,四川汶川市发生的里氏 8.0 级大地震,地震放能量相当于 5600 颗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能量,遇难人口 69227 人,17000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8400 余亿[2];2010 年 4 月 14 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里氏 7级地震,遇难人口 2698 人,直接损失 107428 万元;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遇难人口 196 人,受灾人口 38.3 万人,经济损失 19.81 亿元例例数据触目惊心。
层加速度是 0.82g,顶层加速度达到 2.31g,可知加速度放大系数是 2.8。因此,可以出橡胶支座隔震体系更具有优越性。根据隔震支座的所在位置的不同,隔震分为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体系,其主要原理是以隔震层作为隔离装置来抵抗和耗散地震。(1)基础隔震体系基础隔震体系作为最早出现的隔震体系,取得有效的隔震效果,从而使人们接受隔技术。基础隔震的原理是用隔震支座将基础与上部结构分开,从而阻止地震能量向上递。从以往的抗震体系发现,抗震体系抵抗地震主要通过以刚治刚,但是对力学性能分析可以得知:建筑结构固结于地面后,自身就像一个放大器,当地震动作用时,结所承受的地震加速度会随着楼层的增高而增大,结构顶层的加速度往往放大数倍之。基础隔震体系的机理明晰,力学模型简单,减震效果明显,适用多种建筑类型,1993由周福霖院士[12]设计的汕头凌海路的一栋 8 层框架隔震体系[13]拉开了中国隔震技术序幕,在之后隔震体系凭借着独有的优越性,涉及的建筑类型和建筑数量突飞猛进,止 2017 年,中国已建成的隔震建筑 3000 多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留汉·黑沙;张永山;汪大洋;;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与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现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2 熊焱;吴迪;崔杰;;抗震规范中隔震装置的地震风险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5年13期
3 吴继伟;梁兴文;朱汉波;;FEMAP58新一代建筑抗震性能评估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年03期
4 刘彦辉;谭平;周福霖;闫维明;;主被动调谐控制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与试验[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5年03期
5 刘彦辉;谭平;周福霖;滕军;闫维明;;广州电视塔直线电机驱动的主动质量阻尼器动力特性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04期
6 张尚荣;谭平;杜永峰;周福霖;包超;;基于性能的层间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05期
7 张尚荣;谭平;杜永峰;周福霖;赵丽洁;;基于响应面法的层间隔震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4年15期
8 朱宏平;周方圆;袁涌;;建筑隔震结构研究进展与分析[J];工程力学;2014年03期
9 周福霖;;抗震宜“以柔克刚”[J];建筑;2013年12期
10 周福霖;谭平;刘德稳;;核电站安全的地震威胁及对策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襄云;层间隔震减震结构的理论分析和振动台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亮;橡胶隔震支座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17年
2 昌继胜;基于IDA的不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3 李文博;基于IDA方法的RC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全汉聪;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的二阶效应规律及排架柱的等效长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李谦;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杨莹;三水准三阶段建筑抗震设计必要性及方法探讨[D];重庆大学;2009年
7 王建宁;基于性能研究的模态pushover方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的比较[D];重庆大学;2009年
8 林一杨;Pushover分析法在框架结构中的适用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蔡敏;特殊场地条件下的地震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玉军;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8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888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