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服务协同供需网络及规划优化——以雅安市汉源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10 18:34
为解决农村小学服务协同供需空间结构不均衡的问题,构建以学生流动就学为联系的教育服务协同"需求网络模型"和以教师、校长轮岗流动为联系的教育服务协同"供给网络模型",对比农村教育服务协同供需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汉源县农村小学服务协同关系存在着需求大于供给、供需网络组团结构匹配性差、教育服务协同层级体系错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农村小学教育服务协同均衡的规划优化策略。
【文章来源】:现代城市研究. 2020年08期 第67-74页 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5所示的网络模型
现代城市研究I???、::?2020.08?规划与设计?|?PLANNING?AND?DESIGN??.农村小学教育服务协同关??系供需均衡规划优化??A??图例???案例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服务协同关系??镇界??b.农村小学教育服务协同供给网络??图11农村小学教育服务协同供给关系优化示意图??镇界??图例??露:组团I??组团||??flX组团III??组团IV??M组团V???农村小学??—镇界??參农村小学??图12汉源县农村小学教育服务协同供结网络规?图13汉源县农村小学教育服务协同供给组团优化??划优化??一小学、富林镇格力小学、九裏镇枣林??福和希望小学、九裏镇周家小学等(图??10a),而在供给网络中占据网络核心地??位的则是九襄镇小学、富林镇第一小学、??富林镇格力小学、九裏镇大木小学等小??学(图10b)。??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由??于政策偏向、资金分配、区位优势等多??种原因。一方面,一些教育资源较好的??学校集中分布在县域城镇地区,一些为??寻求更好教育资源或者随父母打工迁移??的乡村地区的学生不断向城镇地区流动,??如富林镇第一小学、富林镇格力小学??等这类位于需求网络中的核心小学,集??聚了县域范围内较好的师资,也有成熟??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成为了学??生的主要流向地;另一方面,从政策的??供给角度来看,政府为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将县级示范性学校和一些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定位为核心小学来进??行牵头,带动一些教育质量较差的学校,??但是这种自上而下制定的农村小学捆绑??的空间发展模式以及教师轮岗交流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宁波市基本教育设施均等化研究——以公立小学为例[J]. 唐名阳,陈奕云,刘艳芳,陈龙,张翔晖. 现代城市研究. 2018(05)
[2]山区贫困县中小学空间格局变化与可达性分析——以河南省嵩县为例[J]. 杨慧敏,张香玲,李立,李小建,王兵.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4)
[3]南京市基础教育设施空间结构及其演化[J]. 涂唐奇,陈江龙,魏也华,梁其椿,张英浩.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8(01)
[4]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特征与规划取向探讨——基于企业联系的实证研究[J]. 程遥,张艺帅,赵民. 城市规划学刊. 2016(04)
[5]公平与效益视角下乡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初探——以陕西省泾阳县为例[J]. 蔡辉,王少博,余侃华. 现代城市研究. 2016(03)
[6]撤点并校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半径分析[J]. 陆梦秋. 经济地理. 2016(01)
[7]长江经济带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 钟业喜,冯兴华,文玉钊. 地理科学. 2016(01)
[8]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学校均衡布局的战略研究[J]. 赵新亮,张彦通.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11)
[9]引力和网络:长三角创新城市群落的空间组织特征分析[J]. 吴志强,陆天赞. 城市规划学刊. 2015(02)
[10]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模式比较及规划策略——基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案例的研究[J]. 赵民,邵琳,黎威. 城市规划. 2014(12)
本文编号:2909177
【文章来源】:现代城市研究. 2020年08期 第67-74页 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5所示的网络模型
现代城市研究I???、::?2020.08?规划与设计?|?PLANNING?AND?DESIGN??.农村小学教育服务协同关??系供需均衡规划优化??A??图例???案例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服务协同关系??镇界??b.农村小学教育服务协同供给网络??图11农村小学教育服务协同供给关系优化示意图??镇界??图例??露:组团I??组团||??flX组团III??组团IV??M组团V???农村小学??—镇界??參农村小学??图12汉源县农村小学教育服务协同供结网络规?图13汉源县农村小学教育服务协同供给组团优化??划优化??一小学、富林镇格力小学、九裏镇枣林??福和希望小学、九裏镇周家小学等(图??10a),而在供给网络中占据网络核心地??位的则是九襄镇小学、富林镇第一小学、??富林镇格力小学、九裏镇大木小学等小??学(图10b)。??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由??于政策偏向、资金分配、区位优势等多??种原因。一方面,一些教育资源较好的??学校集中分布在县域城镇地区,一些为??寻求更好教育资源或者随父母打工迁移??的乡村地区的学生不断向城镇地区流动,??如富林镇第一小学、富林镇格力小学??等这类位于需求网络中的核心小学,集??聚了县域范围内较好的师资,也有成熟??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成为了学??生的主要流向地;另一方面,从政策的??供给角度来看,政府为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将县级示范性学校和一些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定位为核心小学来进??行牵头,带动一些教育质量较差的学校,??但是这种自上而下制定的农村小学捆绑??的空间发展模式以及教师轮岗交流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宁波市基本教育设施均等化研究——以公立小学为例[J]. 唐名阳,陈奕云,刘艳芳,陈龙,张翔晖. 现代城市研究. 2018(05)
[2]山区贫困县中小学空间格局变化与可达性分析——以河南省嵩县为例[J]. 杨慧敏,张香玲,李立,李小建,王兵.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4)
[3]南京市基础教育设施空间结构及其演化[J]. 涂唐奇,陈江龙,魏也华,梁其椿,张英浩.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8(01)
[4]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特征与规划取向探讨——基于企业联系的实证研究[J]. 程遥,张艺帅,赵民. 城市规划学刊. 2016(04)
[5]公平与效益视角下乡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初探——以陕西省泾阳县为例[J]. 蔡辉,王少博,余侃华. 现代城市研究. 2016(03)
[6]撤点并校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服务半径分析[J]. 陆梦秋. 经济地理. 2016(01)
[7]长江经济带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 钟业喜,冯兴华,文玉钊. 地理科学. 2016(01)
[8]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学校均衡布局的战略研究[J]. 赵新亮,张彦通.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11)
[9]引力和网络:长三角创新城市群落的空间组织特征分析[J]. 吴志强,陆天赞. 城市规划学刊. 2015(02)
[10]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模式比较及规划策略——基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案例的研究[J]. 赵民,邵琳,黎威. 城市规划. 2014(12)
本文编号:2909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90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