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顶层间隔震体系增量动力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6 17:35
针对悬臂柱顶有拉梁和无拉梁层间隔震体系的抗震性能问题,运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进行弹塑性分析,模拟结构从弹性到弹塑性直至最后倒塌的全过程。通过调幅地震动得到相应的层间位移角及峰值加速度,分别绘制单条与多条IDA曲线分析拉梁对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两种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性能点,有拉梁和无拉梁对纤维铰弯矩值和曲率值基本无影响,而在不同性能点,纤维铰状态明显不同;两种体系从正常使用阶段到防止倒塌阶段所需的加速度峰值的差距慢慢增大;在极罕遇地震下,柱顶有拉梁层间隔震体系的下部结构抗震性能要高于柱顶无拉梁层间隔震体系。
【文章来源】:地震工程学报.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T10波的IDA曲线性能点
图1为首层悬臂柱有拉梁柱顶隔震结构的3D模型。结构构件尺寸列于表1。上部结构层高3.7 m,隔震层取4.2 m,悬臂柱高2.5 m,截面边长为0.4~0.8 m。纵向4跨,跨度为8.4 m;横向3跨,跨度边跨为8.1 m;中间走廊宽2.4 m。梁的混凝土等级为C30,1层和3层柱的混凝土等级为C40,3层以上为C30。结构按乙类建筑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0.3g),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为0.45 s,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表1 结构构件尺寸表(单位:mm)Table 1 Size of structure members (Unit:mm) 楼层 柱截面尺寸 梁截面尺寸 1 - 400×200(拉梁) 3 500×500 800×300 600×300(走廊) 4~6 500×500 650×300 400×300(走廊)
表3 10条天然地震记录Table 3 Ten natural earthquake records 时程名称 编号 发震时间 名称 测震站台 T1 LK0573 1999年 ChiChi CHY061 T2 LK0488 1999年 ChiChi aftershock CHY050 T3 LK0490 1999年 ChiChi aftershock CHY063 T4 LK0524 1999年 ChiChi aftershock CHY058 T5 LK0690 1980年 Irpinia EQ AULETTA, 270 T6 RSN1000 1994年 Northridge-01 LA-Pico & Sentous T7 RSN1810 1999年 Hector Mine Mecca-CVWD Yard T8 RSN1177 1999年 Kocaeli_Turkey ZEYTINBURNU T9 RSN2694 1999年 ChiChi_Taiwan-04 CHY015 T10 RSN6879 2010年 Darfield_New Zealand ADCS图3 10条天然波的时程反应谱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动力性能与抗侧向倒塌能力研究[J]. 马肖彤,包超,马艳,张立新,陆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9(11)
[2]某设置黏滞阻尼墙大底盘多塔结构性能化设计[J]. 化明星. 建筑结构. 2019(S2)
[3]地震作用下考虑P-Δ效应的柱顶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J]. 秦熙,刘彦辉,陈望,金建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9(04)
[4]楼板参数对RC框架结构抗侧屈服机制影响非线性仿真分析[J]. 贾益纲,刘鹏程,伍国强,吴光宇,任文国,袁志军. 建筑结构. 2019(13)
[5]考虑界面滑移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承载能力分析[J]. 王健康,袁波,张勇,王旭,陈耀.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6]基于振动台试验的高层剪力墙结构增量动力分析研究[J]. 苏宁粉,信卓,白国良,徐亚洲,秦朝刚. 建筑结构学报. 2018(07)
[7]山地掉层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 徐刚,李爱群,陈素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7(03)
[8]考虑不同底层结构形式和刚度的柱顶隔震结构试验研究[J]. 吴应雄,黄净,陆剑峰,颜学渊,祁皑.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7(03)
[9]加连梁柱串联隔震系统的弹性屈曲[J]. 杜永峰,朱前坤,李慧.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10]某首层柱顶隔震结构动力特性测试研究[J]. 吴应雄,祁皑,颜学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1(06)
硕士论文
[1]P-△效应下层间(柱顶)隔震体系弹塑性动力响应研究[D]. 陈望.广州大学 2018
本文编号:2920519
【文章来源】:地震工程学报.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T10波的IDA曲线性能点
图1为首层悬臂柱有拉梁柱顶隔震结构的3D模型。结构构件尺寸列于表1。上部结构层高3.7 m,隔震层取4.2 m,悬臂柱高2.5 m,截面边长为0.4~0.8 m。纵向4跨,跨度为8.4 m;横向3跨,跨度边跨为8.1 m;中间走廊宽2.4 m。梁的混凝土等级为C30,1层和3层柱的混凝土等级为C40,3层以上为C30。结构按乙类建筑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0.3g),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为0.45 s,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表1 结构构件尺寸表(单位:mm)Table 1 Size of structure members (Unit:mm) 楼层 柱截面尺寸 梁截面尺寸 1 - 400×200(拉梁) 3 500×500 800×300 600×300(走廊) 4~6 500×500 650×300 400×300(走廊)
表3 10条天然地震记录Table 3 Ten natural earthquake records 时程名称 编号 发震时间 名称 测震站台 T1 LK0573 1999年 ChiChi CHY061 T2 LK0488 1999年 ChiChi aftershock CHY050 T3 LK0490 1999年 ChiChi aftershock CHY063 T4 LK0524 1999年 ChiChi aftershock CHY058 T5 LK0690 1980年 Irpinia EQ AULETTA, 270 T6 RSN1000 1994年 Northridge-01 LA-Pico & Sentous T7 RSN1810 1999年 Hector Mine Mecca-CVWD Yard T8 RSN1177 1999年 Kocaeli_Turkey ZEYTINBURNU T9 RSN2694 1999年 ChiChi_Taiwan-04 CHY015 T10 RSN6879 2010年 Darfield_New Zealand ADCS图3 10条天然波的时程反应谱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动力性能与抗侧向倒塌能力研究[J]. 马肖彤,包超,马艳,张立新,陆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9(11)
[2]某设置黏滞阻尼墙大底盘多塔结构性能化设计[J]. 化明星. 建筑结构. 2019(S2)
[3]地震作用下考虑P-Δ效应的柱顶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J]. 秦熙,刘彦辉,陈望,金建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9(04)
[4]楼板参数对RC框架结构抗侧屈服机制影响非线性仿真分析[J]. 贾益纲,刘鹏程,伍国强,吴光宇,任文国,袁志军. 建筑结构. 2019(13)
[5]考虑界面滑移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承载能力分析[J]. 王健康,袁波,张勇,王旭,陈耀.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6]基于振动台试验的高层剪力墙结构增量动力分析研究[J]. 苏宁粉,信卓,白国良,徐亚洲,秦朝刚. 建筑结构学报. 2018(07)
[7]山地掉层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 徐刚,李爱群,陈素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7(03)
[8]考虑不同底层结构形式和刚度的柱顶隔震结构试验研究[J]. 吴应雄,黄净,陆剑峰,颜学渊,祁皑.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7(03)
[9]加连梁柱串联隔震系统的弹性屈曲[J]. 杜永峰,朱前坤,李慧.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10]某首层柱顶隔震结构动力特性测试研究[J]. 吴应雄,祁皑,颜学渊.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1(06)
硕士论文
[1]P-△效应下层间(柱顶)隔震体系弹塑性动力响应研究[D]. 陈望.广州大学 2018
本文编号:2920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92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