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城市儿童不同季节住区户外活动特征及空间规划启示
发布时间:2020-12-28 18:18
进行户外活动是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寒地城市的季节变化对儿童的户外活动特征影响显著,作为儿童主要活动载体的住区空间设计如何去回应这些特征的季节性变化需要重视。为探讨寒地城市2~6岁儿童不同季节的活动特征如何指导住区空间设计,选取哈尔滨市中北春城、欧洲新城、恒祥城3个典型住区,分别于暖季节、过渡季节和冷季节进行实地调研,利用问卷调查、行为注记、微气候实测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儿童不同季节的户外活动特征及其与住区空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目标定位、空间布局和环境营造三方面提出寒地住区空间的设计策略。
【文章来源】:中国园林.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户外活动对儿童健康影响示意(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4、5])
4~6岁儿童在不同季节的户外活动儿童中所占比例都较高,2~4岁儿童户外活动更易受到季节影响。暖季节户外活动儿童中2~4岁占47.8%,4~6岁占52.2%;过渡季节2~4岁占43.3%,4~6岁占56.7%;冷季节2~4岁占18.2%,4~6岁占81.8%。2~3岁儿童会更多地受到其生理条件限制,外出行为受季节变化影响更大;因交往范围突破家庭圈子的局限,且看护人普遍鼓励儿童去结交新朋友,4~6岁儿童在各个季节的调研中所占比例都相对较高。每个儿童平均有1.2个监护人,77.8%为祖父母,活动儿童来自于本住区的占95.1%。3.1.2 活动类型
由于不同住区所含场地类型不同,儿童参与不同类型活动的比例也存在差异(图7)。暖季节儿童在景观要素场地能开展除器械活动外所有性质的活动,较容易开展群体活动;器械活动场地很受欢迎;构筑物场地有少量儿童开展机能和体育活动,更多是作为看护人的休息场所;硬质活动场地可支持不同性质和交往方式活动的开展;软质广场上开展游戏活动的儿童较多。过渡季节在景观要素场地发生活动的儿童比例明显降低;含有儿童活动设施的器械活动场地仍有很多儿童开展器械活动,而普通健身器械的吸引力明显下降;构筑物场地较少有儿童活动;硬质广场上有较多儿童开展机能和体育活动;软质广场仍有儿童开展游戏活动。冷季节中北春城的水池变成堆积干净积雪的地方,儿童在里面铲雪、扔雪,干涸的水池成为开展机能和群体活动的场所;器械活动场地与构筑物场地很少有儿童活动;硬质广场和软质广场上仍有儿童开展机能、体育和游戏活动。图5 儿童一日户外活动时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儿童友好型社区的环境体系构建[J]. 董楠楠,伊娃,杨佳希. 城市建筑. 2017(29)
[2]冬季公众健康视角下寒地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研究[J]. 冷红,李姝媛. 上海城市规划. 2017(03)
[3]城市老人、儿童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研究[J]. 李昕阳,洪再生,袁逸倩,赵立志,徐敏杰. 城市发展研究. 2015(05)
[4]基于“生物气候场效应”的城市户外生活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J]. 董芦笛,李孟柯,樊亚妮. 中国园林. 2014(12)
[5]国内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需求研究评析[J]. 张谊,戴慎志. 中国园林. 2011(02)
硕士论文
[1]基于儿童友好的寒地住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 刘传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44186
【文章来源】:中国园林.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户外活动对儿童健康影响示意(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4、5])
4~6岁儿童在不同季节的户外活动儿童中所占比例都较高,2~4岁儿童户外活动更易受到季节影响。暖季节户外活动儿童中2~4岁占47.8%,4~6岁占52.2%;过渡季节2~4岁占43.3%,4~6岁占56.7%;冷季节2~4岁占18.2%,4~6岁占81.8%。2~3岁儿童会更多地受到其生理条件限制,外出行为受季节变化影响更大;因交往范围突破家庭圈子的局限,且看护人普遍鼓励儿童去结交新朋友,4~6岁儿童在各个季节的调研中所占比例都相对较高。每个儿童平均有1.2个监护人,77.8%为祖父母,活动儿童来自于本住区的占95.1%。3.1.2 活动类型
由于不同住区所含场地类型不同,儿童参与不同类型活动的比例也存在差异(图7)。暖季节儿童在景观要素场地能开展除器械活动外所有性质的活动,较容易开展群体活动;器械活动场地很受欢迎;构筑物场地有少量儿童开展机能和体育活动,更多是作为看护人的休息场所;硬质活动场地可支持不同性质和交往方式活动的开展;软质广场上开展游戏活动的儿童较多。过渡季节在景观要素场地发生活动的儿童比例明显降低;含有儿童活动设施的器械活动场地仍有很多儿童开展器械活动,而普通健身器械的吸引力明显下降;构筑物场地较少有儿童活动;硬质广场上有较多儿童开展机能和体育活动;软质广场仍有儿童开展游戏活动。冷季节中北春城的水池变成堆积干净积雪的地方,儿童在里面铲雪、扔雪,干涸的水池成为开展机能和群体活动的场所;器械活动场地与构筑物场地很少有儿童活动;硬质广场和软质广场上仍有儿童开展机能、体育和游戏活动。图5 儿童一日户外活动时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儿童友好型社区的环境体系构建[J]. 董楠楠,伊娃,杨佳希. 城市建筑. 2017(29)
[2]冬季公众健康视角下寒地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研究[J]. 冷红,李姝媛. 上海城市规划. 2017(03)
[3]城市老人、儿童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研究[J]. 李昕阳,洪再生,袁逸倩,赵立志,徐敏杰. 城市发展研究. 2015(05)
[4]基于“生物气候场效应”的城市户外生活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J]. 董芦笛,李孟柯,樊亚妮. 中国园林. 2014(12)
[5]国内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需求研究评析[J]. 张谊,戴慎志. 中国园林. 2011(02)
硕士论文
[1]基于儿童友好的寒地住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 刘传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44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94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