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综合型养老社区规划与设计探究
发布时间:2021-01-01 17:04
当今时代,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老龄化问题是影响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且增速快、长期计划生育的后发影响以及人们养老观念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目前的养老需求。综合型养老社区作为养老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解决老年人生活起居、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问题发挥重大作用。所以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背景,着重研究民营企业开发的国内综合型养老社区在物质空间层面的规划设计和实践需求。在国内外相关社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学科综合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特征,得出老年人生活行为变化而引起相对应的空间需求变化,将空间需求变化转化再落实到空间设计上,进一步探讨综合型养老社区的规划要点,总结其在规划和设计层面的策略。本课题在研究内容方面着重论述以下:首先,对老龄化、老年人的相关背景和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对综合型养老社区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积累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对老年人这一社区使用主体的进行需求分析,从其身心的变化及特征,延伸到其行为需求的变化,进而确定影响养老社区空间规划和设计的基本要素...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子女自身与老人居住养老机构意愿对比
同时要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 ,由此可看出规划逐步降低政府主导的养比,更多则趋向于以市场需求为前提来提供养老服务。规划中还表示 要支持兴办养老机构,对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申请兴办养老机构进一步放宽准入条办支持和服务指导 。《深圳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1-2020)》中对机构养老设施的规划布局休闲圈 ——均位于公园绿地 500 米步行范围内以及 十分钟医疗圈 ——距院不超过 5 公里;并达到就近探望的目标,要结合居住用地就近布局,提高子探望频率。《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 十三五 规划》征求意见稿中, 十三五 期间养落实用地政策,保障养老设施用地供给,优先将养老设施用地需求纳入我市建利用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坚持按照不少于 0.1 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市、区、街道)。
政部公布的《2016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正处于人。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 2012 年底达 1.94 亿人,占总人口的底,60 周岁及以上人口 2.3 亿人,占总人口的 16.7%,2011-2016 以上的人口总数和占比都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国务院发布的《 十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 2020 年,全国 60 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比重提升至 17.8%;到 205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 4.老年人口的 40%。我国已经属于典型的老龄化国家。老年人照我国通用标准,将年满 60 周岁及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在《老中,根据老年人的实际生活自理能力各自不同的情况,把老年人分图 1-3 近八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总数及占比数据来源:各年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发展CCRC养老社区的几点思考[J]. 周奕. 北方经贸. 2015(05)
[2]从CCRC开发模式看中国未来养老地产的复合形态及其技术要求[J]. 李卿曦.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2(08)
[3]基于“持续照顾”理念的养老模式和养老设施规划[J]. 杨建军,汤婧婕,汤燕. 城市规划. 2012(05)
[4]我国养老社区的发展现状与规划原则探析[J]. 周燕珉,林婧怡. 城市规划. 2012(01)
[5]适应我国养老模式的养老设施分级规划研究[J]. 陆明,邢军,郭旭. 华中建筑. 2011(08)
[6]基于快速老龄化的城市养老设施的整合与优化[J]. 曹新红,郭旭,张荣辰. 华中建筑. 2011(08)
[7]日本集合住宅及老人居住设施设计新动向[J]. 周燕珉. 世界建筑. 2002(08)
[8]城市住区老年设施研究[J]. 王玮华. 城市规划. 2002(03)
[9]构筑新世纪我国老龄居的探索[J]. 胡仁禄,马光. 建筑学报. 2000(08)
[10]可持续发展社区与人口老龄化的对策[J]. 王伯伟. 城市规划汇刊. 1997(03)
硕士论文
[1]机构养老方式下的西安市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研究[D]. 任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2]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D]. 王蓉.长春工业大学 2010
[3]老年居住环境设计研究[D]. 李鸿烈.重庆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51669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子女自身与老人居住养老机构意愿对比
同时要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 ,由此可看出规划逐步降低政府主导的养比,更多则趋向于以市场需求为前提来提供养老服务。规划中还表示 要支持兴办养老机构,对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申请兴办养老机构进一步放宽准入条办支持和服务指导 。《深圳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1-2020)》中对机构养老设施的规划布局休闲圈 ——均位于公园绿地 500 米步行范围内以及 十分钟医疗圈 ——距院不超过 5 公里;并达到就近探望的目标,要结合居住用地就近布局,提高子探望频率。《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 十三五 规划》征求意见稿中, 十三五 期间养落实用地政策,保障养老设施用地供给,优先将养老设施用地需求纳入我市建利用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坚持按照不少于 0.1 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市、区、街道)。
政部公布的《2016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正处于人。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 2012 年底达 1.94 亿人,占总人口的底,60 周岁及以上人口 2.3 亿人,占总人口的 16.7%,2011-2016 以上的人口总数和占比都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国务院发布的《 十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 2020 年,全国 60 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比重提升至 17.8%;到 205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 4.老年人口的 40%。我国已经属于典型的老龄化国家。老年人照我国通用标准,将年满 60 周岁及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在《老中,根据老年人的实际生活自理能力各自不同的情况,把老年人分图 1-3 近八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总数及占比数据来源:各年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发展CCRC养老社区的几点思考[J]. 周奕. 北方经贸. 2015(05)
[2]从CCRC开发模式看中国未来养老地产的复合形态及其技术要求[J]. 李卿曦.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2(08)
[3]基于“持续照顾”理念的养老模式和养老设施规划[J]. 杨建军,汤婧婕,汤燕. 城市规划. 2012(05)
[4]我国养老社区的发展现状与规划原则探析[J]. 周燕珉,林婧怡. 城市规划. 2012(01)
[5]适应我国养老模式的养老设施分级规划研究[J]. 陆明,邢军,郭旭. 华中建筑. 2011(08)
[6]基于快速老龄化的城市养老设施的整合与优化[J]. 曹新红,郭旭,张荣辰. 华中建筑. 2011(08)
[7]日本集合住宅及老人居住设施设计新动向[J]. 周燕珉. 世界建筑. 2002(08)
[8]城市住区老年设施研究[J]. 王玮华. 城市规划. 2002(03)
[9]构筑新世纪我国老龄居的探索[J]. 胡仁禄,马光. 建筑学报. 2000(08)
[10]可持续发展社区与人口老龄化的对策[J]. 王伯伟. 城市规划汇刊. 1997(03)
硕士论文
[1]机构养老方式下的西安市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研究[D]. 任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2]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D]. 王蓉.长春工业大学 2010
[3]老年居住环境设计研究[D]. 李鸿烈.重庆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51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95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