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寒冷地区近零能耗高层住宅围护结构关键参数优化组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02:53
  能源环境双重危机下,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将近零能耗建筑作为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发展目标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而我国还处于套用德国被动房标准、建设示范性项目阶段。虽然河北、山东先后出台了相关标准,但其本质是65%节能标准“先设计后验证”模式的延续,这反映了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定义不清晰、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滞后性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尽早提出“精细化、性能化”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方法,以满足近零能耗建筑在我国长期发展的技术性需求。我国寒冷地区城镇住宅采暖能耗高、节能潜力大,而作为城镇住宅主体的小高层、高层住宅为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由于不同朝向太阳辐射强度不同,导致不同朝向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贡献率不同,因此必须把围护结构关键参数精细到各朝向,优化协调各个设计参数在各朝向的取值,才能实现建筑侧能耗需求最小化目标。综上所述,本论文将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针对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定义不明确、能量边界不清晰、用能特征不典型的现状展开调研,并从能耗指标“多近算近”的角度对近零能耗建筑的概念进行了探讨,认为转换系数、各类能耗占比不同等问题决定了近零能耗建筑的总能耗指标不能反映建筑...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寒冷地区近零能耗高层住宅围护结构关键参数优化组合研究


我国不同时期新建住宅类型比例(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2017》P33)

发展报告,中国住宅,中国建筑,城镇住宅


约 1800kgce/户,是其他地区城镇住宅的 2-3 倍,如图 1.4 所示图 1.3 中国 2015 年建筑运行能耗占比(图片来源: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 2017》P8 自绘)22.3%23.2%30.3%24.8%北方城镇供暖城镇住宅(不含北方地区供暖)公共建筑(不含北方地区供暖)农村住宅

网络图,示范项目,高层住宅,网络图


在水一方 15#楼 北京焦化厂公租房 17#、21#、22#楼 日照山水龙庭 27#图 1.5 我国寒冷地区高层住宅示范项目举例(图片来源:网络图片整理)1.2.2 面临的问题国内近零能耗建筑起步较晚,还处于 合规设计 思想指导下的示范项目及 SD 竞赛项目探索以及 后验证 阶段,技术堆砌、滥用产品的现象比较普遍。如表 1.2 对比德国被动房标准、德国被动房节能改造标准1、我国 65%节能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及我国现有被动房标准发现,河北、山东被动房标准是德国新建被动房设计的目标函数、被动房节能改造的设计参数与我国 65%节能框架的叠加。这本质上反映了我国近零能耗建筑的定义、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还不成熟。(1)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方法的滞后性。自 2000 年之后各国的能源政策在目标设定和法规标准上出现了转变,逐步把把原来 节能技术措施性 法规标准改变为 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为目标的法规标准[5]。例如,德国被动房标准只要求设计满足 PHPP 中目标函数的计算结果,并不限制设计师的方案创作,也不对具体设计参数提出限值要求2,只是在改造困难、经济成本高的情况下,德国被动房节能改造标准才给出了通过限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近零能耗建筑研究和实践[J]. 徐伟.  科技导报. 2017(10)
[2]从建筑节能率到建筑用能强度控制中国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发展解读[J]. 袁镔.  建设科技. 2017(08)
[3]关于零能耗建筑定义框架及研究尺度的探讨[J]. 封换换,安青松,曹孙亮,邓帅,赵军.  建筑科学. 2016(10)
[4]近零能耗建筑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徐伟院长访谈[J]. 袁镔,本刊编辑部.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6(03)
[5]青岛地区公共建筑基于建筑能耗的合理窗墙比探究[J]. 胡松涛,李立健,刘国丹,张璐.  建筑科学. 2016(06)
[6]关于建筑节能标准中体形系数规定的刍议[J]. 林美顺,潘毅群,朱明亚,王秋涧.  建设科技. 2016(02)
[7]《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编制思路及要点[J]. 徐伟,邹瑜,孙德宇,于震,孙峙峰,李怀.  建设科技. 2015(23)
[8]我国绿色建筑使用效果后评估实践[J]. 李丛笑,林波荣,魏慧娇,郭振伟,郭晓川.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5(01)
[9]高等学校公共教学楼外墙保温层经济厚度的确定[J]. 周泰,黄建恩,冯伟,陈艳霞,闫加贺,张丙利.  建筑技术. 2015(02)
[10]“零能耗建筑”定义发展历程及内涵研究[J]. 张时聪,徐伟,姜益强,冯威,孙德宇,刘志坚.  建筑科学. 2013(10)

博士论文
[1]中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比较研究[D]. 兰兵.华中科技大学 2014
[2]天津地区零能耗住宅设计研究[D]. 房涛.天津大学 2012
[3]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体型设计参数与建筑节能的定量关系研究[D]. 张海滨.天津大学 2012
[4]基于EETP指标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经济性研究[D]. 于靖华.湖南大学 2009
[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与评价方法研究[D]. 任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方案阶段建筑节能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D]. 余琼.清华大学 2011
[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D]. 吴杰.湖南大学 2011
[3]基于整体能量需求的方案阶段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研究[D]. 周潇儒.清华大学 2009
[4]建筑方案创作阶段的节能构思[D]. 王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5]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师用建筑能耗计算方法的研究[D]. 侯余波.重庆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63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963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4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