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粉煤灰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时效及其作用机理

发布时间:2021-02-03 11:23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副产品,因其具有良好微集料应、火山灰效应和形态效应,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然而,由于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复杂,其作用时效、作用效应和作用机理不明晰,导致人们对粉煤灰的认识和使用存在较大偏颇,所得试验结果的分析也存在较大争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粉煤灰的大掺量应用。因此研究粉煤灰在混凝土中作用时效和作用机理,即何时起物理作用、何时起化学作用对粉煤灰的合理使用有重大指导意义;另外,由于粉煤灰的活性低导致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强度过低,诱使混凝土早期开裂严重,后期强度和耐久性降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大掺量应用。因此,如何对粉煤灰进行有效激发并探明其激发机理,成为当前粉煤灰利用研究的技术关键和难点,也为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置和使用奠定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与细度基本相近的石英粉进行对比研究,对高、钙粉煤灰-水泥净浆、胶砂、混凝土电通量进行强度和混凝土氯离子抗渗透性测试,探讨粉煤灰何时起物理作用,何时起化学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采用X-射线衍射(XRD)、综合热分析(TG-DTG)、扫描电镜和微区能谱分析(SEM-EDS)、氮气吸附法(BET)以及红外光谱(FIR)等微观测试手段... 

【文章来源】: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粉煤灰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时效及其作用机理


石英粉和粉煤灰的SEM图谱

标准砂


图 2-3 标准砂凝土试验所用粗骨料为一级配人工碎石,粒径范围 5-20 mm。外加剂验中使用减水剂是由石家庄市海森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的高效聚羧配置激发剂时使用的化学试剂有:氢氧化钙(Ca(OH)2)、三乙醇胺(TE(Na2SiO3)、硫酸钠(Na2SO4)、。水验用水取自试验室干净的自来水。所用试验仪器 2-4 为水泥净浆搅拌机,用于净浆试件的制作。图 2-5 为维卡仪,用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图 2-6 是胶砂搅拌机,用于胶砂试件的制

搅拌机,水泥净浆,维卡仪,抗压试验机


图 2-4 水泥净浆搅拌机 图 2-5 维卡仪图 2-6 胶砂搅拌机 图 2-7 抗折、抗压试验机通量试验选用仪器为:空饱水机的型号是 NJ-BSJ。通量测定仪:该仪器的产地是北京,型号是 CABR-RCP9。使用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活化的实验研究[J]. 夏春波,周勇,王雪雪.  信息记录材料. 2018(03)
[2]粉煤灰细度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阚黎黎,陶毅晨,朱瑨,徐超,曹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7(06)
[3]复合掺杂对陈积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的活性激发研究[J]. 陈燕菲,杨冬升,谢礼兰,吴维,杨天明.  建筑技术. 2016(12)
[4]低钙粉煤灰颗粒群粒径特征及组成特征[J]. 丰曙霞,王培铭,刘贤萍.  中国粉体技术. 2014(02)
[5]高氧化铁粉煤灰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吸附特性的机理[J]. 刘娟红,高霞,纪洪广.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3(07)
[6]碱激发剂对铸造粉尘-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J]. 王敏,吴勇生,李如燕,孙可伟.  硅酸盐通报. 2013(06)
[7]粉煤灰与矿渣的早期火山灰反应放热行为及其机理[J]. 王冲,杨长辉,钱觉时,钟明全,赵爽.  硅酸盐学报. 2012(07)
[8]粉煤灰粒度分布对其胶砂性能的影响[J]. 杨治国,周立霞,张戎令.  中国建材科技. 2011(02)
[9]Characterization of Pozzolanic React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C-S-H Gel in Fly Ash-cement Paste[J]. 王磊,何真.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2011(02)
[10]水泥-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程度的研究[J]. 李响,阿茹罕,阎培渝.  建筑材料学报. 2010(05)

博士论文
[1]复合水泥基材料水化性能与浆体微观结构稳定性[D]. 李响.清华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超细粉煤灰对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D]. 王晓庆.山东农业大学 2015
[2]低等级粉煤灰的活性激发试验研究[D]. 陶宇燕.南华大学 2010
[3]粉煤灰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D]. 张庆欢.清华大学 2006
[4]矿渣和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D]. 贾艳涛.东南大学 2005
[5]粉煤灰早期活性激发及其机理研究[D]. 钱文勋.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02



本文编号:3016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016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7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