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加卸荷条件下非贯通节理岩体破坏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6 17:07
  采用颗粒流软件PFC(particle flow code)对非贯通节理岩体加卸荷条件下破坏特性进行研究。对砂岩材料进行室内单轴压缩试验,获取该岩样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宏观特征。采用PFC颗粒流软件中的平行黏结模型,构建完整试样,利用DFN(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创建非贯通节理,并采用更符合实际工程的应力/时步加卸压方式对非贯通节理模型开展三轴压缩与非线性加轴压卸围压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三轴压缩模拟中,峰值应力下降主要是因为岩桥内剪切裂纹增多,岩桥上方先出现裂纹的延伸,随后引发岩桥的贯通;在非线性加轴压卸围压模拟中,当轴向应力达到峰值后,岩桥破坏缓慢,且拉伸裂纹与剪切裂纹分布较均匀,岩桥贯通后,裂纹向模型上部进行扩展,最终破坏形式为非贯通节理上下两部分的滑移变形,且节理的破坏程度远大于三轴压缩的破坏程度。在卸荷过程中,节理两侧剪应力最大,岩桥中心次之,节理面的剪应力最小。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1(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加卸荷条件下非贯通节理岩体破坏特性研究


单轴压缩模拟结果

形式,数值模拟,节理岩体,劈裂破坏


室内单轴压缩试验为后续数值模拟奠定基础,为细观角度下分析非贯通节理岩体在加卸荷条件下的破坏特性提供条件。选取3组具有代表性的岩体试样A1,A2和A3,其破坏形式如图1所示。从图1可见:破坏形式为标准的劈裂破坏。试验测得所用砂岩平均单轴抗压强度为50.34 MPa,试验破坏后峰后强度并不明显。2 数值模拟分析

曲线,曲线,裂纹,颗粒


以室内试验结果为参考,利用离散元软件PFC中平行黏结模型设计与岩体宏观特征一致的数值模型,通过多次匹配,确定的最优细观力学参数组合如表1所示,应力-应变对比曲线如图2所示。模型共含3 996个颗粒,最小颗粒半径为0.45 mm,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径比为1.66。单轴压缩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红色裂纹代表剪切裂纹,蓝色裂纹代表拉伸裂纹,模拟显示峰值强度为49.81 MPa,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相同,因此,按照表2中细观参数匹配的模型可以用来模拟真实砂岩试样。图3 单轴压缩模拟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应力路径下花岗岩三轴加卸载力学响应及其破坏特征[J]. 李地元,孙志,李夕兵,谢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S2)
[2]卸荷损伤对节理岩体变形特性影响研究[J]. 王瑞红,蒋昱州,李建林,刘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S2)
[3]断续节理岩体及岩质边坡破坏的细观机制[J]. 周喻,韩光,吴顺川,胡乃联.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S2)
[4]非贯通节理岩体等效强度及破坏特性[J]. 金爱兵,孙浩,孟新秋,王凯,杨振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9)
[5]不同连通率节理岩体三轴加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王乐华,柏俊磊,孙旭曙,李建林,汤开宇,邓华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12)
[6]峰前卸荷对节理岩体力学特性影响试验研究[J]. 王瑞红,李建林,蒋昱州,郭金龙,汤天彩.  岩土力学. 2014(04)
[7]节理岩体刚度参数选取与三维离散元模拟[J]. 王贺,高永涛,金爱兵,张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S1)
[8]断续节理对岩体力学性能的影响[J]. 金爱兵,李兵,邓富根.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2(12)
[9]卸荷条件下裂隙岩体变形破坏及裂纹扩展演化的物理模型试验[J]. 黄达,黄润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03)
[10]节理岩体卸荷非线性力学特性研究[J]. 李建林,王乐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10)

硕士论文
[1]非贯通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 柏俊磊.三峡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67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067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3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