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免蒸养混凝土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10:39
  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对预制混凝土构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为了加快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脱模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需提高预制混凝土构件的1d抗压强度。而蒸汽养护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1d抗压强度,提高模具周转效率。但蒸汽养护能耗高,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且会对混凝土的后期性能带来不利影响。对此,进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免蒸养生产极为必要。为实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免蒸养生产,本文进行了免蒸养混凝土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首先,进行了早强剂的复合配制研究。选取常用的早强剂,通过砂浆试验,分别优选出适用于夏季条件(2535℃)和冬季条件(515℃)的早强剂。然后再在不同环境温度(夏季条件、冬季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进行早强剂的复合配制研究,分别获得了适用于夏季条件的夏季型早强剂和适用于冬季条件的冬季型早强剂。其中,夏季型早强剂由甲酸钙、三乙醇胺和甲醇组成(分别占胶凝材料质量的1.5%、0.04%和0.03%),冬季型早强剂由甲酸钙、硝酸钙和甲醇组成(分别占胶凝材料质量的1.5%、0.5%和0.04%)。夏季条件下,夏季型早强剂可使C30混凝土的1d抗压强度由13...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免蒸养混凝土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


C-S-H晶种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示意图

表面温度分布,水泥净浆,介电性能,水灰比


图 1-2 不同水灰比的水泥净浆的介电性能[57](3)水泥基材料的构造微波具有穿透性,能够穿透至材料内部,从而被材料吸收,以此实现微波能到热能的转但在利用微波加热材料的过程中,由于被加热物体的尺寸过大等问题,往往致使微波难透至被加热材料内部。Teo[60]利用功率为 2000W 的微波养护尺寸为 900mm*600mm*20mm 的水泥屋面板(内含锌钢丝网)15min。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水泥屋面板表面各部位的温度差距较大,存度梯度;微波加热完成后,各部位的温度梯度仍然存在。但在研究微波养护对水泥屋面部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影响时,则发现:上下表面、内部砂浆、中间钢丝网处的温度基本。Mangat[56]的研究也表明,微波养护时,水泥基材料的内外部温度基本一致。可见,微护尺寸较大的水泥基材料时,由于水泥基材料表面不同部位接触微波照射的强度不同,水泥基材料的表面温度分布不均,但内外部不存在温度梯度。而传统的热养护则依赖热水泥基材料表面传递至内部,因此内外部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微波养护与其存在极大

偏铝酸钠,砂浆,抗压强度,掺量


但是石膏的量较少,不足以和铝酸三钙反应生成钙矾石,而是趋向于生成单硫铝酸钙。这会降低水泥石的结构密实性,从而降低砂浆的强度[75]。并且偏铝酸钠作用,当其掺量过大时,会加快砂浆的凝结硬化,从而降低砂浆的流动性,致使砂以成型,产生宏观缺陷,最终降低砂浆的强度。通过分析可知,夏季条件下,偏铝量为 0.8%时,砂浆的 1d 抗压强度提高幅度最大,提高了 18.9%。但当偏铝酸钠掺时,砂浆的 28d 抗压强度降低幅度显著增大,降低了 11.8%。而当偏铝酸钠的掺量为砂浆的 1d 抗压强度提高了 11%,28d 抗压强度降低了 3.8%。因此,在综合考虑砂压强度和 28d 强度后,夏季条件下,偏铝酸钠的最佳掺量为 0.6%。在冬季条件下,的掺量为 1%时,砂浆的 1d 抗压强度提高幅度最大,提高了 25%。但此时砂浆的 度出现了显著的降低,降低了 13.5%。并且,在偏铝酸钠掺量为 0.8%时,砂浆的 度降低了 11.7%。而掺入 0.6%的偏铝酸钠能使砂浆的 1d 抗压强度提高 9.1%,28d仅降低 4.4%。可见,在冬季条件下,掺入 0.6%的偏铝酸钠既能有效提高砂浆的 1,又不会过度降低砂浆的 28d 抗压强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免蒸养高耐久性PHC管桩的研究与应用[J]. 王成启,周郁兵,张宜兵.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17(01)
[2]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J]. 于龙飞,张家春.  低温建筑技术. 2015(09)
[3]混凝土早强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现状[J]. 吴蓬,吕宪俊,梁志强,朱成志,陈亚楠.  金属矿山. 2014(12)
[4]混凝土早强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姜梅芬,吕宪俊.  硅酸盐通报. 2014(10)
[5]微波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奚浩,李新杰,席宗隆.  建材世界. 2014(02)
[6]水泥复合早强剂及硝酸锂早强效果的研究[J]. 贺帅,张长清,刘宗祺,杜明阳,方英杰,查道锋.  商品混凝土. 2013(10)
[7]甲酸钙在不同聚合物防水砂浆体系中的作用效果及机理分析[J]. 王娟,宋丹,吴廷伟.  中国建筑防水. 2013(08)
[8]三乙醇胺对聚羧酸减水剂的改性协同效应[J]. 刘治华,王栋民,石龙,张力冉.  新型建筑材料. 2012(06)
[9]纳米无定形C-S-H凝胶颗粒及其结构表征[J]. 崔素萍,郭红霞,王辰,王子明.  硅酸盐通报. 2012(03)
[10]无机盐类早强剂与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复配研究[J]. 赵明明,辛运来,王亮.  混凝土. 2011(04)

博士论文
[1]粉煤灰微波加热活化新工艺及资源化应用研究[D]. 刘能生.昆明理工大学 2016
[2]微波加热金属铜粉及熔渗烧结钨铜复合材料特性研究[D]. 许磊.昆明理工大学 2016
[3]蒸养混凝土的热损伤效应及其改善措施研究[D]. 贺智敏.中南大学 2012
[4]无机盐对混凝土孔结构和抗冻性影响的研究[D]. 杨文萃.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早强免蒸养混凝土试验研究[D]. 徐佳琦.山东建筑大学 2017
[2]建筑业人工成本上涨趋势及应对策略研究[D]. 廖雅双.北京交通大学 2016
[3]蒸养条件下外加剂的单掺与复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 徐骁.安徽建筑大学 2016
[4]超早强聚羧酸减水剂对预制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 隗功骁.北京建筑大学 2015
[5]预制混凝土早期强度试验研究[D]. 刘振华.山东建筑大学 2015
[6]C4O预制混凝土早强剂试验研究[D]. 杨伟宁.山东建筑大学 2015
[7]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经济性研究[D]. 崔璐.山东建筑大学 2015
[8]超早强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范建平.东南大学 2015
[9]中国建筑业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 万龙.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10]无机盐类外加剂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及机理探讨[D]. 王文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41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141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a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