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景与人的感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30 10:16
水声作为声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需要从人的感知偏好以及水声对人的情绪和心理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水声景研究的最新进展,采取"水声景感知"实验方法,选取20种水声样本,使用语义差异法和七点双极量表,针对68名被试者进行了水声景感知测试,分析了被试者对14种水声和雨落在6种不同材料上发出声音的感知反应,得到了不同声音的受欢迎程度,并对水声对于不同背景的人的情绪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水声景设计和康复景观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有助于在噪声水平较高的环境中改善人的心理和感知状态。
【文章来源】:中国园林. 2020,36(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声景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2 水声景研究的内容与应用
3 水声对人的感知的影响实验与分析
3.1 第一阶段:水声与人的感知研究
3.1.1 实验设计
3.1.2 水声受欢迎程度总体分析
3.1.3 雨落在不同材料上声音的受欢迎程度
3.1.4 水声受欢迎程度与形容词组的总体分析
3.1.5 水声的声学特性与人的感知关系分析
1)水声分贝分析:水声的噪声级。
2)水声分贝与人的感知关系分析:吵闹-安静。
3)水声幅度分析:水声的静止-动态性。
3.2 第二阶段:水声对人的情绪的影响研究
3.2.1 实验设计
3.2.2 水声受欢迎程度总体分析
3.2.3 水声对人的情绪的影响分析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1)关于不同水声的受欢迎程度。
2)关于雨落在不同材料上发出的声音。
3)关于中国人和外国人对水声受欢迎程度的分析。
4)关于水声受欢迎程度与人的背景。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声漫步的天津水上公园声景观评价研究[J]. 张秦英,胡杨,李丹丹. 中国园林. 2019(09)
[2]主导音对自然保护地声景感知情绪的影响——以武陵源世界遗产地为例[J]. 许晓青,庄安頔,韩锋. 中国园林. 2019(08)
[3]中国古典园林水声景的空间营造手法探析[J]. 谢辉,程语,葛煜喆,毛华松.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4]城市公园景观与声景体验的交互作用研究[J]. 刘江,郁珊珊,王亚军,张瑾青. 中国园林. 2017(12)
[5]城市感知—历史与记忆角度的探索[J]. 邵钰涵,刘滨谊. 景观设计学. 2016(04)
[6]国家公园声景研究综述[J]. 许晓青,杨锐,彼得·纽曼,德瑞克·塔夫. 中国园林. 2016(07)
本文编号:3169339
【文章来源】:中国园林. 2020,36(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声景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2 水声景研究的内容与应用
3 水声对人的感知的影响实验与分析
3.1 第一阶段:水声与人的感知研究
3.1.1 实验设计
3.1.2 水声受欢迎程度总体分析
3.1.3 雨落在不同材料上声音的受欢迎程度
3.1.4 水声受欢迎程度与形容词组的总体分析
3.1.5 水声的声学特性与人的感知关系分析
1)水声分贝分析:水声的噪声级。
2)水声分贝与人的感知关系分析:吵闹-安静。
3)水声幅度分析:水声的静止-动态性。
3.2 第二阶段:水声对人的情绪的影响研究
3.2.1 实验设计
3.2.2 水声受欢迎程度总体分析
3.2.3 水声对人的情绪的影响分析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1)关于不同水声的受欢迎程度。
2)关于雨落在不同材料上发出的声音。
3)关于中国人和外国人对水声受欢迎程度的分析。
4)关于水声受欢迎程度与人的背景。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声漫步的天津水上公园声景观评价研究[J]. 张秦英,胡杨,李丹丹. 中国园林. 2019(09)
[2]主导音对自然保护地声景感知情绪的影响——以武陵源世界遗产地为例[J]. 许晓青,庄安頔,韩锋. 中国园林. 2019(08)
[3]中国古典园林水声景的空间营造手法探析[J]. 谢辉,程语,葛煜喆,毛华松.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4]城市公园景观与声景体验的交互作用研究[J]. 刘江,郁珊珊,王亚军,张瑾青. 中国园林. 2017(12)
[5]城市感知—历史与记忆角度的探索[J]. 邵钰涵,刘滨谊. 景观设计学. 2016(04)
[6]国家公园声景研究综述[J]. 许晓青,杨锐,彼得·纽曼,德瑞克·塔夫. 中国园林. 2016(07)
本文编号:3169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16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