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作用下岩质边坡破裂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4 13:41
地震动作用下岩质边坡破坏机理较为复杂,正确认识边坡的动力响应及破坏规律能够为实际工程的抗震设防提供技术支持。当前对于边坡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主要集中在对地震作用下边坡坡体的位移和加速度的试验监测和数值模拟,对于地震波在坡体内部的传播规律与能量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地震波在斜坡坡体内的传播规律与能量分布规律的角度出发,结合弹性波动理论,对地震载荷作用下均质边坡的破裂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了地震波参数变化对均质边坡内部破裂区域位置的影响规律。本文从能量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地震动作用下均质岩体边坡动力理论分析模型进行能量分析,推导了地震动合成算法与能量合成算法的显示公式。结合岩体极限破裂能量判据,确定坡体破裂区域。利用岩体极限破裂能量分析方法,计算出泥岩破裂所需的能量,初步确定了边坡破裂位置所在区域。并进一步探讨了地震波射线经过结构面的传播规律以及在坡体内部的能量传播规律。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能量分析模型的结果、FLAC 3D模拟分析结果和大型振动台试验结果,发现三者结果相近,并从理论上对试验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探讨了地震动参数变化对边坡内部破裂位置的影响规律。发现坡度小于45°的边坡在小...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波型转换示意图
图 2-2 波通过结构面时的反透射规律示意图过结构面的反、透射系数面把岩体分为两部分,各部分岩体具有不同的弹(胡德绥,1989),采用图 2-1 和图 2-2 中确定
(a) 当2--ππ αθ< 时 (b) 当2--ππ αθ> 时图 2-3 P 波入射经坡面一次反射路径图P 波以 α 角倾斜入射,经过坡面反射后到达指定计算点 Q 的有两条波,分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研究综述[J]. 姚铭,高刚,周游,蔡伟祥,周永娇. 能源与环保. 2017(10)
[2]地震作用下节理岩体变形破裂机制研究进展及展望[J]. 梁昌玉,吴树仁,王涛. 工程地质学报. 2016(06)
[3]同时考虑张拉及剪切破坏的边坡上限原理有限元法[J]. 孙聪,李春光,郑宏,孙冠华,刘治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S1)
[4]临界地震加速度与稳定安全系数的定量关系[J]. 宋鑫华. 人民珠江. 2015(01)
[5]基于脆性岩石破裂过程中特征点的能量密度研究[J]. 李国梁,秦四清,薛雷,韩超,泮晓华.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4(01)
[6]地震波频率对岩质斜坡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J]. 刘汉香,许强,王龙,侯红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01)
[7]基于动力反透射模型的成层边坡稳定性分析[J]. 陈臻林,胡潇.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3(03)
[8]应力波通过非线性平行节理的能量分析[J]. 刘婷婷,李建春,李海波,柴少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8)
[9]层状岩体斜坡强震动力响应的振动台试验[J]. 黄润秋,李果,巨能攀.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5)
[10]考虑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边坡可靠度分析非侵入式随机有限元法[J]. 李典庆,蒋水华,周创兵,方国光. 岩土工程学报. 2013(08)
博士论文
[1]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 徐光兴.西南交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地震动作用下岩质边坡动力分析模型研究[D]. 黄楠棋.成都理工大学 2017
[2]射线方法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盛华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3]地震荷载作用下板桩码头抗震性能与残余位移研究[D]. 高鹏.江苏科技大学 2015
[4]地震耦合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研究[D]. 高乐.兰州大学 2013
[5]基于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加强层性能研究[D]. 刘博文.北京建筑大学 2013
[6]地震作用下锚固浅层土边坡动力分析[D]. 张刘平.兰州大学 2012
[7]黔中典型堆积体斜坡稳定性分析与抗滑桩加固措施敏感性研究[D]. 廖海龙.西南交通大学 2012
[8]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和稳定性研究[D]. 张森.兰州大学 2011
[9]地震作用下边坡安全系数确定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 李俊.重庆交通大学 2011
[10]汶川震区路肩墙震害机理与抗震设计标准分析[D]. 王景梅.西南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29943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波型转换示意图
图 2-2 波通过结构面时的反透射规律示意图过结构面的反、透射系数面把岩体分为两部分,各部分岩体具有不同的弹(胡德绥,1989),采用图 2-1 和图 2-2 中确定
(a) 当2--ππ αθ< 时 (b) 当2--ππ αθ> 时图 2-3 P 波入射经坡面一次反射路径图P 波以 α 角倾斜入射,经过坡面反射后到达指定计算点 Q 的有两条波,分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研究综述[J]. 姚铭,高刚,周游,蔡伟祥,周永娇. 能源与环保. 2017(10)
[2]地震作用下节理岩体变形破裂机制研究进展及展望[J]. 梁昌玉,吴树仁,王涛. 工程地质学报. 2016(06)
[3]同时考虑张拉及剪切破坏的边坡上限原理有限元法[J]. 孙聪,李春光,郑宏,孙冠华,刘治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S1)
[4]临界地震加速度与稳定安全系数的定量关系[J]. 宋鑫华. 人民珠江. 2015(01)
[5]基于脆性岩石破裂过程中特征点的能量密度研究[J]. 李国梁,秦四清,薛雷,韩超,泮晓华.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4(01)
[6]地震波频率对岩质斜坡加速度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J]. 刘汉香,许强,王龙,侯红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01)
[7]基于动力反透射模型的成层边坡稳定性分析[J]. 陈臻林,胡潇.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3(03)
[8]应力波通过非线性平行节理的能量分析[J]. 刘婷婷,李建春,李海波,柴少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8)
[9]层状岩体斜坡强震动力响应的振动台试验[J]. 黄润秋,李果,巨能攀.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5)
[10]考虑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边坡可靠度分析非侵入式随机有限元法[J]. 李典庆,蒋水华,周创兵,方国光. 岩土工程学报. 2013(08)
博士论文
[1]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 徐光兴.西南交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地震动作用下岩质边坡动力分析模型研究[D]. 黄楠棋.成都理工大学 2017
[2]射线方法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盛华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3]地震荷载作用下板桩码头抗震性能与残余位移研究[D]. 高鹏.江苏科技大学 2015
[4]地震耦合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研究[D]. 高乐.兰州大学 2013
[5]基于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加强层性能研究[D]. 刘博文.北京建筑大学 2013
[6]地震作用下锚固浅层土边坡动力分析[D]. 张刘平.兰州大学 2012
[7]黔中典型堆积体斜坡稳定性分析与抗滑桩加固措施敏感性研究[D]. 廖海龙.西南交通大学 2012
[8]顺层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和稳定性研究[D]. 张森.兰州大学 2011
[9]地震作用下边坡安全系数确定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 李俊.重庆交通大学 2011
[10]汶川震区路肩墙震害机理与抗震设计标准分析[D]. 王景梅.西南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29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22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