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邻避效应的垃圾中转站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04:05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些年来我国的工业技术、经济水平、人口数量、城市规模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接近60%,处于“诺瑟姆曲线”第二阶段中后期,城镇化水平仍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快速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资源需求与配置、城市环境污染、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时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能力与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中国于2013年全面进入“邻避时代”,美国则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邻避时代”,比中国早了30多年。一方面,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众对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邻避设施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另一方面,伴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与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利用身边便捷的媒体传播途径以及巨大的舆论压力等措施去抵制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正是基于邻避设施不可或缺性与邻避问题不可避免性之间的矛盾,并结合长沙市“十三五”城市管理机遇与挑战,从而展开本文的论述。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框架。第二章先分析了邻避效应以及邻避设施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1.1.2 邻避时代的到来
        1.1.3 长沙市“十三五”城市管理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邻避效应
        1.3.2 垃圾中转站
        1.3.3 邻避设施和垃圾中转站的关系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邻避效应在国内外研究综述
        1.4.2 垃圾中转站在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邻避效应与邻避设施
        2.1.1 外部性的内涵及分类
        2.1.2 邻避效应及其相关概念
        2.1.3 邻避设施的特征与分类
        2.1.4 邻避效应的形成原因
        2.1.5 邻避效应治理途径
    2.2 垃圾收运系统
        2.2.1 生活垃圾逆向物流系统
        2.2.2 垃圾收运系统的发展过程
        2.2.3 垃圾转运系统的过程及组成部分
        2.2.4 垃圾收集方式
        2.2.5 垃圾转运系统
        2.2.6 垃圾运输方式
    2.3 垃圾中转站
        2.3.1 生活垃圾的特点及组成成分
        2.3.2 垃圾中转站的定义
        2.3.3 垃圾中转站的作用
        2.3.4 垃圾中转站的分类
        2.3.5 垃圾中转站的规模
    2.4 选址理论
        2.4.1 选址问题的产生与分类
        2.4.2 垃圾中转站选址问题
        2.4.3 垃圾中转站的选址特点
        2.4.4 选址评估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沙市垃圾中转站现状调研
    3.1 长沙市基本情况简介
        3.1.1 区位特征
        3.1.2 风向
        3.1.3 生活垃圾清运量
        3.1.4 环卫设施配置情况
        3.1.5 垃圾收运系统
    3.2 长沙市垃圾中转站调研
        3.2.1 调研数据的获取
        3.2.2 调研方法简介
    3.3 长沙市垃圾中转站现状分析
        3.3.1 垃圾中转站使用情况分析
        3.3.2 垃圾中转站功能组合情况分析
        3.3.3 垃圾中转站建筑质量分析
        3.3.4 垃圾中转站景观环境质量分析
        3.3.5 垃圾中转站建筑使用面积分析
        3.3.6 垃圾中转站层高与层数分析
        3.3.7 垃圾中转站中转坑位分析
        3.3.8 垃圾中转站机器类型分析
        3.3.9 垃圾中转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垃圾中转站空间布局分析
        3.4.1 垃圾中转站类型分析
        3.4.2 紧邻垃圾中转站周边建筑情况分析
        3.4.3 紧邻垃圾中转站周边道路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垃圾中转站空间环境设计原则和策略
    4.1 垃圾中转站选址
        4.1.1 垃圾中转站选址考虑因素分析
        4.1.2 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站选址分析
    4.2 垃圾中转站建筑设计
        4.2.1 建筑设计原则
        4.2.2 总平面设计
        4.2.3 平面设计
        4.2.4 立面设计
        4.2.5 建筑细部设计
        4.2.6 建筑防火设计
    4.3 垃圾中转站景观环境设计
        4.3.1 景观环境设计的原则
        4.3.2 景观环境设计的要素
    4.4 垃圾中转站环保措施
        4.4.1 飘尘与臭气治理
        4.4.2 污水与渗滤液治理
        4.4.3 蚊蝇防治
        4.4.4 噪音治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垃圾中转站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5.1 垃圾中转站建筑补偿的原则
        5.1.1 拆除
        5.1.2 提质改造
    5.2 垃圾中转站室内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5.2.1 色彩元素
        5.2.2 灯光照明
        5.2.3 材料与肌理
        5.2.4 文字元素
        5.2.5 图形元素
        5.2.6 光影
    5.3 垃圾中转站室外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5.3.1 垂直绿化
        5.3.2 种植屋面
        5.3.3 周边环境设计
    5.4 花园式垃圾中转站案例分析
        5.4.1 总平面图设计
        5.4.2 平面设计
        5.4.3 立面设计
        5.4.4 景观环境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作品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实际项目概况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学术活动
附录D 论文附件证明
    D.1 长沙市垃圾中转站调研信息一览表 1
    D.2 长沙市垃圾中转站调研信息一览表 2
    D.3 长沙市垃圾中转站调研信息一览表 3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CFD的垃圾中转站总图设计[J]. 孙勇,刘红伟.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7(04)
[2]发达国家邻避冲突的解决及对我国的启示[J]. 朱雨琦,吴云清.  城市. 2016(09)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避免“邻避效应”[J]. 洪演.  人民之声. 2016(09)
[4]以化解“邻避效应”为重点 破解首都“垃圾围城”难题[J]. 黎念青.  北京规划建设. 2016(03)
[5]视觉传达设计对空间环境设计的再创造[J]. 张旻坤.  中华建设. 2016(04)
[6]浅谈市政环境工程设计中的景观设计[J]. 姜波.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2)
[7]超越困境:转型期中国城市邻避设施供给模式重构——基于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反思[J]. 高军波,乔伟峰,刘彦随,陈昆仑.  中国软科学. 2016(01)
[8]邻避效应研究述评与展望[J]. 朱阳光,杨洁,邹丽萍,乔萌萌,田雨,徐洪泽.  现代城市研究. 2015(10)
[9]从环境政策角度探析邻避效应——以杭州市中泰九峰垃圾焚烧厂为例[J]. 黄冠中,金均,卓明.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01)
[10]中外垃圾处理场选址中的邻避现象应对的比较分析[J]. 孔阳.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12)

硕士论文
[1]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选址优化研究[D]. 汪静怡.重庆大学 2015
[2]长沙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策略研究[D]. 汤钟明.湖南大学 2014
[3]环境正义视角下的邻避设施布局和规划策略研究[D]. 桂昆鹏.南京大学 2013
[4]城市垃圾收运系统选址和选线优化研究[D]. 郇鹏.北京化工大学 2011
[5]旅游景区生活垃圾中转站选址优化研究[D]. 杨艳红.新疆大学 2009
[6]长春市朝阳区垃圾中转站项目计划[D]. 王勇.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96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296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5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