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
本文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生态学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以景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非常必要。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评述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景观生态特点,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原则, 提出了一组生态城市建设建议:在生态建设方面,强调进行复合交错式发展,如构建网络式绿地发展体系,发展绿心组团网络体系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同时要充分利用本土植物;在社会文化方面,提倡以绿色社区作为切入点,分绿色家庭、绿色小区、绿色社区和绿色社会四个层次进行建设;在经济方面,充分考虑各种景观类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着重生态、文化与经济的耦合。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景观生态学 可持续发展
【基金】:国家教育部支持中山大学985工程Ⅱ期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105203200400006,105203200400010)资助
【分类号】:X321;
【正文快照】: 生态城市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 度人为化的组成要素。而景观生态学乃是研究景观 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人类活动影响 的科学。它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 地理学与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许多不同类型生态 系统所组成的景观的结构、功能和演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荣朝,顾朝林,曾尊固,姜华,张韬;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及应用——以襄樊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2 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年01期
3 黄光宇;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J];城市规划;2005年01期
4 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年06期
5 景星蓉,张健 ,樊艳妮;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J];城市问题;2004年06期
6 李承宗,谢翠蓉;生态城市建设的三个误区[J];城市问题;2005年01期
7 王晓东,赵鹏军,王仰麟;城市景观规划中若干尺度问题的生态学透视[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5期
8 曾辉,夏洁,张磊;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9 陈爽,王进,詹志勇;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10 李秀珍,肖笃宁;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丽芳;齐安国;王珊珊;;现代城市理想住区环境构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2 汤举红;;浅谈我国休闲度假村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3 张国斌;李秀芹;;城乡过渡带景观特征与规划建设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4 刘玲;;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中的景观影响评价——以东坡赤壁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刘序;陈美球;陈文波;肖志豪;黄靓;;鄱阳湖地区198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Ⅰ·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王根绪,程国栋,刘光秀,徐中民;论冰缘寒区景观生态与景观演变过程的墓本特征[J];冰川冻土;2000年01期
7 周嘉,孟昭红,梁博;生态社区建设的战略环境评价(SEA)应用初探[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8 毛春英;李和滨;徐斌;宋希录;;园林植物造景刍议[J];北方园艺;2007年02期
9 魏左平;魏金平;李青丰;;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园林绿化[J];北方园艺;2007年04期
10 梅晓丹;大庆市的景观生态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敬民;邹骥;周景博;李海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总报告[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2 马兆俐;;生态城市发展模式探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彭玲;曾庆华;;景观生态学在线型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彭少麟;周婷;;边缘效应的空间尺度与测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5 许景伟;李传荣;胡丁猛;王卫东;王月海;刘凤臣;;高密市新农村绿化总体思路和建设模式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6 张三平;;武汉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城市建设[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静;;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8 李富平;牛福生;张锦瑞;;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9 包存宽;张丹华;舒廷飞;;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政策设计——由实体型走向协调型的生态规划及其政策支撑[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方天纵;;密切值法在城郊防护林体系林种结构优化中的应用——以北京大兴区为例[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福存;葫芦岛市生态城市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2 何伟;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3 杨培峰;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陈继红;基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5 曾芬钰;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D];厦门大学;2003年
6 王飞儿;生态城市理论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张季;城市土地利用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8 郑丽波;基于SDSS的县域生态环境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文军;千岛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10 欧阳勋志;婺源县森林景观美学评价及其对生态旅游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阳;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以开封市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2 江珍;开封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刘晓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新思维新方法[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4 王静;天津市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探讨[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赵涛;基于GIS的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田兴运;农业型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7 田实;步入21世纪的城市设计——生命化城市设计的探索[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8 杨华珂;区域生态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何华;株洲市建成区景观恢复初探[D];中南林学院;2002年
10 董浩;绿色建筑初探[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欣如,房继明,,宋杰,廖晓东;北京的公园鸟类群落结构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6年03期
2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5期
3 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6期
4 张坤民,温宗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6期
5 李秀珍,肖笃宁;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年02期
6 王树功,陈新庚;珠海生态示范区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2期
7 陈z
本文编号:335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3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