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FD的挡风墙防风效果仿真
发布时间:2021-08-24 17:59
针对W型挡风墙的防风效果,基于CFD对处于5,13 m/s这2种不同风速下,高度分别为3,5 m的挡风墙近地表风场进行三维稳态模拟.结果表明:当气流通过挡风墙时,小于墙高的位置速度大幅削减,而高于墙体高度的位置开始加速,存在明显的分区作用;风速为5 m/s时,随着流经长度增加,3 m挡风墙背风侧风速从0呈三角形趋势逐渐增加,在12 m处近地表风速残余系数为0.91~0.98,仍不超过1.00; 5 m高挡风墙背风侧风速从0呈矩形趋势逐渐增加,在距地面高度h<3.1 m,与挡风墙背风侧距离L<6.0 m范围内,近地表风速残余系数为3 m挡风墙的2. 02%~93.40%,在h <3.1 m,L> 6.0 m范围内近地表风速残余系数为3 m挡风墙的74.60%~89. 40%,防风效果明显;风速为13 m/s时,分区效应更加明显,在h<3.1 m,L<6.0 m范围内,5 m挡风墙近地表风速残余系数为3 m挡风墙的5. 2%~43. 5%,在h<3.1m,L>6.0 m范围内近地表风速残余系数为3 m挡风墙的4.8%~73.3%.
【文章来源】: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0,3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W型挡风墙的结构形式
利用Gambit生成网格,并导出网格文件,采用Tet/Hybrid:主要以四面体网格形式,在适当位置包含六面体、锥形和楔形网格.模拟主要对挡风墙的防风效果进行仿真分析.模型尺寸为50 m×20 m×15 m,网格模型如图2所示.1.5 Fluent计算
以对称面为参考面,风速在5,13 m/s情况下,高度为3,5 m的挡风墙速度v分布如图3所示,图中H为挡风墙高度,V为风速.图3a—3d的初始风速分别为5,13 m/s,墙体高度分别为3,5 m,共4种组合.由图3a,3b分析,当风速为5 m/s时,挡风墙高度不同对风场的影响则不同,从外侧吹来的风经挡风墙的阻碍,气流沿着挡风墙迎风侧壁面向上滑移,以较大风速进入上部空间形成加速效应,使得吹至挡风墙上部的风速加速放大,并于挡风墙背风侧上部空间形成涡流.对于3 m挡风墙,迎风侧当风吹过挡风墙后,由速度分布图可知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近地表风速逐渐衰减.在挡风墙背风侧风速呈三角形的形式以极小的速度逐渐增大.对于5 m高挡风墙,迎风侧风的运动和速度变化趋势与3 m高挡风墙基本相同,背风侧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体现为3 m挡风墙背风侧近地表风速呈三角形逐渐增加,5 m高挡风墙背风侧呈矩形逐渐增加,表明5 m高挡风墙遮挡区域大,并且背风侧风速变化较不均匀.表明在5 m/s风速作用下,3 m和5 m高挡风墙均有效遮蔽了环境风使得近地表上部空间风速有效降低,防风效果明显.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挡风墙对于地表风场的影响,采用计算风速残余系数的方法,以便直观地表示出某点的风速削弱程度.风速残余系数可按式(8)计算,环境风速残余系数越小,防风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准东地区土壤风蚀影响因子分析与风蚀量估算[J]. 吴芳芳,曹月娥,卢刚,杨建军,张婷婷.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6)
[2]植被盖度变化背景下的中国北方风蚀区植被防风固沙功能研究(英文)[J]. 巩国丽,刘纪远,邵全琴,翟俊.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4(02)
[3]基于CFD的砂石覆盖对近地表风场的影响[J]. 赵文举,宋建树,马孝义,赵廷红.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4(03)
[4]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风沙流特性[J]. 陈智,麻硕士,赵永来,孙悦超,崔红梅. 农业工程学报. 2010(01)
[5]植被对土壤风蚀影响的风洞实验研究[J]. 张春来,邹学勇,董光荣,刘玉璋. 水土保持学报. 2003(03)
本文编号:3360460
【文章来源】: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0,38(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W型挡风墙的结构形式
利用Gambit生成网格,并导出网格文件,采用Tet/Hybrid:主要以四面体网格形式,在适当位置包含六面体、锥形和楔形网格.模拟主要对挡风墙的防风效果进行仿真分析.模型尺寸为50 m×20 m×15 m,网格模型如图2所示.1.5 Fluent计算
以对称面为参考面,风速在5,13 m/s情况下,高度为3,5 m的挡风墙速度v分布如图3所示,图中H为挡风墙高度,V为风速.图3a—3d的初始风速分别为5,13 m/s,墙体高度分别为3,5 m,共4种组合.由图3a,3b分析,当风速为5 m/s时,挡风墙高度不同对风场的影响则不同,从外侧吹来的风经挡风墙的阻碍,气流沿着挡风墙迎风侧壁面向上滑移,以较大风速进入上部空间形成加速效应,使得吹至挡风墙上部的风速加速放大,并于挡风墙背风侧上部空间形成涡流.对于3 m挡风墙,迎风侧当风吹过挡风墙后,由速度分布图可知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近地表风速逐渐衰减.在挡风墙背风侧风速呈三角形的形式以极小的速度逐渐增大.对于5 m高挡风墙,迎风侧风的运动和速度变化趋势与3 m高挡风墙基本相同,背风侧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体现为3 m挡风墙背风侧近地表风速呈三角形逐渐增加,5 m高挡风墙背风侧呈矩形逐渐增加,表明5 m高挡风墙遮挡区域大,并且背风侧风速变化较不均匀.表明在5 m/s风速作用下,3 m和5 m高挡风墙均有效遮蔽了环境风使得近地表上部空间风速有效降低,防风效果明显.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挡风墙对于地表风场的影响,采用计算风速残余系数的方法,以便直观地表示出某点的风速削弱程度.风速残余系数可按式(8)计算,环境风速残余系数越小,防风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准东地区土壤风蚀影响因子分析与风蚀量估算[J]. 吴芳芳,曹月娥,卢刚,杨建军,张婷婷.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6)
[2]植被盖度变化背景下的中国北方风蚀区植被防风固沙功能研究(英文)[J]. 巩国丽,刘纪远,邵全琴,翟俊.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4(02)
[3]基于CFD的砂石覆盖对近地表风场的影响[J]. 赵文举,宋建树,马孝义,赵廷红.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4(03)
[4]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风沙流特性[J]. 陈智,麻硕士,赵永来,孙悦超,崔红梅. 农业工程学报. 2010(01)
[5]植被对土壤风蚀影响的风洞实验研究[J]. 张春来,邹学勇,董光荣,刘玉璋. 水土保持学报. 2003(03)
本文编号:3360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36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