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不同剪跨比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10:50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建设快速崛起,建筑行业蓬勃发展,自然资源开采量日益增加,天然矿物不断减少,为发展绿色、生态、节能、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我国政府推行了相关的政策,高度重视对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问题,积极倡导建筑垃圾的回收再生利用技术。再生混凝土技术使废弃的混凝土经过加工处理后再生利用,使其恢复材料本身的部分原有性质,成为新的建筑材料,解决了环保问题,完全满足国际环境保护组织提出的“绿色”的定义。确定了再生混凝土的常参数以及本构关系。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再生骨料取代率为100%的3种不同剪跨比的再生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低周往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分析,主要内容有: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与实验室就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的力学性能的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再生混凝土的本构关系,表明ABAQUS软件能很好的模拟再生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随着剪跨比λ的减小,再生混凝土剪力墙承载力逐渐增大,剪跨比λ=1.0的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的极限荷载比剪跨比λ1=1.5的再生混凝土剪力墙、剪跨比λ=2.0的再生混凝土剪力墙分别提高50.4%,150%开裂刚度Kc、屈服刚度Ky、破坏刚度Ku均呈...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剪跨比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


技术路线图

流程图,破碎生产工艺,再生骨料,流程


西安科技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破碎过程。通过第一次破碎后的骨料经过第一台分筛机被分成 0-5mm、5-40mm、40m以上的颗粒级配,5-40mm 颗粒级配的骨料经第二台分筛机细分为 5-10mm、10-20mm20-40mm 等颗粒级配。这种工艺方法需要使用的设备类型不同且数量大,采用此工艺的前期成本较高,投资预算大,在工艺推广上存在障碍。

再生骨料,实验室


图 2.2 实验室再生骨料制备2.1.2 再生粗骨料的分级国内对再生骨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应用的研究较多,关于再生骨料的分级问题研较少,由于再生骨料的使用量较少,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相对较少,关于再生骨料的具分级问题,仍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国家也未发布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所以目前对再骨料的分级主要依据天然骨料分级方法,准确度有待验证。肖建庄等[32]在国外再生骨的具体分级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工程中再生骨料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基本适用于我国建筑领域的再生粗骨料分级标准,具体判断标准如表 2.1 所示。表 2.1 再生粗骨料分级标准项目 Ⅰ Ⅱ饱和面干表观密度(kg/m3) ≥2400 ≥2200吸水率(%) ≤7 7-10砖含量(%) ≤5 5-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述再生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前景[J]. 纪锋,何兵.  门窗. 2017(12)
[2]钢筋-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试验[J]. 董宏英,孙文娟,曹万林,赵洪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7(12)
[3]低轴压比半装配式单排配筋再生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刘程炜,曹万林,董宏英,秦成杰,王世蒙.  建筑结构学报. 2017(06)
[4]基于ABAQUS的再生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J]. 王社良,陈先河,郝涛,杜亚超.  世界地震工程. 2016(01)
[5]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的研究进展[J]. 胡治春,李国新,欧阳孟学.  商品混凝土. 2016(01)
[6]再生粗骨料生产工艺基本研究[J]. 张晓华,孟云芳,张仕林.  价值工程. 2015(33)
[7]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绿色混凝土中的应用推广[J]. 刘伟.  江西建材. 2015(12)
[8]钢管再生混凝土受弯构件有限元分析[J]. 李兵,王维浩,孟爽.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9]再生粗、细骨料对混凝土透气性能的影响[J]. 崔正龙,童华彬,路沙沙,汪振双.  建筑材料学报. 2014(01)
[10]不同轴压比下再生混凝土高剪力墙试验研究[J]. 陈丽华,肖飞,柳炳康,周安,司海玉.  建筑结构. 2013(09)

硕士论文
[1]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及数理统计分析[D]. 刘思含.浙江大学 2017
[2]高品质再生骨料制备技术和水泥石粉体活化的研究[D]. 李根.昆明理工大学 2016
[3]基于再生粗骨料预处理的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试验研究[D]. 江艺.福州大学 2013
[4]预制T型剪力墙往复荷载下的试验与ANSYS分析[D]. 黄琪.山东建筑大学 2010
[5]再生混凝土材料性能试验研究[D]. 张李黎.合肥工业大学 2009
[6]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研究[D]. 柴玉军.西南交通大学 2009
[7]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及其改性研究[D]. 肖开涛.武汉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26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426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4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