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关系视角下大城市周边乡镇“三生空间”演化研究 ——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10 17: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建国以来城市偏向政策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缓和,由此城乡矛盾逐渐减弱。城乡关系由单方面的以城促乡,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和谐局面。乡镇作为我国城镇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级,与乡村的联系最为紧密,乡镇“三生空间”空间的格局及其演化也是城乡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城乡的关系一种体现。当今,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乡镇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乡镇的社会经济及空间发展也应积极与之适应。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城乡关系为视角,探索城乡关系发展与乡镇“三生空间”演变之间的联系,并提出城乡融合目标下乡镇“三生空间”的应对策略。大城市周边地区是城乡关系及乡镇“三生空间”演变最为激烈的地区,同时也是城市关系对乡镇空间作用最为明显的地区,本文选取大城市周边乡镇为研究对象,旨在突出两者间的显性关系,使研究更具典型性。而武汉市江夏区的实证样本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其城乡关系及乡镇空间特征兼具东西部的双重表征,因此也具备广泛的代表性。本文的主体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结合相关研究梳理与总结,认为我国城乡关系总体表现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三生空间”研究内容框架图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析方法 计年鉴的护具进行梳理,通过遥感取得基本的空间数据,并通,借助 ArcGIS 等工具对量化数据进行图面化直观表达。
江夏区五大特色农业板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国土空间优化的三生空间研究进展[J]. 黄金川,林浩曦,漆潇潇.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2]基于城乡统筹模式差异的产业空间规划比较研究[J]. 张雪,何小娥. 小城镇建设. 2017(02)
[3]论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及我国先发地区的政策选择——对苏州城乡一体化实践的研究[J]. 赵民,陈晨,周晔,方辰昊.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6)
[4]转型发展期“多规合一”理论认知与技术方法[J]. 刘彦随,王介勇. 地理科学进展. 2016(05)
[5]城乡规划编制中的“三生空间”划定思考[J]. 扈万泰,王力国,舒沐晖. 城市规划. 2016(05)
[6]基于三生空间理念的旅游城镇化地区空间分区研究——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为例[J]. 陶慧,刘家明,罗奎,朱鹤. 人文地理. 2016(02)
[7]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定量识别与分析[J]. 李广东,方创琳. 地理学报. 2016(01)
[8]城乡关系视角下城镇密集地区乡村规划演进及反思——以苏州地区为例[J]. 范凌云.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6)
[9]新型城乡关系导向下苏南乡村空间转型与规划对策[J]. 冯奔伟,王镜均,王勇. 城市发展研究. 2015(10)
[10]中国“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格局[J]. 张红旗,许尔琪,朱会义. 资源科学. 2015(07)
博士论文
[1]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变迁与战略选择[D]. 吴闫.中共中央党校 2015
[2]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路径选择[D]. 梅顺达.吉林大学 2014
[3]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曾万明.西南财经大学 2011
[4]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 袁中金.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 许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大城市周边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探索[D]. 王付胜.天津财经大学 2014
[2]城乡一体化导向下中等城市边缘区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D]. 龚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3]近郊型新农村“城乡田园”规划模式研究[D]. 黄颖.重庆大学 2012
[4]合肥市小城镇产业布局与空间优化的研究[D]. 赵倩.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2010
[5]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发展研究[D]. 周婷.华中科技大学 2010
[6]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整合研究[D]. 丁小兰.苏州科技学院 2007
[7]基于城乡互动的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研究[D]. 朱玮.同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28839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三生空间”研究内容框架图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析方法 计年鉴的护具进行梳理,通过遥感取得基本的空间数据,并通,借助 ArcGIS 等工具对量化数据进行图面化直观表达。
江夏区五大特色农业板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国土空间优化的三生空间研究进展[J]. 黄金川,林浩曦,漆潇潇.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2]基于城乡统筹模式差异的产业空间规划比较研究[J]. 张雪,何小娥. 小城镇建设. 2017(02)
[3]论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及我国先发地区的政策选择——对苏州城乡一体化实践的研究[J]. 赵民,陈晨,周晔,方辰昊.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6)
[4]转型发展期“多规合一”理论认知与技术方法[J]. 刘彦随,王介勇. 地理科学进展. 2016(05)
[5]城乡规划编制中的“三生空间”划定思考[J]. 扈万泰,王力国,舒沐晖. 城市规划. 2016(05)
[6]基于三生空间理念的旅游城镇化地区空间分区研究——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为例[J]. 陶慧,刘家明,罗奎,朱鹤. 人文地理. 2016(02)
[7]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定量识别与分析[J]. 李广东,方创琳. 地理学报. 2016(01)
[8]城乡关系视角下城镇密集地区乡村规划演进及反思——以苏州地区为例[J]. 范凌云.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6)
[9]新型城乡关系导向下苏南乡村空间转型与规划对策[J]. 冯奔伟,王镜均,王勇. 城市发展研究. 2015(10)
[10]中国“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格局[J]. 张红旗,许尔琪,朱会义. 资源科学. 2015(07)
博士论文
[1]城市群视域下小城镇功能变迁与战略选择[D]. 吴闫.中共中央党校 2015
[2]发达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路径选择[D]. 梅顺达.吉林大学 2014
[3]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曾万明.西南财经大学 2011
[4]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 袁中金.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 许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大城市周边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探索[D]. 王付胜.天津财经大学 2014
[2]城乡一体化导向下中等城市边缘区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D]. 龚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3]近郊型新农村“城乡田园”规划模式研究[D]. 黄颖.重庆大学 2012
[4]合肥市小城镇产业布局与空间优化的研究[D]. 赵倩.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2010
[5]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发展研究[D]. 周婷.华中科技大学 2010
[6]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整合研究[D]. 丁小兰.苏州科技学院 2007
[7]基于城乡互动的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研究[D]. 朱玮.同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28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42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