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军屯制度对南岭山地乡村聚落变迁的影响——以蓝山县南部村落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11 04:37
南岭山地作为沟通中国内陆与沿海以及南中国周边地区的重要通道,是多族群分布区。通过以南岭地区蓝山县南部400多个村落为对象,本研究充分挖掘该区域的历史资料和数据,从历史文献分析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和历史人类学的方法,通过GIS的构建,分析明清时期军屯卫所对南岭山地乡村聚落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明清卫所军屯的转型及其带来的土地拓展趋势,一方面造成社会组织的重组,一方面使得人群和聚落关系发生改变,导致瑶人瑶地向更高海拔的山地集中,造成了部分村落间的依附格局。这一进程形塑了南岭山地存留至今的历史事实和族群聚落景观。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0,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与“八户”有关的村庄分布
从11至13世纪,宋王朝在开拓南方疆土的过程中,对瑶族的态度徘徊于征伐与安抚之间。1043年,数千瑶人集聚于蓝山境内称作“华阴峒”的地方发动叛乱,宋王朝派兵征剿,致使蓝山境内的瑶人撤往广东北部地区结寨自保。从12世纪开始,宋朝在湖南南部的治理面临不少困境,不少官员主张委任瑶人领袖协助官府治理地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元代。(1)明朝建立以后,官府开始招抚瑶民,并分给他们土地耕种。于是,李姓、赵姓、盘姓等各姓瑶民,开始迁入与湖南南部山区,以江华县锦田为中心,开垦了所谓“九冲六水四十八源”的一些地方,其中就有不少在蓝山县境内。至明代中后期,瑶人又陆续迁入蓝山县南部山区进行拓殖。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瑶族内部形成了高山瑶、过山瑶和平地瑶等分类。
中国南部的南岭山地,因夹杂其中的丘陵所形成的多处孔道,成为沟通中国内陆与沿海以及南中国周边地区的重要通道。历史上这片地区除了汉族以外,还包括苗、瑶、壮、侗等少数民族,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称之为“南岭民族走廊”。伴随着交通和市场的拓展,王朝的军政势力逐步嵌入到山地社会,在山地中流动的人群随之被赋予各种族群的标签,他们的交往和融合,使南岭山地呈现出特定的族群聚落景观。这种族群聚落景观在明清时期逐渐成型,很大程度上缘于明清两朝的疆土管理体制对南岭地区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成为留存至今的历史事实。在明朝的疆土管理体制中,属于军事系统的卫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和行政系统中的州县都是一种地理单位。(1)军事区划和行政区划的边界划分,以及卫所军屯和州县民地的分布,往往体现出“犬牙相制”的现象。(2)这种制度设计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空间关系,深刻影响了既是行政边区又是多族群分布区的南岭山地。军事驻防体制中的卫所、军屯及其变革,对乡村聚落,或者说是族群聚落景观的形成和变迁有何影响,目前受学界的重视程度仍嫌不足。以往对明清军制中的卫所军屯研究已较为深入,除了整体制度的沿革外,还涉及区域间的差异、实施过程上的参差,以及卫所体制何以能够延续并产生深远影响。赵世瑜认为,对于一些内地卫所而言,诚如于志嘉等学者所言,一方面在制度上部分卫所承担漕运,另一方面在地方上卫所土地、人口与州县不相统属又犬牙交错,由于屯地有利可图,有必要保持军户身份。对于整个王朝而言,大量卫所的设置有利于拓展疆域、控制人口,所以体制得以长期延续。(1)这一问题取向和分析角度,超越了直线式的制度史梳理,启发我们在具体的地域空间中继续考察体制的延续和社会的重组。陈春声指出,“区域历史的内在脉络可视为国家意识形态在地域社会的各具特色的表达,同样,国家的历史也可以在区域性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全息’地展现出来。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才可能在认识论意义上明了区域研究的价值所在”(2)。具体到南岭山地的地域空间,区域内的族群是多元化且极具流动性的。他们常常与斯科特所谓的“不被统治的人群”有相似性和可比性(3),而活动于该区域被纳入国家军户的人,更创造出一套包含当地社会惯例和互动形式的生存策略。(4)这使得我们在探讨南岭山地卫所军屯制度的实施和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人际关系与人地关系的变化时,需突破以卫所改制简单分析明清两朝变化的框架,将卫所军屯的制度原型,化约为人群、身份、资源、制度之间的各组关系及其转变的可能性,更好地将文本、记忆与人居格局放入历史序列中去考察和重构。(5)本文以南岭地区的蓝山县南部村落为研究范围,围绕该地区的重要资料《宁溪所志》进行个案考察,并结合GIS等方法,在具体历史场景和社会机制中去分析卫所军屯体制影响下族群聚落景观的变迁,并借此寻求一种结合历史地理学和历史人类学研究的探索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前期南中国乡村社会的再结构[J]. 谢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2]“以屯易民”:明清南嶺衛所軍屯的演變與社會建構[J]. 謝湜. 文史. 2014 (04)
[3]走向民间历史文献学——20世纪民间文献搜集整理方法的演进历程[J]. 杨培娜,申斌.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4]中国族谱资料的整理、研究和数字化建设[J]. 常建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5]南岭民族走廊的人类学定位及意义[J]. 麻国庆.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6]“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J]. 赵世瑜. 学术月刊. 2010(07)
[7]清初中国东南地区的粮户归宗改革——来自闽南的例证[J]. 刘永华,郑榕.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8(04)
[8]走向历史现场[J]. 陈春声. 读书. 2006(09)
[9]民间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研究[J]. 郑振满. 东南学术. 2004(S1)
[10]清代广东地区图甲制中的“总户”与“子户”[J]. 刘志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1(02)
本文编号:3429796
【文章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0,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与“八户”有关的村庄分布
从11至13世纪,宋王朝在开拓南方疆土的过程中,对瑶族的态度徘徊于征伐与安抚之间。1043年,数千瑶人集聚于蓝山境内称作“华阴峒”的地方发动叛乱,宋王朝派兵征剿,致使蓝山境内的瑶人撤往广东北部地区结寨自保。从12世纪开始,宋朝在湖南南部的治理面临不少困境,不少官员主张委任瑶人领袖协助官府治理地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元代。(1)明朝建立以后,官府开始招抚瑶民,并分给他们土地耕种。于是,李姓、赵姓、盘姓等各姓瑶民,开始迁入与湖南南部山区,以江华县锦田为中心,开垦了所谓“九冲六水四十八源”的一些地方,其中就有不少在蓝山县境内。至明代中后期,瑶人又陆续迁入蓝山县南部山区进行拓殖。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瑶族内部形成了高山瑶、过山瑶和平地瑶等分类。
中国南部的南岭山地,因夹杂其中的丘陵所形成的多处孔道,成为沟通中国内陆与沿海以及南中国周边地区的重要通道。历史上这片地区除了汉族以外,还包括苗、瑶、壮、侗等少数民族,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称之为“南岭民族走廊”。伴随着交通和市场的拓展,王朝的军政势力逐步嵌入到山地社会,在山地中流动的人群随之被赋予各种族群的标签,他们的交往和融合,使南岭山地呈现出特定的族群聚落景观。这种族群聚落景观在明清时期逐渐成型,很大程度上缘于明清两朝的疆土管理体制对南岭地区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成为留存至今的历史事实。在明朝的疆土管理体制中,属于军事系统的卫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和行政系统中的州县都是一种地理单位。(1)军事区划和行政区划的边界划分,以及卫所军屯和州县民地的分布,往往体现出“犬牙相制”的现象。(2)这种制度设计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空间关系,深刻影响了既是行政边区又是多族群分布区的南岭山地。军事驻防体制中的卫所、军屯及其变革,对乡村聚落,或者说是族群聚落景观的形成和变迁有何影响,目前受学界的重视程度仍嫌不足。以往对明清军制中的卫所军屯研究已较为深入,除了整体制度的沿革外,还涉及区域间的差异、实施过程上的参差,以及卫所体制何以能够延续并产生深远影响。赵世瑜认为,对于一些内地卫所而言,诚如于志嘉等学者所言,一方面在制度上部分卫所承担漕运,另一方面在地方上卫所土地、人口与州县不相统属又犬牙交错,由于屯地有利可图,有必要保持军户身份。对于整个王朝而言,大量卫所的设置有利于拓展疆域、控制人口,所以体制得以长期延续。(1)这一问题取向和分析角度,超越了直线式的制度史梳理,启发我们在具体的地域空间中继续考察体制的延续和社会的重组。陈春声指出,“区域历史的内在脉络可视为国家意识形态在地域社会的各具特色的表达,同样,国家的历史也可以在区域性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全息’地展现出来。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才可能在认识论意义上明了区域研究的价值所在”(2)。具体到南岭山地的地域空间,区域内的族群是多元化且极具流动性的。他们常常与斯科特所谓的“不被统治的人群”有相似性和可比性(3),而活动于该区域被纳入国家军户的人,更创造出一套包含当地社会惯例和互动形式的生存策略。(4)这使得我们在探讨南岭山地卫所军屯制度的实施和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人际关系与人地关系的变化时,需突破以卫所改制简单分析明清两朝变化的框架,将卫所军屯的制度原型,化约为人群、身份、资源、制度之间的各组关系及其转变的可能性,更好地将文本、记忆与人居格局放入历史序列中去考察和重构。(5)本文以南岭地区的蓝山县南部村落为研究范围,围绕该地区的重要资料《宁溪所志》进行个案考察,并结合GIS等方法,在具体历史场景和社会机制中去分析卫所军屯体制影响下族群聚落景观的变迁,并借此寻求一种结合历史地理学和历史人类学研究的探索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前期南中国乡村社会的再结构[J]. 谢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2]“以屯易民”:明清南嶺衛所軍屯的演變與社會建構[J]. 謝湜. 文史. 2014 (04)
[3]走向民间历史文献学——20世纪民间文献搜集整理方法的演进历程[J]. 杨培娜,申斌.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4]中国族谱资料的整理、研究和数字化建设[J]. 常建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5]南岭民族走廊的人类学定位及意义[J]. 麻国庆.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6]“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J]. 赵世瑜. 学术月刊. 2010(07)
[7]清初中国东南地区的粮户归宗改革——来自闽南的例证[J]. 刘永华,郑榕.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8(04)
[8]走向历史现场[J]. 陈春声. 读书. 2006(09)
[9]民间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研究[J]. 郑振满. 东南学术. 2004(S1)
[10]清代广东地区图甲制中的“总户”与“子户”[J]. 刘志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1(02)
本文编号:3429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42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