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能效与室内气流组织变化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能效与室内气流组织变化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导致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在逐年上升。然而,空调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成为当前建筑节能减排关注的重点领域。在我国的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城镇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国内外供暖、空调相关专业领域的学者对可再生能源中地源热泵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地下埋管换热系统的研究居多,研究主要集中于建筑动态负荷、地埋管进出口温度、流量、孔间距、土壤类别、土壤初始温度、土壤热物性参数、钻孔回填料等因素对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影响,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的验证。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后数据跟踪检测、能效分析和通过建模对末端空调系统是否能满足室内舒适度要求的研究较少。本文首先对安徽某超高层办公建筑所采用的垂直双U地埋管热泵系统的实验平台进行设计与搭建,对土壤热物性参数对地下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地下温度场的变化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热响应试验,得出岩土层的初始温度与当地全年平均温度相当,本工程岩土层初始温度为18.4℃,地温适宜。基于线热源理论,采用斜率法得出岩土综合导热系数为1.811W/(m·K),热容量为1.89×106 J/(m3·K)。通过计算,确定了地埋管总长度、钻孔数量、水泵及末端空调设备类型。其次对地源热泵系统冬季和夏季的相关运行数据进行采集,进行能效指标分析、运行效益分析。并对室内外温湿度、用户侧与地源侧供回水温度、水泵流量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得出:(1)冬季和夏季在地源热泵运行状态下室外温度对室内温、湿度影响较小。(2)同天用户侧的供回水温差变化较小,当供回水温度达到设计值后,随着持续负荷运行下,供回水温度均有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在2℃~3℃。(3)冬季和夏季用户侧供回水温差增大,水泵流量相对减小,反之则增大。(4)冬季和夏季的室外温度变化对用户侧供回水温差影响不大。(5)地源热泵运行后节能、经济、环境效益良好。最后采用PHOENICS2014版软件对办公室在风机盘管顶面送风和侧面送风两种形式下的室内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分析。并将室内1.2m高度处的风速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误差分析。给出不同通风形式下室内办公位置的适宜区域,从而提高办公人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关键词】:地源热泵 办公建筑 运行能效 气流组织 PHOENICS软件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8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6
- 第一章 绪论16-28
- 1.1 地源热泵简介16-19
- 1.1.1 地源热泵系统分类16-17
- 1.1.2 地源热泵系统的对比17-19
- 1.2 论文研究背景19-23
- 1.2.1 建筑节能的迫切性19-22
- 1.2.2 地源热泵应用情况22-23
- 1.3 地源热泵研究现状分析23-2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23-2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24-25
- 1.4 主要研究内容25-28
- 第二章 地源热泵系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搭建28-50
- 2.1 项目概述28
- 2.2 全年冷热负荷计算28-31
- 2.2.1 气象条件28-29
- 2.2.2 太阳辐射量29
- 2.2.3 冷热负荷计算29-31
- 2.3 热泵机组的选型31-32
- 2.4 土壤热物性参数32-34
- 2.5 竖直埋管换热器的换热理论34-38
- 2.5.1 解析解传热理论35-37
- 2.5.2 数值解传热理论37-38
- 2.6 埋管换热器的热阻38-39
- 2.7 土壤土壤热响应实验39-43
- 2.7.1 测试孔参数设定39-40
- 2.7.2 测试方法40
- 2.7.3 测试数据处理40-43
- 2.8 地埋管长度及钻孔数量43-46
- 2.8.1 地埋管长度计算43-45
- 2.8.2 钻孔数量的确定45-46
- 2.9 水泵的选型46-48
- 2.9.1 地埋管管段阻力计算46-47
- 2.9.2 水泵的选取47-48
- 2.10 末端系统选型48
- 2.11 本章小结48-50
- 第三章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能效分析50-67
- 3.1 地源热泵系统性能指标50-54
- 3.1.1 室内温、湿度51-52
- 3.1.2 机组性能系数52-53
- 3.1.3 系统性能系数53-54
- 3.2 能效检测分析54-58
- 3.2.1 检测分析内容54
- 3.2.2 检测条件54-55
- 3.2.3 检测方法55-57
- 3.2.4 检测仪器及要求57-58
- 3.3 地源热泵系统能效分析58-63
- 3.3.1 室内外热湿环境58-61
- 3.3.2 系统能效分析61-62
- 3.3.3 机组能效分析62-63
- 3.4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合理性分析63-65
- 3.4.1 用户侧供回水温差与流量分析63-64
- 3.4.2 用户侧与地源侧进出水温差分析64
- 3.4.3 室外温度对用户侧供回水温差的影响分析64-65
- 3.5 本章小结65-67
- 第四章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益分析67-73
- 4.1 节能效益分析67-70
- 4.2 经济效益分析70-71
- 4.3 环境效益分析71
- 4.4 本章小结71-73
- 第五章 办公室不同送风形式的室内风场分析73-89
- 5.1 模拟概述73-76
- 5.2 模拟软件介绍76
- 5.3 冬季室内气流组织76-81
- 5.4 夏季室内气流组织81-85
- 5.5 过渡季室内气流组织85-88
- 5.6 本章小结88-89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89-92
- 6.1 结论89-91
- 6.2 建议91-92
- 参考文献92-96
- 致谢96-97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民;;计算流体力学在室内气流组织上的应用[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马文娟;;室内气流组织计算方法的概述与展望[J];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3 马文娟;;室内气流组织计算方法的概述与展望[J];科技视界;2011年02期
4 谢东;刘泽华;熊军;莫顺权;;空调室内气流组织与热舒适数值模拟和实验[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3年03期
5 汤捷;陈康民;叶舟;;空调风口加装廉罩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6期
6 辛峰;杨德福;;送风角度对分层供暖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9年04期
7 刘迎云;王汉青;高建民;;盐水溶液模拟非等温室内气流组织的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05年11期
8 吴伯谦;於仲义;袁旭东;;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及仿真软件[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6年04期
9 赵秀国;徐新喜;刘亚军;;机动手术舱室内气流组织与温度分布仿真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8年04期
10 许健;余跃进;张若楠;;层式通风下室内气流组织特性数值仿真[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龚光彩;任中俊;白羽;韩冰;;大空间室内气流组织预测与评价[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2 赵立华;张玉;;低能耗住宅有组织换气的室内气流组织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3 刘希女;申江;杨永安;邹同华;吴双;;25K型空调硬卧客车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4 柳建华;王瑾;;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室内气流组织和控制方法[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高峰;李玉海;;三种侧送风方式下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晓东;王沣浩;孟祥兆;王新轲;;两种换气次数下层式通风室内气流组织特性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高峰;李玉海;;空调房间三种侧送风方式下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分析[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第13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空调轿车车室内气流组织的模拟研究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2 安朴艳;室内气流组织及颗粒物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3 霍二光;菊花烘干室内气流组织模拟与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4 王礼飞;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能效与室内气流组织变化特性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年
5 王柳;地铁客车空调送风风道及客室内气流组织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鲁孟群;换气扇换气方式对室内气流组织影响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7 戚大海;室内障碍物对嵌入式空调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邓王平;室内气流组织对室内甲醛分布影响的模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9 旷金玉;玻璃幕墙办公建筑空调室内气流组织的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杨柳;风道结构优化对地铁车室内气流组织均匀性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能效与室内气流组织变化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45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