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角送风形式下气流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06:33
  如今建筑室内空气调节主要依靠在某一固定气流组织形式下,通过改变送风温度及送风速度来达到室内热舒适性的要求。这种做法往往造成了调节方式少、适用范围窄、能源浪费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在保留各气流组织形式原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多种气流组织形式的角式送风系统。采用实验测试及数值模拟的方式,研究了新型送风系统在不同送风模式下的热舒适性和节能性。研究表明,在角式送风系统下采用以垂直贴附射流为主,水平贴附射流及辐流气流为辅的控制策略,既能达到工作区热舒适性要求,又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文章来源】:建筑科学. 2020,36(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角送风形式下气流组织研究


角式送风箱说明图

示意图,位置,示意图,风口


图1 角式送风箱说明图角式送风箱上的百叶风口具有调节灵活的特性,因此角式送风系统能实现多种送风方式。这里主要选取水平贴附射流、垂直贴附射流及辐流气流3个典型的气流组织形式展开研究。角送风箱下各气流组织调节方式如表1所示。辐流气流常被用于洁净室,其主要形式为扇形、半球形或半圆柱形辐流风口,从上部侧面送风,对侧下回风,用“斜推”的方式将室内污染物排出房间,以达到洁净的目的。与洁净室不同的是,角送风系统下的主要形式为梯形风口。经实验测试,梯形式辐流气流下,各百叶风口的送风速度随送风量的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角送风箱下辐流气流主要依靠垂直壁面送风的第三百叶风口,其送风速度是第一、第二百叶风口送风速度的2~3倍。本文将基于以上3种气流组织形式,对与室内热舒适性相关的温度速度分布均匀性、垂直温差、吹风感、头角温差、通风效率等气流特性展开研究。

速度分布,图例,气流,方式


角式送风箱上的百叶风口具有调节灵活的特性,因此角式送风系统能实现多种送风方式。这里主要选取水平贴附射流、垂直贴附射流及辐流气流3个典型的气流组织形式展开研究。角送风箱下各气流组织调节方式如表1所示。辐流气流常被用于洁净室,其主要形式为扇形、半球形或半圆柱形辐流风口,从上部侧面送风,对侧下回风,用“斜推”的方式将室内污染物排出房间,以达到洁净的目的。与洁净室不同的是,角送风系统下的主要形式为梯形风口。经实验测试,梯形式辐流气流下,各百叶风口的送风速度随送风量的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角送风箱下辐流气流主要依靠垂直壁面送风的第三百叶风口,其送风速度是第一、第二百叶风口送风速度的2~3倍。本文将基于以上3种气流组织形式,对与室内热舒适性相关的温度速度分布均匀性、垂直温差、吹风感、头角温差、通风效率等气流特性展开研究。图3 角送风箱下各气流组织调节方式图例说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据中心三种送风方式的对比研究[J]. 张雪娇,周军莉,邓勤犁,郑洪波.  建筑科学. 2019(02)
[2]基于个性化送风的“凸”字形送风口气流组织研究[J]. 赵建勋,高然,李安桂.  暖通空调. 2017(01)
[3]竖直壁面贴附式送风模式气流组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尹海国,陈厅,孙翼翔,李安桂.  建筑科学. 2016(08)
[4]新型壁面贴附式送风模式人员热舒适研究[J]. 尹海国,李安桂,刘志永.  建筑科学. 2016(04)
[5]竖直壁面贴附式送风模式气流组织特性研究[J]. 尹海国,李安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6]非等温竖直壁面贴附式送风流场及温度场研究[J]. 王瑞乐,尹海国,刘志永,李安桂.  暖通空调. 2015(10)
[7]条缝型送风口形成的竖壁贴附射流通风模式研究:送风速度的影响[J]. 邱少辉,李安桂.  暖通空调. 2010(01)
[8]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设计探讨[J]. 邹建忠.  中外建筑. 2007(11)
[9]置换通风的发展及研究现状[J]. 陈光,王东伟,方正平,戴新.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7(02)

硕士论文
[1]非等温竖壁贴附送风气流组织的速度及温度场研究[D]. 王瑞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2]竖壁贴附射流空气池现象数值模拟[D]. 张如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90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590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2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