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粘滞阻尼器的建桥合一结构减震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0 20:5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也在逐步得到完善。随着轨道交通向郊区逐步延伸,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呈现出了线路高架化趋势,地铁高架车站形式也应运而生。由于地铁车站结构是抗震设防级别为乙类的重要建筑,其抗震性能须引起足够重视。而综合安全性与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对地铁高架站结构进行减震设计研究是一个既能满足结构性能要求又能降低成本的选择。本文所探讨的粘滞阻尼器及其在建桥合一结构中的应用,属于被动控制中消能减震技术的研究应用。建桥合一结构作为高架地铁车站结构形式中整体性能较好的一种,对其进行减震控制的研究还比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针对以青岛古镇口南站为例的建桥合一结构分别进行了无控和有控条件下的抗震分析,并对粘滞阻尼器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具体如下:(1)首先对现阶段建桥合一结构的结构形式和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对目前耗能减震结构的研究及应用概况进行了简单地概述,阐明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内容。(2)介绍了青岛古镇口南站的工程概况,并建立了基于MIDAS GEN的该车站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其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综合国内外规范对性能水平的要求,结合文中建桥合...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架地铁站的三种结构形式
第二章 建桥合一原型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抗震分析 建桥合一原型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抗构工程概况是青岛市古镇口南站工程,此站结构形式采用建桥梁通过牛腿与车站搭接,如图 2.1 所示。车站总长 用房 41m;车站主体为地上两层,由上至下分别为一层为设备层,地下一层为电缆夹层和消防水池。
图 2.7 轨道层框架梁柱及轨道梁平面布置图附注:图中未标注柱子为 KZ6。图 2.8 站台层框架梁柱平面布置图建桥合一结构梁柱配筋如表 2.3 和表 2.4 所示。表 2.3 框架梁及轨道梁配筋布置梁编号 截面(mm)纵筋布置箍筋(mm)直径(mm) 端点 中心 端点KL1 1000×2200 28 40 39 39 6 肢 14@1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极限状态法和容许应力法对高架车站轨道梁设计的影响分析[J]. 张巍. 铁道标准设计. 2017(06)
[2]不同类别场地上地铁高架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J]. 庄海洋,周建波,周家甫,张敏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7(02)
[3]轨道交通高架站结构形式[J]. 纪万金.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及方法[J]. 张文正. 隧道建设. 2016(04)
[5]桥建合一高架车站结构抗震分析探讨[J]. 李文斌,李鸿.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02)
[6]罕遇地震作用下高架地铁车站抗震分析[J]. 胡宁,陈丽军,李运,文小和,刘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06)
[7]中美日桥梁减隔震设计规范的比较研究[J]. 石岩,王东升,孙治国.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5(05)
[8]中美规范关于地震波的选择与框架-核心筒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J]. 赵作周,胡妤,钱稼茹. 建筑结构学报. 2015(02)
[9]站桥合一地铁高架车站抗震性能分析[J]. 杨延伟,陈代秉.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4(06)
[10]粘滞阻尼器等效阻尼比的计算公式研究[J]. 宋力勋.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4(05)
博士论文
[1]平面不对称高层建筑结构利用速度型阻尼器减震控制的研究[D]. 吴学淑.同济大学 2008
[2]大跨空间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的减震分析和优化设计[D]. 朱礼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07
[3]消能减震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李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安装黏滞阻尼器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 季元景.华南理工大学 2016
[2]钢筋混凝土桥梁弹塑性抗震分析方法研究[D]. 何圣.重庆交通大学 2015
[3]桥梁粘滞阻尼器关键参数研究与优化设计[D]. 赵志刚.西南交通大学 2015
[4]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实用设计方法[D]. 吴国强.昆明理工大学 2014
[5]空间结构中粘滞阻尼器的合理布置位置研究[D]. 时瑞国.河北农业大学 2013
[6]设置粘滞阻尼器大悬挑网架结构的非线性抗震分析[D]. 尹翔.合肥工业大学 2013
[7]基于性能的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设计与抗倒塌易损性分析[D]. 邹新磊.兰州理工大学 2012
[8]隔震结构体系全寿命总费用评估模型研究[D]. 陈瑞海.广州大学 2011
[9]大开口网架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控制研究[D]. 胡清华.河北农业大学 2010
[10]基于性能的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与分析[D]. 李晓松.兰州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99498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架地铁站的三种结构形式
第二章 建桥合一原型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抗震分析 建桥合一原型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抗构工程概况是青岛市古镇口南站工程,此站结构形式采用建桥梁通过牛腿与车站搭接,如图 2.1 所示。车站总长 用房 41m;车站主体为地上两层,由上至下分别为一层为设备层,地下一层为电缆夹层和消防水池。
图 2.7 轨道层框架梁柱及轨道梁平面布置图附注:图中未标注柱子为 KZ6。图 2.8 站台层框架梁柱平面布置图建桥合一结构梁柱配筋如表 2.3 和表 2.4 所示。表 2.3 框架梁及轨道梁配筋布置梁编号 截面(mm)纵筋布置箍筋(mm)直径(mm) 端点 中心 端点KL1 1000×2200 28 40 39 39 6 肢 14@1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极限状态法和容许应力法对高架车站轨道梁设计的影响分析[J]. 张巍. 铁道标准设计. 2017(06)
[2]不同类别场地上地铁高架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J]. 庄海洋,周建波,周家甫,张敏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7(02)
[3]轨道交通高架站结构形式[J]. 纪万金.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内容及方法[J]. 张文正. 隧道建设. 2016(04)
[5]桥建合一高架车站结构抗震分析探讨[J]. 李文斌,李鸿.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02)
[6]罕遇地震作用下高架地铁车站抗震分析[J]. 胡宁,陈丽军,李运,文小和,刘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06)
[7]中美日桥梁减隔震设计规范的比较研究[J]. 石岩,王东升,孙治国.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5(05)
[8]中美规范关于地震波的选择与框架-核心筒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J]. 赵作周,胡妤,钱稼茹. 建筑结构学报. 2015(02)
[9]站桥合一地铁高架车站抗震性能分析[J]. 杨延伟,陈代秉.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4(06)
[10]粘滞阻尼器等效阻尼比的计算公式研究[J]. 宋力勋.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14(05)
博士论文
[1]平面不对称高层建筑结构利用速度型阻尼器减震控制的研究[D]. 吴学淑.同济大学 2008
[2]大跨空间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的减震分析和优化设计[D]. 朱礼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07
[3]消能减震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李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安装黏滞阻尼器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 季元景.华南理工大学 2016
[2]钢筋混凝土桥梁弹塑性抗震分析方法研究[D]. 何圣.重庆交通大学 2015
[3]桥梁粘滞阻尼器关键参数研究与优化设计[D]. 赵志刚.西南交通大学 2015
[4]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实用设计方法[D]. 吴国强.昆明理工大学 2014
[5]空间结构中粘滞阻尼器的合理布置位置研究[D]. 时瑞国.河北农业大学 2013
[6]设置粘滞阻尼器大悬挑网架结构的非线性抗震分析[D]. 尹翔.合肥工业大学 2013
[7]基于性能的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设计与抗倒塌易损性分析[D]. 邹新磊.兰州理工大学 2012
[8]隔震结构体系全寿命总费用评估模型研究[D]. 陈瑞海.广州大学 2011
[9]大开口网架结构采用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控制研究[D]. 胡清华.河北农业大学 2010
[10]基于性能的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与分析[D]. 李晓松.兰州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99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599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