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微裂隙对白云岩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04:29
  含天然微裂隙岩石的裂隙扩展规律、破坏过程及强度分析是岩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施工过程中岩石内部裂隙扩展及相互贯通是工程安全的重大隐患。本文通过对贵州省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施工区域内微裂隙发育白云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劈裂试验及电镜扫描试验,以研究微裂隙对白云岩力学特性的影响。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从断裂力学角度分析,白云岩的微裂隙倾角、裂隙面摩擦系数越小,其抗压强度就越大;白云岩微裂隙长度越长,其抗压强度就越小。(2)微裂隙白云岩的破坏形式主要有:张拉破坏、沿裂隙面剪切破坏和拉剪复合破坏。裂隙白云岩单轴抗压强度随微裂隙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微裂隙倾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裂隙倾角为30°时白云岩单轴抗压强度最小。(3)白云岩微裂隙倾角越大,其抗拉强度越大,裂隙倾角为0°时抗拉强度最小、裂隙倾角为90°抗拉强度时最大,但其抗拉强度仍旧小于较完整白云岩的抗拉强度。(4)微裂隙白云岩的细观结构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根状形貌、“雾区”状形貌、台阶状形貌,台阶状细观结构的白云岩弹性模量和单轴抗压强度最高,“雾区”状形貌岩石次之,根状形貌岩石最低。(5)微裂隙白云岩物质成分中Mg元素含...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裂隙对白云岩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技术路线

模型图,闭合裂隙,受力分析,模型


论证本文的研究意义。微裂隙岩石在压缩条件下破坏形式及裂隙扩展机理,一种是滑动断裂理论,另一种是压张断裂理论。滑映裂隙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及裂隙扩展机制、贯理论,并获得了学术界的支持与肯定。本章节以滑动裂隙的长度、裂隙的密度及裂隙倾角对白云岩力学纹模型 所示,根据周小平51等人的研究分析,假设在平面存板,同时在平板上存在一条长度为 2 的闭合裂隙,相垂直的压力 和压力 ,并且 > >0,裂隙面与角)为 ,岩石的内聚力为 C,裂隙面的内聚力为 裂隙 AB 所受到的正应力σ 和剪应力τ 分别为:

关系曲线,抗压强度,摩擦系数,关系曲线


sin cos f sin = sin cot = sin tan 2 以绘制出摩擦系数 与岩石试件单轴抗压强曲线曲线中可以看出,在裂隙倾角 、裂隙长擦系数 增大,岩石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也系数无限接近tan 时,由式 2.16可知岩无穷大。但在实际情况中,当裂隙面的摩擦认为此时微裂隙的存在对白云岩的抗压强度几忽略不计,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微裂隙对岩石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脆性岩石微裂纹压密段本构模型研究[J]. 乔彤,章光,胡少华,赵顺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7(10)
[2]岩石细观结构及参数对宏观力学特性及破坏演化的影响[J]. 张国凯,李海波,夏祥,李俊如,李晓锋,宋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07)
[3]预制雁型裂纹岩石巴西圆盘劈裂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 朱蕾,戚志博.  福建建筑. 2015(11)
[4]岩石微裂纹优势方位与各向异性演化研究[J]. 赵顺利,章光,李墨潇,岳晓光,王丹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5(05)
[5]单轴压缩作用下含不同倾角裂隙的类岩石试样力学特性[J]. 王卫华,王小金,姜海涛,严哲,李双蓉.  科技导报. 2014(Z2)
[6]孔槽式圆盘破坏特性与裂纹扩展机制颗粒流分析[J]. 黄彦华,杨圣奇.  岩土力学. 2014(08)
[7]压剪应力作用下含瓦斯原煤细观裂隙演化特征试验研究[J]. 许江,苏小鹏,程立朝,王雷,刘婧,冯丹.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03)
[8]矿物成分和细观结构与岩石材料力学性质的关系[J]. 赵斌,王芝银,伍锦鹏.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3(03)
[9]断续预制裂隙脆性大理岩变形破坏特性单轴压缩试验研究[J]. 杨圣奇,戴永浩,韩立军,贺永年,李玉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12)
[10]非贯通裂纹岩石压缩试验及非线性回归分析[J]. 蒋昱州,杨圣奇,徐卫亚,王瑞红.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8(03)



本文编号:3603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603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f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