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组合工字钢梁的自复位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3 19:36
基于"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的设计理念,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设置组合工字钢梁的自复位框架,采用消能杆作为耗能元件,进行了由不同消能杆组成的4个自复位框架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在分析其受力机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结构的受力发展过程、耗能能力和卸载后的自复位能力。结果表明:各自复位框架的试验宏观现象基本相同,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均呈"双旗帜"形;锚固板开口后,框架的抗弯刚度由预应力钢绞线和消能杆提供;层间侧移角加载至4%时,骨架曲线仍无下降趋势,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自复位框架的塑性变形都集中于消能杆,更换消能杆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得以迅速恢复,实现了震后易于修复的设计目标;通过对残余层间侧移角和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的分析表明,结构具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和耗能能力,且框架的抗震性能主要由自复位参数确定。
【文章来源】:建筑结构学报. 2020,41(10)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自复位钢框架构造示意
自复位钢框架变形
测点布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自复位钢桁架梁的设计及参数分析[J]. 杨溥,沈培文,黄诚,洪基豪,杜方舟. 重庆大学学报. 2019(01)
[2]新型自复位钢桁架梁的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J]. 杨溥,高浩捷,蔡森,黄诚.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8(02)
[3]从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看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研究趋势[J]. 吕西林,全柳萌,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7(03)
[4]自复位钢框架节点有限元模拟及参数分析[J]. 潘振华,潘鹏,叶列平,邱法维. 建筑结构学报. 2011(03)
本文编号:3623796
【文章来源】:建筑结构学报. 2020,41(10)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自复位钢框架构造示意
自复位钢框架变形
测点布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自复位钢桁架梁的设计及参数分析[J]. 杨溥,沈培文,黄诚,洪基豪,杜方舟. 重庆大学学报. 2019(01)
[2]新型自复位钢桁架梁的受力机理及抗震性能[J]. 杨溥,高浩捷,蔡森,黄诚.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8(02)
[3]从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看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研究趋势[J]. 吕西林,全柳萌,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7(03)
[4]自复位钢框架节点有限元模拟及参数分析[J]. 潘振华,潘鹏,叶列平,邱法维. 建筑结构学报. 2011(03)
本文编号:3623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623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