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屈服后损伤参数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0 15:44
为研究损伤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损伤加固后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单榀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严重损伤阶段(框架屈服后至形成机构体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结构塑性率(延性系数)及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刚度(强度)退化为参数的严重损伤程度模型。该模型由最大变形引起的损伤和由循环荷载引起刚度退化产生的损伤两部分组成;再利用有限元进行模拟分析验证,以弥补试验数量和框架参数变化的不足。所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严重损伤程度参数理论模型,与已进行的框架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符合良好,并与已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屈服前损伤参数计算结果衔接。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屈服前阶段损伤程度模型分析[J]. 王新玲,张龙,白晓康,钱辉. 土木工程学报. 2013(08)
[2]碳纤维布加固震后严重损伤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试验研究[J]. 王新玲,赵更歧,吕林,朱俊涛,姚章堂. 建筑结构. 2010(01)
[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损伤控制设计[J]. 欧进萍,何政,吴斌,龙旭. 建筑结构学报. 2000(01)
[4]结构损伤累积分析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 沈祖炎,董宝,曹文衔.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2)
硕士论文
[1]既有建筑结构的损伤诊断研究[D]. 苏启旺.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64272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屈服前阶段损伤程度模型分析[J]. 王新玲,张龙,白晓康,钱辉. 土木工程学报. 2013(08)
[2]碳纤维布加固震后严重损伤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试验研究[J]. 王新玲,赵更歧,吕林,朱俊涛,姚章堂. 建筑结构. 2010(01)
[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损伤控制设计[J]. 欧进萍,何政,吴斌,龙旭. 建筑结构学报. 2000(01)
[4]结构损伤累积分析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 沈祖炎,董宝,曹文衔.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2)
硕士论文
[1]既有建筑结构的损伤诊断研究[D]. 苏启旺.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64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66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