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近代教会建筑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7 17:35
自清顺治六年,德籍传教士汤若望至五河县传教始,基督教在安徽传教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皖北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结合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建筑文化,形成了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近代教会建筑。作为近代皖北地区受多元文化影响的历史见证,皖北地区近代教会建筑反映了中国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教会建筑发展演变的特征,同时也是皖北地区教会建筑发展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教会建筑包括由教会建造的教堂以及由教会出资兴建的学校、医院和传教士住宅等类型。笔者通过阅读各地方史志以及查阅大量资料,梳理了皖北地区近代教会在皖北的传播及建造的历史,对皖北地区近代教会的兴建、发展和使用情况形成整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皖北地区现存近代教会建筑的分布、建造年代以及使用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并绘成图表。然后通过实地调研,并选取其中部分典型建筑,对其建筑布局、建筑风格、细部构造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进行解析,分析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在皖北近代教会建筑中的体现。论文最后从教会建筑发展演变的动因、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建筑特征以及地域建筑文化对其演变过程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对皖北地区近代教会建筑...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基督教在皖北地区的传播及教会建筑遗存
2.1 天主教
2.1.1 天主教在皖北地区的传播
2.1.2 天主教会在皖北地区的建造活动
2.2 基督新教
2.2.1 基督新教在皖北地区的传播
2.2.2 基督新教教会在皖北地区的建设活动
2.3 教会建筑遗存
2.3.1 沿淮河地区(蚌埠市、淮南市)
2.3.2 宿州地区(宿州市、淮北市)
2.3.3 阜阳地区(阜阳市、亳州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皖北地区现存典型教会建筑
3.1 教堂建筑
3.1.1 哥特式教堂——阚疃天主教堂
3.1.2 院落式教堂——宿州福音堂
3.2 教会学校、医院建筑
3.2.1 传统庭院式建筑——怀远含美学校
3.2.2 中西合璧式建筑——民望民康医院
3.3 住宅建筑
3.3.1 阚疃天主教神甫楼
3.3.2 临涣天主教神甫楼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皖北地区近代教会建筑形态及其特征
4.1 建筑平面布局
4.1.1 总平面布局
4.1.2 功能空间平面特征
4.2 建筑造型风格与细部特征
4.2.1 建筑造型风格
4.2.2 建筑细部特征
4.3 建筑技术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皖北地区近代教会建筑特征演变
5.1 演变的动因
5.1.1 文化的冲击和融合
5.1.2 社会的变动和发展
5.1.3 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
5.2 演变的特征
5.2.1 由单一到多样的建筑类型
5.2.2 由内聚到开放的平面布置形式
5.2.3 由传统到现代的立面形式
5.3 演变的特殊性
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庆近代教堂建筑特征研究[J]. 刘仁义,籍文超. 建筑与文化. 2016(05)
[2]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近代化演变——以镇江民居立面为例[J]. 刘佳,过伟敏. 创意与设计. 2015(05)
[3]镇江近代公共建筑的兴起与城市功能转型[J]. 刘佳,过伟敏. 中华文化论坛. 2015(02)
[4]明清时期安徽五河天主教传播活动探究[J]. 伍昕瑶. 东南传播. 2014(10)
[5]浅谈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J]. 余小梅. 美术教育研究. 2014(16)
[6]镇江近代建筑形态及其演变研究[J]. 刘佳,过伟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3(05)
[7]江苏镇江近代西方教会建筑的设计特征[J]. 过伟敏,刘佳. 创意与设计. 2012(01)
[8]怀远晚清教会建筑群[J]. 刘建安,孙利怀. 江淮文史. 2011(02)
[9]安徽近代建筑分类研究[J]. 梁琍.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10]中国近代教会高等学校建筑初探[J]. 屈德印,唐红. 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博士论文
[1]芜湖近代建筑研究[D]. 张笑笑.浙江大学 2017
[2]陕北近代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3]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D]. 李晓丹.天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安徽近代天主教堂形式研究(1860-1936)[D]. 杨潇然.合肥工业大学 2017
[2]安庆近代建筑特征研究[D]. 籍文超.安徽建筑大学 2016
[3]安徽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研究[D]. 郑明新.合肥工业大学 2014
[4]湖南近代教会建筑研究[D]. 黄晓平.湖南大学 2012
[5]上海市近代教会建筑历史初探[D]. 柴旭原.同济大学 2006
[6]福州地区基督教建筑研究[D]. 张金红.福建师范大学 2003
[7]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叶西安教会学校与医院建筑研究[D]. 陈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81310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基督教在皖北地区的传播及教会建筑遗存
2.1 天主教
2.1.1 天主教在皖北地区的传播
2.1.2 天主教会在皖北地区的建造活动
2.2 基督新教
2.2.1 基督新教在皖北地区的传播
2.2.2 基督新教教会在皖北地区的建设活动
2.3 教会建筑遗存
2.3.1 沿淮河地区(蚌埠市、淮南市)
2.3.2 宿州地区(宿州市、淮北市)
2.3.3 阜阳地区(阜阳市、亳州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皖北地区现存典型教会建筑
3.1 教堂建筑
3.1.1 哥特式教堂——阚疃天主教堂
3.1.2 院落式教堂——宿州福音堂
3.2 教会学校、医院建筑
3.2.1 传统庭院式建筑——怀远含美学校
3.2.2 中西合璧式建筑——民望民康医院
3.3 住宅建筑
3.3.1 阚疃天主教神甫楼
3.3.2 临涣天主教神甫楼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皖北地区近代教会建筑形态及其特征
4.1 建筑平面布局
4.1.1 总平面布局
4.1.2 功能空间平面特征
4.2 建筑造型风格与细部特征
4.2.1 建筑造型风格
4.2.2 建筑细部特征
4.3 建筑技术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皖北地区近代教会建筑特征演变
5.1 演变的动因
5.1.1 文化的冲击和融合
5.1.2 社会的变动和发展
5.1.3 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
5.2 演变的特征
5.2.1 由单一到多样的建筑类型
5.2.2 由内聚到开放的平面布置形式
5.2.3 由传统到现代的立面形式
5.3 演变的特殊性
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安庆近代教堂建筑特征研究[J]. 刘仁义,籍文超. 建筑与文化. 2016(05)
[2]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近代化演变——以镇江民居立面为例[J]. 刘佳,过伟敏. 创意与设计. 2015(05)
[3]镇江近代公共建筑的兴起与城市功能转型[J]. 刘佳,过伟敏. 中华文化论坛. 2015(02)
[4]明清时期安徽五河天主教传播活动探究[J]. 伍昕瑶. 东南传播. 2014(10)
[5]浅谈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J]. 余小梅. 美术教育研究. 2014(16)
[6]镇江近代建筑形态及其演变研究[J]. 刘佳,过伟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3(05)
[7]江苏镇江近代西方教会建筑的设计特征[J]. 过伟敏,刘佳. 创意与设计. 2012(01)
[8]怀远晚清教会建筑群[J]. 刘建安,孙利怀. 江淮文史. 2011(02)
[9]安徽近代建筑分类研究[J]. 梁琍.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10]中国近代教会高等学校建筑初探[J]. 屈德印,唐红. 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博士论文
[1]芜湖近代建筑研究[D]. 张笑笑.浙江大学 2017
[2]陕北近代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3]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D]. 李晓丹.天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安徽近代天主教堂形式研究(1860-1936)[D]. 杨潇然.合肥工业大学 2017
[2]安庆近代建筑特征研究[D]. 籍文超.安徽建筑大学 2016
[3]安徽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研究[D]. 郑明新.合肥工业大学 2014
[4]湖南近代教会建筑研究[D]. 黄晓平.湖南大学 2012
[5]上海市近代教会建筑历史初探[D]. 柴旭原.同济大学 2006
[6]福州地区基督教建筑研究[D]. 张金红.福建师范大学 2003
[7]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中叶西安教会学校与医院建筑研究[D]. 陈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81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68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