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长江流域住宅建筑间歇采暖空调负荷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9 11:08
  随着我国社会迅速发展和人民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室内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建筑的能耗也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大。长江流域属于夏热冬冷区域,这个区域既需要夏季降温,还需要冬季采暖。该地区以往是一个非采暖区域,现有的采暖空调设计手册中涉及住宅建筑间歇采暖空调负荷内容相对较少,没有系统的阐述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负荷的特点。本文针对长江流域现有住宅建筑的居住实态进行文献调研,主要对季节划分后的采暖空调负荷特点进行了研究,以期待对住宅建筑间歇采暖空调负荷的计算提供依据。本文首先对不同建筑负荷模拟软件进行比较,选取了DeST作为本课题的模拟软件,然后对De ST模拟软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其次,通过对长江流域气候特点进行分析,选取重庆、上海和汉中三个城市作为本文研究的典型代表城市。同时,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文献调研,总结并建立了两种典型家庭结构的住宅室内热扰(人体、照明、设备)模式。然后重点对重庆地区住宅采暖空调负荷进行了模拟。借助DeST-h软件对重庆地区的三种节能水平住宅建筑进行夏季五种控制模式冷负荷和冬季三种控制模式热负荷的模拟。此外,还分析了早期住宅建筑夏季和冬季不同运...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江流域住宅建筑间歇采暖空调负荷特性研究


建筑热过程物理模型

长江流域住宅建筑间歇采暖空调负荷特性研究


得热量与冷负荷之间的关系

长江流域住宅建筑间歇采暖空调负荷特性研究


模拟住宅建筑平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分室间歇用能对墙体内外保温节能效果的影响[J]. 阮方,钱晓倩,朱耀台,吴敏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01)
[2]间歇用能状态下墙体结构对空调能耗影响的数值研究[J]. 师艳平,朱华,周斌,李蔚.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11)
[3]间歇空调不同末端形式启动过程室内温变特性研究[J]. 李彦儒,王索,孟曦,丁珮,王梦伟,龙恩深.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5(05)
[4]间歇采暖空调工况下建筑内墙蓄热特性数值研究[J]. 王索,孟曦,梁伟杰,李彦儒,龙恩深.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5(05)
[5]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室内发热量调查研究[J]. 夏如杰,陈宏振.  浙江建筑. 2015(08)
[6]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区划方法及应用初探[J]. 杨锋斌,王智伟,闫增峰.  暖通空调. 2015(06)
[7]间歇式、分室用能下墙体保温构造对能耗影响的数值分析[J]. 朱耀台,张佚伦,吴敏莉,钱晓倩.  建筑节能. 2014(02)
[8]间歇运行对寒冷地区高校学生公寓外墙保温层厚度的影响[J]. 陈艳霞,黄建恩,吕恒林,冯伟,周泰,闫加贺,张丙利.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04)
[9]间歇空调模式下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能耗分布特性研究[J]. 付衡,龚延风,余效恩,李杨德,沈志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04)
[10]上海地区间歇式空调建筑夜间通风降温策略[J]. 李峥嵘,曹斌.  暖通空调. 2013(07)

博士论文
[1]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建筑表皮之可变化设计策略研究[D]. 李保峰.清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区划、住宅建筑负荷特性及供暖模式适宜性研究[D]. 杨锋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2]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负荷特性研究[D]. 夏如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3]拉萨市太阳能建筑间歇采暖负荷特性研究[D]. 袁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4]间歇供暖负荷计算方法研究[D]. 陈玲.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5]基于建筑节能季节调控的长江流域住宅能耗研究[D]. 邱烷南.重庆大学 2009
[6]夏热冬冷地区住宅间歇通风研究[D]. 甘灵丽.重庆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82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682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7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