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八法:基于数字化信息图谱的山水城市设计探索——以杭州钱塘江两岸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22 06:59
山水城市是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城市范型,山水城市大尺度空间城市设计涉及地形地貌、山水形胜、人文文化、生态景观、河湖水文、空间形态和城市风貌等复杂系统,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很难全盘把握。从数字化信息图谱视角,包括城市物理环境、山水格局、历史文脉、生境网络、空间形态、生态修复、空间特色,以及风貌意象在内的城市各系统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数字化集成及综合问题判定,并将这一数字化分析方法称为"江山八法"。在此基础上,选取杭州山水城市的核心线性要素——钱塘江两岸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城市的发展骨架中进行解析,结合多源大数据引领的数字化技术簇群,通过对钱塘江"大山水画卷"和"大人文画卷"的双重核心价值判定,以"江山八法"为代表的数字化景观提升关键技术的应用与反馈,以期为后续的山水城市设计等提供精准、可靠的参考依据。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基于数字化信息图谱的城市景观评估方法
2 数字化信息图谱的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2.1 案例选择及概述
2.2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3 江山八法:钱塘江数字化信息图谱的信息要素建构
3.1 江山气法:基于城市物理环境数字地图的沿江物理环境解析
3.2 江山形法:基于地形地势地貌的城市山水格局解析
3.3 江山脉法:基于历史包络地图的城市历史文脉解析
3.4 江山网法:基于生境网络技术的城市生态景观本底解析
3.5 江山市法:基于既有建成环境评价的沿江空间形态解析
3.6 江山水法:基于生态修复技术的沿江水生态格局解析
3.7 江山画法:基于天际线错落度的沿江空间特色解析
3.8 江山象法:基于单双词频大数据的风貌意象感知解析
4 之江八策:基于数字化信息图谱的钱塘江沿岸景观提升工程规划实践策略
4.1 理气:物理环境控制
4.2 通形:山水格局控制体系
4.3 承脉:多元文化控制
4.4 织网:水绿骨架控制
4.5 营市:三维空间控制
4.6 治水:水岸景观控制
4.7 入画:特色空间控制
4.8 观象:空间活力控制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形·理:城市山水脉络信息图谱的建构三法[J]. 谭瑛,陈潘婉洁. 中国园林. 2018(10)
[2]基于生境网络的山水城市生态格局模式研究[J]. 谭瑛,姚青杉. 中国园林. 2015(05)
[3]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途径与方法[J]. 杨俊宴,胡昕宇. 城市规划. 2013(06)
[4]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J]. 丁沃沃,胡友培,窦平平. 建筑学报. 2012(07)
[5]城镇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J]. 郑新奇,王筱明. 中国土地科学. 2004(02)
[6]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 孙鹏,王志芳. 城市规划. 2000(09)
博士论文
[1]景观格局过程信息图谱测度分析及其特征反演[D]. 王明常.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杭州市山水格局背景下的绿地系统构建研究[D]. 郑涛.浙江农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2369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基于数字化信息图谱的城市景观评估方法
2 数字化信息图谱的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2.1 案例选择及概述
2.2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3 江山八法:钱塘江数字化信息图谱的信息要素建构
3.1 江山气法:基于城市物理环境数字地图的沿江物理环境解析
3.2 江山形法:基于地形地势地貌的城市山水格局解析
3.3 江山脉法:基于历史包络地图的城市历史文脉解析
3.4 江山网法:基于生境网络技术的城市生态景观本底解析
3.5 江山市法:基于既有建成环境评价的沿江空间形态解析
3.6 江山水法:基于生态修复技术的沿江水生态格局解析
3.7 江山画法:基于天际线错落度的沿江空间特色解析
3.8 江山象法:基于单双词频大数据的风貌意象感知解析
4 之江八策:基于数字化信息图谱的钱塘江沿岸景观提升工程规划实践策略
4.1 理气:物理环境控制
4.2 通形:山水格局控制体系
4.3 承脉:多元文化控制
4.4 织网:水绿骨架控制
4.5 营市:三维空间控制
4.6 治水:水岸景观控制
4.7 入画:特色空间控制
4.8 观象:空间活力控制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形·理:城市山水脉络信息图谱的建构三法[J]. 谭瑛,陈潘婉洁. 中国园林. 2018(10)
[2]基于生境网络的山水城市生态格局模式研究[J]. 谭瑛,姚青杉. 中国园林. 2015(05)
[3]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途径与方法[J]. 杨俊宴,胡昕宇. 城市规划. 2013(06)
[4]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J]. 丁沃沃,胡友培,窦平平. 建筑学报. 2012(07)
[5]城镇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J]. 郑新奇,王筱明. 中国土地科学. 2004(02)
[6]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 孙鹏,王志芳. 城市规划. 2000(09)
博士论文
[1]景观格局过程信息图谱测度分析及其特征反演[D]. 王明常.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杭州市山水格局背景下的绿地系统构建研究[D]. 郑涛.浙江农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23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72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