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07:07

  本文关键词: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山地面积数量较大,山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易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相继启动,这些都加剧了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受滑坡灾害的严重危害和潜在威胁。 滑坡是斜坡破坏形式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受滑坡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部门对滑坡非常重视并采取了积极的治理措施。仅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库区存在地质灾害点共4429处,其中淹没和移民迁建区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体2490处,2002年至今两期专项地质灾害治理己投入120余亿元。因此,迫切需要对滑坡治理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并以此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 抗滑桩作为整治滑坡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滑坡治理工程中取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目前抗滑桩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突出表现在抗滑桩工程中抗滑桩设计参数确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合理的标准和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其设计方案很难达到安全和经济的双重目的,过于保守的设计会造成极大的投资浪费,而反之则会造成工程隐患,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深入研究抗滑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机理是当前抗滑桩工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应用课题之一。 在滑坡治理中,抗滑桩是常用的一种抗滑结构物,近年来在一些大型复杂滑坡治理中,为减小桩长,节约工程造价等原因,出现了桩顶在地面以下较深部位的抗滑桩,对此类桩工程界有的叫“埋入式抗滑桩”、有的叫“掩埋式抗滑桩”。本文暂称其为埋入式抗滑桩。 埋入式抗滑桩最明显的优点是桩身所受弯矩小,桩身内力分布合理,而且节省圬工量从而降低滑坡治理的工程造价。但埋入式抗滑桩的适用条件、受力特点等较之桩顶在地面的桩究竟有哪些不同,目前虽有研究,但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使埋入式抗滑桩的推广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就其工作机理和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1)总结了目前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计算方法,并提出了目前计算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 (2)利用理论分析方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埋入式抗滑桩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方法和思路。通过工程实例研究出了埋入式抗滑桩的内力分布和受力模式,获得了较为符合实际的设计计算方法; (3)对埋入式抗滑桩滑面以上悬臂段桩长控制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埋入式抗滑桩桩前抗力和桩后滑坡推力分布形式; (4)针对埋入式抗滑桩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抗滑桩位置布设、桩间距、桩的截面形状大小对滑坡加固效果进行了探讨,获得了较为实用的结论; (5)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模拟分析出了埋入式抗滑桩的适用条件,主要从滑体土强度、滑面形状、设桩处滑体厚度和桩前滑体坡面形状对滑坡加固效果方面进行研究,获得了较为实用的结果; (6)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提取出了监测位置滑坡的变形数据,,并且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埋入式抗滑桩在大坪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合理性,为后续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关键词】:埋入式抗滑桩 强度折减法 受力机理 设计计算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642.22;U452.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9
  • 1.1 题目的来源、目的及意义10-11
  • 1.2 抗滑桩的分类及埋入式抗滑桩的基本概念11-12
  • 1.3 抗滑桩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4 埋入式抗滑桩研究现状13-17
  • 1.5 埋入式抗滑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7-18
  •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18-19
  • 2 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19-30
  • 2.1 目前对作用于桩身上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19-20
  • 2.2 目前桩身内力计算方法20-21
  • 2.3 作用于埋入式桩身上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21-27
  • 2.3.1 计算简式的建立22-25
  • 2.3.2 计算简图的建立25-27
  • 2.4 埋入式抗滑桩桩身内力计算方法27-29
  • 2.4.1 基本假定27
  • 2.4.2 受力模型27-28
  • 2.4.3 计算方法28-29
  • 2.5 小结29-30
  • 3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应用研究30-44
  • 3.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计算原理30-31
  • 3.1.1 安全系数的定义30-31
  • 3.1.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优点31
  • 3.1.3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中边坡破坏的判据31
  • 3.1.4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精度31
  • 3.2 弹塑性有限元本构模型31-37
  • 3.2.1 模型屈服准则31-34
  • 3.2.2 应力-应变关系34-37
  • 3.3 埋入式抗滑桩设计计算方法37-43
  • 3.3.1 利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37-40
  • 3.3.2 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40-43
  • 3.4 小结43-44
  • 4 埋入式抗滑桩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讨论及适用条件研究44-68
  • 4.1 埋入式抗滑桩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讨论44-55
  • 4.1.1 桩的位置、桩长与滑带位置关系44-49
  • 4.1.2 埋入式抗滑桩截面尺寸变化对加固效果的影响49-53
  • 4.1.3 埋入式抗滑桩桩间距变化对加固效果的影响53-55
  • 4.2 埋入式抗滑桩适用条件研究55-66
  • 4.2.1 滑体土强度对埋入式抗滑桩加固效果的影响55-58
  • 4.2.2 滑面形状对埋入式抗滑桩加固效果影响58-61
  • 4.2.3 设桩位滑体厚度对埋入式抗滑桩加固效果影响61-63
  • 4.2.4 桩前滑体坡面形状对埋入式抗滑桩加固效果影响63-66
  • 4.3 小结66-68
  • 5 工程实例68-86
  • 5.1 工程概况68-71
  • 5.1.1 工点概况68-69
  • 5.1.2 滑坡环境条件69-70
  • 5.1.3 水位地质条件70-71
  • 5.2 采用有限元分析滑坡治理后的稳定性71-76
  • 5.2.1 有限元建模相关71-73
  • 5.2.2 滑坡的稳定性分析73-76
  • 5.3 现场监测及数据分析76-84
  • 5.3.1 监测目的及内容76
  • 5.3.2 监测仪器简介76-78
  • 5.3.3 各项监测数据整理与分析78-84
  • 5.4 小结84-86
  • 结论86-88
  • 致谢88-89
  • 参考文献89-9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世仁;下沉式抗滑桩的设计[J];重庆建筑;2003年01期

2 栾茂田,武亚军,年廷凯;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中边坡失稳的塑性区判据及其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3 贾海莉,王成华,李江洪;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与护壁桩的桩间距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1期

4 王士川,陈立新;抗滑桩间距的下限解[J];工业建筑;1997年10期

5 王成华,陈永波,林立相;抗滑桩间土拱力学特性与最大桩间距分析[J];山地学报;2001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87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b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