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04:15
本文关键词: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古代的区域军事与政治堡垒,发展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从偏居西南一隅的内陆山城,发展成为抗战时期的中国战时首都,其城市发展历程独一无二。这座内陆山城曾因军事防御优势,在南宋晚期长达四十余年的抗蒙战争和近代的抗日战争中,两度闻名于世,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时担负起天下兴亡之重任,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两次战争改变了世界,同时也改变了重庆。南宋晚期,重庆不仅成为全国的抗敌中心,也开发了区域的经济优势,当时修筑的城池,初步奠定了重庆古城的大致范围;抗日战争更使得重庆从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一跃成为中国以至全世界的焦点和世界反抗法西斯的中心。因为战争,重庆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无差别轰炸”战略的第一个受害城市。但同样源于抵抗战争的城市防御优势,在抗战的八年间,在内迁而来的外部动力作用下,城市得到跳跃式的发展。今天的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从改革开放、直辖到西部大开发,城市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发展契机,追根溯源,今天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抗战时期形成的城市格局。 本论文是在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框架中,力求从宏观走向微观精细化方向的典型个案;同时也是抗日战争期间,非占领地城市中发展最为重要和特殊的城市。论文以“中国古代城池选址和防御体系”、城市发展机制的“底波率”原理、近代西方城市功能分区思想、有机疏散、卫星城市等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指引。通过对现有的“陪都档案”、历史文献、地方志等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深入挖掘,对实地进行调研和访谈,应用类比、归纳、推理、数理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构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以战争和城市防御为切入点,以战争形势变化为线索,研究对象范畴通过物质层面上的战时重庆城市防御建设(包括火巷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兵工厂建筑、城市空间拓展等);文化层面的战时建筑思潮、建筑理论、建筑教育等;制度层面上对《陪都十年计划草案》的编制、战时城市管理和法规的制定等;以及建设者层面(包括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建筑的设计者等)等四个层面,全面构建出1937-1949年期间重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发展轨迹以及运行规律等多方面特征。 论文的创新点有四点,第一,首次以战争与城市防御角度,深入研究抗日战争期间重庆特殊的防御型城市建设;第二,通过分析战时出于城市安全以及生产建设的需要,城市向乡村疏散这一必然的“自救”过程,探寻战时重庆郊区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形成“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城市雏形的动力机制。第三,通过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与战前《首都计划》;战时重庆的分散式功能分区意向与战时西南其他城市计划等的对比,总结出中国近代由国人“自主”完成的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和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城市所采取的不同规划策略。第四,通过分析抗战大后方的建筑思潮和理论特征,以及特殊时期的建筑教育的特殊发展特点,最终力图使本研究成果能进一步拓宽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范畴。
【关键词】:抗日战争 重庆 防御 城市建设 “自主”规划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U98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5
- 第一章 绪论15-31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意义15-18
- 1.1.1 缘起15-16
- 1.1.2 意义16-18
- 1.2 研究状况18-21
- 1.2.1 国内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18-19
- 1.2.2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19-20
- 1.2.3 近代重庆城市史的研究20
- 1.2.4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史的研究20-21
- 1.3 研究范畴与理论方法21-26
- 1.3.1 研究对象21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跨度21-22
- 1.3.3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2-26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26-31
- 1.4.1 研究目标26-27
- 1.4.2 研究内容27-30
- 1.4.3 创新点30-31
- 第二章 基于战时防御安全的抗战首都的选择31-70
- 2.1 战争与城市防御31-35
- 2.1.1 战争与城市的关系31
- 2.1.2 中国古代的城池防御31-35
- 2.2 南宋晚期的山地城市防御体系35-50
- 2.2.1 山地城池防御体系的构筑35-37
- 2.2.2 作为防御中心的重庆城37-41
- 2.2.3 具有山地特色的要塞式城池41-43
- 2.2.4 要塞式山地城池的典例──合川钓鱼城43-50
- 2.3 抗日战争与国府迁都50-59
- 2.3.1 防御战争的都城迁移50-51
- 2.3.2 抗战初期的迁都预演51-53
- 2.3.3 抗战大后方与国防中心区的形成53-59
- 2.4 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59-69
- 2.4.1 从军事城邑到区域商贸中心的重庆古城60-65
- 2.4.2 近代立体战争下的重庆城市防御优势65-69
- 2.5 本章小结69-70
- 第三章 战时重庆城市御灾防卫与市区重建70-98
- 3.1 战时首都重庆面临的城市安全问题70-74
- 3.1.1 日军的“无差别轰炸”战略70
- 3.1.2 重庆应对空袭轰炸的现实问题70-73
- 3.1.3 空袭轰炸对重庆城市的破坏73-74
- 3.2 临战应急型防空体系的建立74-75
- 3.2.1 战时城市的消极防空体系74
- 3.2.2 构筑战时城市防空设施74-75
- 3.2.3 战时城市的其他御灾形式75
- 3.3 开辟火巷与战时城市御灾75-84
- 3.3.1 火巷是城市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76-78
- 3.3.2 开辟火巷的组织与实施过程78-79
- 3.3.3 火巷带动的旧市区道路改造79-84
- 3.4 战时重庆旧市区城市空间改造84-97
- 3.4.1 抗战前重庆市区的改造和拓展84-88
- 3.4.2 战时重庆市区的道路系统改造88-90
- 3.4.3 战时防空下的房屋布局特点90-91
- 3.4.4 体现战时象征意义的空间改造91-94
- 3.4.5 旧市区城市新中心的形成94-97
- 3.5 本章小结97-98
- 第四章 战时重庆城市防空疏散与乡村建设98-137
- 4.1 战争空袭与城市向乡村疏散98-99
- 4.1.1 城市成为空袭轰炸的主要目标98
- 4.1.2 疏散是乡村建设的特殊机遇98-99
- 4.2 战时首都重庆城市向乡村疏散99-108
- 4.2.1 战时安全疏散的组织99-100
- 4.2.2 市民疏散原则与地点的确定100-103
- 4.2.3 疏散促进重庆近远郊乡村的发展103-105
- 4.2.4 国民政府中枢和主要机构的疏散105-108
- 4.3 疏散与开发并存的战时歌乐山建设108-114
- 4.3.1 山洞疏散区108-110
- 4.3.2 歌乐山战时医疗卫生中心110-112
- 4.3.3 战时歌乐山区的开发112-114
- 4.3.4 歌乐山风景区的建设114
- 4.4 作为迁建区建设典范的北碚114-122
- 4.4.1 战前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试验115-117
- 4.4.2 战时防空要求下北碚市区改造117-122
- 4.5 市民疏散与郊外市场的营建122-127
- 4.5.1 郊外市场营建委员会的成立及任务122-123
- 4.5.2 郊外市场的选址与建设123-127
- 4.6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建设127-136
- 4.6.1 战前全国的平民住宅试验127-128
- 4.6.2 战时重庆的居住危机128-131
- 4.6.3 战时重庆的平民住宅131-136
- 4.7 本章小结136-137
- 第五章 战时重庆近郊分散式工业区建设137-168
- 5.1 国民政府内迁工厂计划与实施137-141
- 5.1.1 兵工厂的内迁137-140
- 5.1.2 民营厂的内迁140-141
- 5.2 迁渝工厂的选址与布局141-149
- 5.2.1 近代中国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普遍形式141-142
- 5.2.2 防空要求和现实条件下的战时工厂选址142-145
- 5.2.3 内迁工矿厂区建设145-149
- 5.3 作为内迁工厂建设典例的第50 兵工厂149-155
- 5.3.1 从广东oV江炮厂到广东第二兵器厂149-152
- 5.3.2 内迁后第50 兵工厂的建设152-155
- 5.4 战时重庆工业区与城市近代化155-167
- 5.4.1 战时分散式工业区(点)的形成155-156
- 5.4.2 战时工厂建设促进的乡村城市化156-161
- 5.4.3 战时工厂影响下的城市空间变化161-164
- 5.4.4 战时工业区的发展及现状164-167
- 5.5 本章小结167-168
- 第六章 战时重庆教育文化区的形成168-197
- 6.1 抗日战争与学府西迁168-170
- 6.1.1 战前重庆的教育建筑168-169
- 6.1.2 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轨迹169-170
- 6.2 抗战期间全国教育中心的形成170-181
- 6.2.1 战时重庆的教育170-172
- 6.2.2 结合疏散的内迁学校分布172-173
- 6.2.3 内迁学校的校舍建设173
- 6.2.4 校中之校的中央大学173-176
- 6.2.5 内迁北碚的复旦大学176-181
- 6.3 内迁先驱南开中学181-189
- 6.3.1 建校经过181-182
- 6.3.2 校园建设概况182-184
- 6.3.3 教育理念与校园规划184-186
- 6.3.4 现代主义风格的校园建筑186-189
- 6.4 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重庆大学189-191
- 6.4.1 战前的重庆大学189-190
- 6.4.2 战时重庆大学的发展190-191
- 6.5 “沙磁文化区”的形成与城市发展191-196
- 6.5.1 战前沙坪坝的初步城市化191-192
- 6.5.2 战时的“沙磁文化区”192-194
- 6.5.3 战时教育促进了重庆城市发展194-196
- 6.6 本章小结196-197
- 第七章 战时重庆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教育197-234
- 7.1 战时重庆的设计与营建机构197-205
- 7.1.1 战时在渝的营造厂197-199
- 7.1.2 馥记与嘉陵新村的建设199-203
- 7.1.3 战时在渝的设计机构与建筑师203-205
- 7.2 战时的建筑学术研究205-211
- 7.2.1 战时防空的重视205-209
- 7.2.2 新建筑运动的继续209-210
- 7.2.3 对“古典样式”建筑的反思210-211
- 7.3 战时重庆的新建筑211-221
- 7.3.1 现代主义建筑的实践211-212
- 7.3.2 现代山地建筑的探索212-216
- 7.3.3 杨廷宝先生设计作品剖析216-221
- 7.4 战时首都的建筑教育221-224
- 7.4.1 战前中国的建筑教育221-223
- 7.4.2 战时的中大建筑系223-224
- 7.5 战时创立的重庆大学建筑系224-233
- 7.5.1 成立与发展224-227
- 7.5.2 教学体系的形成227-233
- 7.6 本章小结233-234
- 第八章 抗战背景下重庆的城市管理与计划实施234-278
- 8.1 战时重庆城市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234-239
- 8.1.1 战前重庆城市管理234
- 8.1.2 战时国民政府对重庆的经营234-237
- 8.1.3 战时重庆市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机构237-239
- 8.2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导入与传播239-244
- 8.2.1 现代城市“功能分区”思想239-242
- 8.2.2 城市分散理论在战时中国的运用242-244
- 8.3 “重庆市建设方案”与陪都功能分区计划244-253
- 8.3.1 “重庆市建设方案”内容244-246
- 8.3.2 战时陪都分散式的城市功能分区246-248
- 8.3.3 战时城市功能分区计划的意义248-250
- 8.3.4 嘉陵江三峡实验区战时计划纲要250-253
- 8.4 战后《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253-277
- 8.4.1 编制背景253-254
- 8.4.2 组成与框架254-255
- 8.4.3 主要内容255-269
- 8.4.4 实施情况269-275
- 8.4.5 评价与总结275-277
- 8.5 本章小结277-278
- 结论278-282
- 主要参考文献282-290
- 附录290-299
- 附录1 歌乐山陪都主要军政要员及社会名流住宅建设概况一览表290-291
- 附录2 抗战时期山洞建筑一览表291-292
- 附录3 重庆市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292-293
- 附录4 重庆市部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在本论文研究时域空间范围内293-296
- 附录5 重庆市城区部分厂区工业遗产调查表(以解放前建设为主)296-297
- 附录6 重庆市工务局1941 年登记甲等营造厂一览表297-299
- 插图总目录299-308
- 表格总目录308-30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309-310
- 致谢310-311
- 附件31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薇;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小兰;重庆陪都时期建筑发展史纲[D];重庆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1937-1949年重庆城市建设与规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1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1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