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城市空间扩展分析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本文关键词:济南市城市空间扩展分析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城市空间是指城市占有的地域范围,是城市设施和城市人口相对集中的建成区。一个城市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为城市总体规模上的扩大、缩小及地域空间上的扩展或萎缩,而这些空间上的变动往往伴随着城市功能结构的调整。城市的空间演化表现在平面上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建筑物,构成了城市横向和纵向的空间扩展。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扩展的直接动力;但是,城市发展离不开其形成与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关系非常密切,城市的发展处处体现自然条件的烙印。 济南市的基本地形是南山北河中平原,城市的发展条件复杂。本文在全面分析济南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扩展向量、扩展速率和不对称系数三个变量,分析济南市城市扩展的演变过程。把不同时段城市扩展的特征从杂乱的、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空间位置不同的城市扩展斑块中提取出来,通过分析济南市的城市选址与扩展过程,探讨影响济南市城市扩展的因素,揭示自然环境条件在济南市城市扩展中的作用和规律。得出以下结论:①自然条件对济南市城市空间扩展有重要影响,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城市扩展有促进作用,而部分地段自然条件则成为城市发展的限制因素,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发展由对城市的支持变为对城市发展的限制;②对外交通干线是城市扩展中的有力导轨,交通条件优越的区域优先转变为城市用地;③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对城市的发展起主导作用。通过分析还发现,城市将沿西南——东北方向延伸,城市形态会进一步变得狭长,城市的扩展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城市的规模继续扩大。因而,寻找适宜的城市扩展用地是济南市城市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建设用地的标准,借助先进的GIS技术,在分析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技术条件,并适当考虑基础设施状况,,吸取多学科的成果,利用定性的宏观分析、定量的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造评价因素因子体系,对济南市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做出综合性评价,并对城市的扩展方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认为城市的东西方向仍然是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向,西部可作为城市近期发展的主要用地,而东部可作为城市远期发展的用地;城市的南部是山地的边缘,若进行开发则会造成诸多环境问题;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城市向黄河以 济南市城市空间扩展分析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北发展面临较大困难。 济南市城市扩展适宜性评价是为了寻求城市发展的合理空间,充分挖掘研究 区范围内高质量的环境,以便在城建开发过程中对低质量的环境和土地进行控制 和必要的工程处理,减小不利条件对城市扩展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扩展 与环境协调,促进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结构趋于合理,充分发挥城市的综合效益。 最后,简要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和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的优缺点, 以及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关键词】:城市扩展 适宜性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济南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299.2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1 前言8-9
- 2 研究区自然环境9-13
- 2.1 研究区地质与水文9-10
- 2.1.1 研究区的地层与构造9-10
- 2.1.2 研究区的水文及水文地质概况10
- 2.2 研究区气候与资源10-11
- 2.2.1 研究区气候10
- 2.2.2 研究区资源状况10-11
- 2.3 研究区地貌及组成物质11-13
- 2.3.1 侵蚀丘陵11
- 2.3.2 山麓平原11-12
- 2.3.3 冲积平原12
- 2.3.4 蚀余孤山12-13
- 3 济南市城市空间扩展分析13-20
- 3.1 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分析13-16
- 3.1.1 自由扩展阶段(1338~1948年)14-15
- 3.1.2 南北约束,东北--西南延伸阶段(1948~1975年)15
- 3.1.3 南北跳跃,东北延伸阶段(1975~1996年)15-16
- 3.1.4 填充扩展阶段(1996~1999年)16
- 3.2 城市扩展特点比较分析16-18
- 3.2.1 空间形态多变,形态不对称系数增大16-17
- 3.2.2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扩展速率进一步增长17
- 3.2.3 城市组团与主城区连接合并的趋势增强17-18
- 3.3 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18-19
- 3.3.1 自然条件18
- 3.3.2 对外交通干线18
- 3.3.3 政策导向和经济结构调整18-19
- 3.4 济南市城市扩展面临的问题19-20
- 3.4.1 城市扩展的迫切需要19
- 3.4.2 扩展区域的局限19-20
- 3.4.3 曾经提出的城市扩展方案20
- 4 济南市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20-36
- 4.1 基于GIS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20-21
- 4.2 研究区范围选择与评价单元的划分21
- 4.3 选取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21-22
- 4.3.1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21-22
- 4.3.2 区域差异原则22
- 4.3.3 可操作性原则22
- 4.3.4 市场与服务原则22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2-34
- 4.4.1 基本思路22-23
- 4.4.2 赋值方式23-24
- 4.4.3 因素因子分析24-34
- 4.4.3.1 地形条件24-27
- 4.4.3.2 地质条件27-30
- 4.4.3.3 资源保护30-32
- 4.4.3.4 城市灾害32-33
- 4.4.3.5 社会经济条件33-34
- 4.5 因素因子权重的确定34-35
- 4.6 数据库的建立35-36
- 4.7 计算城市扩展用地适宜性综合指数36
- 5 结果分析36-39
- 6 结论与建议39-41
- 6.1 主要结论39-40
- 6.2 建议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梦洁;於海美;梅艳;李娜;庄舜尧;;近年我国城市土地扩张研究进展[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舒帮荣;基于约束性模糊元胞自动机的城镇用地扩展模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雒占福;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程茂吉;基于精明增长视角的南京城市增长评价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华;基于GIS的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耀国;济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区三维工程地质建模与适宜性分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王明苹;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琦;山东省城市用地扩展及其效益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5 黎藜;基于“反规划”理念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龚子恒;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中有条件建设区的利用与管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琳琳;基于移动窗口与CA模型的济南城市空间格局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蒋慧娟;武汉市城市用地扩张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敏;包头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思翰;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济南市城市空间扩展分析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4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1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