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高应力软岩蠕变特性及破坏形态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川高应力软岩蠕变特性及破坏形态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川矿区岩石具有显著流变性,开采难度极大,故对金川III矿区软弱复杂矿岩蠕变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蠕变试验采用RYL 600微机控制岩石剪切流变仪,蠕变加载方式采用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对试验数据分析时考虑加载历史对岩石试件变形的影响,真实地反映出岩石试件自身的流变力学行为,选取Burgers模型反映岩石的蠕变特性。结果表明:金川III矿区矿岩蠕变试验曲线与理论曲线基本吻合,Burgers蠕变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岩石的蠕变特性。通过对金川III矿区5种岩样蠕变试验变形和破坏特征及破坏形态进行分析,表明特定条件下软弱复杂矿岩蠕变破坏形态复杂,但也有其规律性:岩样沿对角线方向一般有一个贯穿整个岩样的破坏面;同种岩样的破坏形式具有相似性。岩样破坏形式多样,同种岩样的破坏荷载差异性大。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蠕变试验 压缩蠕变 Burgers模型 黏弹性应变 加载历史 破坏形态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岩石的蠕变研究对于合理评价岩体的长期稳定性是必不可少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对于岩石的蠕变特性进行过大量的研究[1]。近年来,由于工程中软岩的问题比较突出,有关研究者进行了有关软岩的长期蠕变试验研究[2-3]。金川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镍生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斌;朱杰兵;唐辉明;项伟;;黄土坡滑坡滑带土的蠕变特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1期
2 张红军;叶义成;;个旧市贾沙乡滑坡成因分析与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4期
3 沈明荣;张学进;;规则齿形结构面剪切蠕变本构方程的参数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4 方延强;刘长武;康亚明;曾德建;;西原体模型下圆形洞室围岩蠕变的解析解[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6期
5 王登科;尹光志;张东明;;含瓦斯煤岩三维蠕变模型与稳定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6 肖祥丽;张承进;;一种原子力显微镜中蠕变迟滞非线性特性补偿方案[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7 余有龙;谭玲;邹李刚;王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研究压电陶瓷的特性[J];光子学报;2011年07期
8 周瑞光,,成彬芳,李毓瑞,曲永新;金川露天矿F_1、F_2断层深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1996年01期
9 马莉英;齐伟;;黄土状土的蠕变方程及其蠕变特性[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97年Z1期
10 李宏;魏娴;安琦;刘伟;崔磊;曹谊林;;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组织工程肌腱的构建[J];医用生物力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孝;黄东辰;张加旺;贺加栋;;坚硬岩石弱蠕变特性实验曲线的初级函数拟合[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石春霞;刘茂社;章继光;;高压闸门止水橡皮蠕变特性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3 张玉军;;锚固岩体蠕变特性的模型试验[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4 马斐;张东升;张晓春;;基于变形量控制的充填体力学参数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姜菲;温彦锋;李海芳;邓刚;;堆石料蠕变特性试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马志国;李青山;辛婷芬;;差别化纤维系列结构及其蠕变特性的研究[A];第八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新荣;钟祖良;张永兴;钱七虎;;用于核废物处置的岩盐溶腔力学特性研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肖晓晖;张流;王绳祖;王玉玲;孙天泽;许实昆;张佩春;刘斟;;高温高压下二辉橄榄岩蠕变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9 王广地;刘文岗;邓广哲;;甘肃北山花岗岩力学参数温度效应试验研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华祥;邹喜正;丁伯中;;软岩巷道全长树脂锚固问题分析[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公司 王瑞庭 贺志新;表面安装技术的新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更峰;炭质板岩蠕变特性研究及其在隧道变形控制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2年
2 汪承志;土工格栅蠕变特性及其加筋结构长期工作性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晓清;河套蜜瓜流变特性及储运损伤控制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4 王红胜;沿空巷道窄帮蠕变特性及其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那斌;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用于湿材胶合蠕变特性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6 赵克烈;注采气过程中地下盐岩储气库可用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7 王芳;西瓜压缩及蠕变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8 乔丽苹;砂岩弹塑性及蠕变特性的水物理化学作用效应试验与本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9 阿里哈桑;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软土地基加固机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10 陈绍杰;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仰强;石膏蠕变特性及矿房矿柱长期稳定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正;深部围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3 姚超伟;Q_2黄土的蠕变特性及对边坡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党琪;关中地区Q_2黄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5 李广冬;黄土的三轴蠕变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郭松涛;考虑蠕变特性的盐岩相似模型及相似材料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秦亚君;网纹红土的蠕变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冒旭晖;重载作用下沥青蠕变特性对车辙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陈文苏;软土蠕变沉降的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04年
10 赵桂芝;苜蓿压缩蠕变特性的试验研究与仿真[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金川高应力软岩蠕变特性及破坏形态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1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2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