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基于锈胀裂缝宽度的钢筋锈蚀深度计算模型

发布时间:2017-06-06 03:16

  本文关键词:基于锈胀裂缝宽度的钢筋锈蚀深度计算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钢筋锈蚀深度反映了钢筋的锈蚀程度,其数值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锈胀裂缝宽度容易检测,且与钢筋锈蚀深度具有一定的关系。首先对现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胀裂缝宽度与钢筋锈蚀深度之间的模型进行了总结,并将各关系式中的常数系数用待定系数替代,结合检测数据进行多元非线性拟合,根据所得可决系数比较分析了各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可决系数最高的模型为参考,结合临界钢筋锈蚀深度研究成果,提出与锈胀裂缝宽度有关的钢筋锈蚀深度计算模型,所得模型与实际检测数据吻合较好。相关成果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程度预测、耐久性评估和维护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镇江市城市干道工程建设办公室;镇江市体育会展中心建设办公室;
【关键词】钢筋锈蚀 钢筋混凝土结构 锈胀裂缝 钢筋锈蚀深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8103,51278230,51378241)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3227110006) 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208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2013-K4-22) 国家建筑材料行业科技创新计划——面上研究项目(2013-M3-10)
【分类号】:TU375
【正文快照】: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steel corrosion depth based on crack w idthYU Mengxiong1,LI Shaolong 2,ZHANG Shaohua 3,QIANG Nanshan 2(1.Facul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China;2.Zhenjiang City Road ConstructionOffi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牛荻涛,王庆霖,王林科;锈蚀开裂后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量的预测[J];工业建筑;1996年04期

2 陈海斌,牛荻涛,浦聿修;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评估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量[J];工业建筑;1999年02期

3 罗晓辉;卫军;徐港;;钢筋锈胀时混凝土保护层损伤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4 赵羽习,金伟良;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构件保护层胀裂的全过程分析[J];水利学报;2005年08期

5 袁迎曙,贾福萍,蔡跃;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性能退化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6 孙彬;牛荻涛;王庆霖;;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颖芳,周晶;人工神经网络在受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2 余忠;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地下旋流池防水性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3 郑晓燕;吴胜兴;;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建立方法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4 闫月侠;佟莫林;张永利;;服役混凝土结构的碳化测试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5 程红强;高丹盈;李平先;;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冻融劈拉性能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6 钟亚伟;李固华;;沿海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7 袁廷朋;陆洲导;张鑫;;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氯离子严重腐蚀后的加固处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8 狄生奎;杜永峰;;湿陷性黄土地区某地下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方案研究及健康监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9 李果;袁迎曙;耿欧;李富民;;现役结构混凝土内钢筋腐蚀速度监测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10 吴庆;袁迎曙;张风杰;;基于钢筋锈蚀的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研究综述(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晟;颜庭成;卢刚;;现浇透水性生态混凝土在河道边坡工程中的应用[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10年

2 吴瑾;吴胜兴;;大气条件下钢筋锈蚀量评估的BP网络模型[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3 潘毅;陈朝晖;;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评定[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4 郭力;陈堂;;非饱和混凝土中氯离子输运问题的边界元算法[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5 钟小平;金伟良;;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框架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6 郝挺宇;惠云玲;梅名虎;苏波;;结构混凝土耐久性无损检测技术[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金立兵;金伟良;赵羽习;;沿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现场试验方法的优选[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张伟平;王晓刚;顾祥林;商登峰;;加速锈蚀与自然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比较分析[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卫军;张晓玲;赵霄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A];HPC2002第四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徐岳;郑学忠;唐先习;李芳;缪文辉;;基于时变可靠度的横隔板耐用构造设计[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斌;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润清;多因素影响下低温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燕;缺陷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对结构可靠度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唐先习;混凝土桥梁合理耐用结构构造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延永东;氯离子在损伤及开裂混凝土内的输运机理及作用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6 陆春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开裂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吴小勇;钢筋钢丝网砂浆加固混凝土柱的轴压、偏压及抗震滞回性能试验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8 王唤龙;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受力机理与防腐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时变性能及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丽芳;基于变权的钢筋混凝土梁桥安全与使用性能评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栋;钢筋锈蚀耐久性基础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科;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分析与评价[D];郑州大学;2010年

3 辛保兵;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剩余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魏东;FRP加固受损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的受力性能[D];郑州大学;2010年

5 蔡高创;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夏富友;基于结构检算的公路混凝土旧桥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张雷;TRC抗弯加固RC梁的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畅;海洋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彭超;单向荷载、冻融循环及龄期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姜英杰;桥梁可靠度评估与剩余使用寿命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宝双,钱稼茹,聂建国;在用钢筋混凝土简支桥面梁受弯承载力估算[J];工业建筑;2000年11期

2 牛荻涛,王庆霖,王林科;锈蚀开裂前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量的预测模型[J];工业建筑;1996年04期

3 牛荻涛,王庆霖,王林科;锈蚀开裂后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量的预测[J];工业建筑;1996年04期

4 陶峰,王林科,王庆霖,刘建军;服役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1996年04期

5 惠云玲,李荣,林志伸,全明研;混凝土基本构件钢筋锈蚀前后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1997年06期

6 牛荻涛,翟彬,王林科,邸小坛,王庆霖;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分析[J];建筑结构;1999年08期

7 王庆霖,池永亮,牛荻涛;锈后无粘结钢筋混凝土梁的模拟试验与分析[J];建筑结构;2001年04期

8 牛荻涛,卢梅,王庆霖;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J];建筑结构;2002年10期

9 袁迎曙,余索;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性能退化[J];建筑结构学报;1997年04期

10 金伟良,赵羽习,鄢飞;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均匀钢筋锈胀力的机理研究[J];水利学报;200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彬;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退化与抗震性能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桂志华;氯离子侵蚀条件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春雷,艾春国;浅谈桥梁钢筋锈蚀[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2 解红洁,战颖;钢筋的锈蚀和保护[J];辽宁建材;2001年02期

3 刘孝华;;钢筋锈蚀的检测与处理[J];建筑工人;2001年10期

4 赵全喜;;钢筋锈蚀的危害及防护[J];建筑工人;2001年11期

5 霍广勇;深圳某住宅楼裂缝及钢筋锈蚀原因调查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2年09期

6 刘銮友,陈年和;钢筋锈蚀检测中新技术和仪器的应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刘兴远,林文修,熊萍,周珉,张琦彬;钢筋锈蚀槽板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3年01期

8 张勇君;张月可;;停缓建工程预留裸露钢筋锈蚀危害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3期

9 胡新萍;关于钢筋锈蚀与保护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4年01期

10 陈健,郭东红;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原因分析[J];山西建筑;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霖;牛荻涛;;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A];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赵科;;钢筋锈蚀、保护和补充替代问题[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工业强市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刁学优;鲍自均;;某地下室顶板钢筋锈蚀原因分析[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勇;杜修力;李悦;颜超;;荷载与溶液腐蚀耦合作用下混凝土钢筋锈蚀的试验研究[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杨忠民;;钢筋品种-性能-控制机制[A];线棒材高效能工艺技术研讨会报告文集[C];2013年

6 马良哲;白常举;;钢筋锈蚀后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庆霖;牛荻涛;;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A];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论文集[C];2004年

8 韦树英;张喜德;;混凝土结构受压区钢筋锈蚀损伤动力鉴定[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9 丁铸;董必钦;张鸣;邢锋;;电流密度对钢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吴志刚;郝挺宇;任雪梅;张润;;某高层住宅大气环境下钢筋锈蚀耐久性评定[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不锈钢钢筋在建筑中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2 刘魁;建筑钢筋替代产品在南京诞生[N];中华建筑报;2004年

3 记者 徐朝晖;兰溪钢筋比较试验合格率达89%[N];金华日报;2009年

4 李玉明;我国工程建筑防腐蚀形势严峻[N];中华建筑报;2008年

5 高飞;细晶粒高强度低合金耐蚀钢筋开发[N];科技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贾晓静 刘加军 通讯员 王文亮;标准——为耐腐蚀钢筋推广助力[N];中国冶金报;2013年

7 马培文;烟台“楼垮垮”的始作俑者是谁[N];中国商报;2010年

8 孙仁国 粟步武;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解析[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9 汪鲁迅 冯英明;破解军港混凝土延寿的“基因密码”[N];解放军报;2009年

10 ;强度和耐久性一个都不能弱[N];中国水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融刚;钢筋/混凝土体系腐蚀过程的电化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耿欧;混凝土构件中钢筋锈蚀速率预计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3 张华;钢筋锈蚀对混凝土压弯构件变形性能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徐锋;复杂应力状态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彭修宁;锈损后钢筋混凝土疲劳耐久性若干问题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6 阎西康;盐腐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田惠文;环境友好型钢筋阻绣剂的防腐性能和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8 冯兴国;应力作用下碳钢在混凝土环境中的腐蚀与钝化[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9 何世钦;氯离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10 耿健;杂散电流与氯离子共存环境下钢筋混凝土劣化机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凌飞;基于灰关联与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凝土钢筋锈蚀量预测[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杨淑慧;腐蚀对钢筋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3 袁立群;混凝土结构锈胀裂缝分析与钢筋锈蚀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刘玉;钢筋腐蚀机理及氯离子影响机制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蒋恒强;钢筋锈蚀的主动波动监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孔祥龙;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钢筋锈蚀监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先军;高地温环境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谷荣坤;不同表面状态钢筋在含氯混凝土中腐蚀行为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洋;基于光纤传感的钢筋锈蚀监测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10 桂志华;氯离子侵蚀条件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锈胀裂缝宽度的钢筋锈蚀深度计算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25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6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