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新农村规划变更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16:01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变更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村容整洁、生产增长、管理民主、可持续发展。这些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发展、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新农村规划不同于之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拆拆补补,多是在数个村镇的范围内重新选址,对居民住房采取先建后拆、先搬后征的方式,这就给了新农村规划以充足的空间,可以充分统筹考虑其环境、公共设施等问题。更大的空间,同时意味着更大不确定性。由于我国新农村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不够完善,新农村规划的变更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以精确的科学指导根据,在实施过程中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2008年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以专章对规划变更进行了规定,根据规划类型的异同制定了相应的变更程序,从法律层面上对规划修改制度进行规制,避免规划随意修改的情况出现,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们的相关权益。本文以城乡规划的变更为视角,新农村规划的变更为切入点,对新农村的规划变更的制度和法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新农村规划变更的概念性问题简单论述,该部分对新农村城乡规划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城乡规划变更的相关立法,进一步讨论了新农村规划变更的本质原因与可能带来的后果。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新农村规划变更的现状。该部分分别阐述了当下新农村规划变更中的三个问题:实体法方面,与土地的相关的立法冲突问题;程序法方面,规划方面程序法的缺失;法治理念方面,规划变更中相关参与者的法律意识问题。第三部分浅谈了新农村规划变更相关的法律规制问题。该部分首先阐述了数个可以在实践中采纳的学理原则,并尝试提出了对于完善目前我国新农村规划变更的若干法律制度的构想,如完善新农村规划变更的行政程序立法、完善行政诉讼及复议制度。
【关键词】:城乡规划 新农村规划变更 法律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2.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一、新农村规划变更概述11-17
  • (一)城乡规划变更的基本问题11-13
  • 1.城乡规划变更的概念11
  • 2.城乡规划变更的分类11-12
  • 3.城乡规划变更的相关立法12-13
  • (二)新农村规划变更的必要性13-17
  • 1.新农村规划变更的界定13-14
  • 2.新农村规划变更的原因14-15
  • 3.新农村规划变更的后果15-17
  • 二、新农村规划变更的问题分析17-27
  • (一)其中参与者的理念缺失17-20
  • 1.政府规划理念的缺失17-18
  • 2.专家公益性理念的缺失18-19
  • 3.农村居民参与理念的缺失19-20
  • (二)相关程序法缺失20-22
  • 1.利害关系人程序性权利缺失20
  • 2.利害关系人程序性权利缺乏可操作性20-21
  • 3.公共利益的判断程序缺失21-22
  • (三)法律实践中存在瑕疵22-27
  • 1.《土地管理法》与《城乡规划法》衔接不畅22-23
  • 2.“增减挂钩”的土地政策与立法不协调23
  • 3.宅基地流转的相关立法滞后23-24
  • 4.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制度不完善24-27
  • 三、新农村规划变更的法律规制27-35
  • (一)完善新农村规划变更理念27-29
  • 1.确立“比例原则”27
  • 2.确立“信赖保护原则”27-28
  • 3.确立“事前救济原则”28-29
  • (二)完善新农村规划变更的行政程序立法29-32
  • 1.对利害关系人应享有的程序权利予以法定化29-30
  • 2.赋予公众新农村规划变更的启动权30
  • 3.对信息公开化程序予以法定化30-31
  • 4.明确政府的组织公众参与的程序性义务31-32
  • (三)新农村规划变更的相关法律优化32-35
  • 1.促进相关法律、政策衔接32
  • 2.完善宅基地流转制度32-33
  • 3.扩大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33-35
  • 结语35-37
  • 参考文献37-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刚;;正确把握新农村规划工作方向 构建城乡覆盖的规划工作体系[J];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03期

2 谈绪祥;;深入实际 务实求真 探索新农村规划工作新方法——百名规划师下乡的工作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2006年03期

3 蔡绍田;;新农村规划探讨[J];四川建筑;2006年S1期

4 ;深入实际 务实求真 探索新农村规划工作新方法——百名规划师下乡的工作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06年05期

5 魏书威;文正敏;;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应关注的若干前沿问题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01期

6 曹立军;;新农村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7年03期

7 张慎娟;;反思新农村规划[J];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05期

8 赵建彬;张红梅;;新农村规划要义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07年16期

9 何本钺;;新农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07年13期

10 汪忠满;黄天其;;论提高新农村规划水平的三大途径[J];规划师;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会超;;浅论新农村规划进展模式[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2 彭娉娉;;新农村规划中塑造村庄特色途径的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3 谢国富;;试论湖南省新农村规划和建设管理[A];2006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6年

4 余颖;苏迅;罗江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与建设范式探索[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胡洋;任胜飞;;针对少数民族聚落系统的新农村规划措施初探——以川藏阿坝县藏族聚落研究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小飞;冯宗周;杜文胜;;珠三角地区新农村规划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析——以中山市广福村新农村规划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郑潇蓉;薛玉峰;;新农村迁村并点规划及产业发展浅析——以江苏省新沂市棋盘镇花厅村新农村规划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8 吴娜;张建;;北方地区村庄规划后评价体系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9 温晓诣;黄孝文;;城市近郊区新农村规划建设方法研究——以宁波柴桥紫石片区大河洋新农村建设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10 朱雪红;;村庄规划中若干问题之探讨[A];2006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彭健 特约记者 张晓勇;全省城镇暨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陕南片区)现场会在汉召开[N];汉中日报;2006年

2 赵仁勇 邢志明;蓬莱强化对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监管[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3 南京大学教授 崔功豪本报记者  王小琴;建设新农村规划当务实[N];江苏经济报;2006年

4 李铜山;把握新农村规划的正确取向[N];农民日报;2007年

5 记者 胡全基;为新农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N];武威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李必义;蕲春新农村规划工作有序开展[N];黄冈日报;2007年

7 孙文生;新农村规划建设展再度亮相[N];陕西日报;2007年

8 无党派代表人士、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 吴松涛;关于新农村规划工作的问题与建议[N];哈尔滨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巫瑞万;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N];三明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林晓松 赵智和;丰台率先完成新农村规划编制[N];北京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淼;湖南城郊型新农村规划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相伟刚;保定市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2 李岩;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与实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姚海燕;从组织到实施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全过程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年

4 张世辉;乡村特质在新农村规划中的体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郑开雄;快速城市化地区新农村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荣锦;基于城乡统筹的四川省新农村规划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7 周丽玲;基于村落传统文化传承的新农村规划策略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8 张盛灿;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规划设计[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9 王翼泽;新农村规划变更的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10 吴淼;西安新农村规划建设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变更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26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4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