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的时空差异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市绿地建设关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福祉。19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也大幅提升。然而,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无论在不同的时间还是空间维度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探明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演变的内在机制,剖析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演变驱动力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可为指导我国未来城市绿地建设在时空两个维度上较均衡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采用我国1988-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构建回归模型,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促进我国建成区绿地率增长各驱动力的时空差异。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城市绿地建设投资规模增加是我国建成区绿地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表征各主要驱动力的变量均与建成区绿地率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能够解释建成区绿地率的总体变异状况。(2)在空间尺度上,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在全国、东部地区及中部地区对建成区绿地率增长的驱动力度排在第1位,而在西部地区统计上不显著;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在西部地区的驱动力度排在第1位,在全国排在第2位,在东部地区排第3位,而在中部地区统计上不显著;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在全国及各地区的驱动力度均较适中;绿地建设投资增加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驱动力度均最小。(3)在时间尺度上,就全国层面而言,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驱动力度在不断增强,已成为当前促进我国建成区绿地率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城市人口增加的驱动力度由最强逐步减弱;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及城市绿地建设投资增长的驱动力度均在持续增加。
【关键词】:建成区绿地率 驱动力 计量分析 时空差异 中国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5.1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5
- 第一章 绪论15-25
- 1.1 研究背景15-16
- 1.2 相关概念界定16-18
- 1.2.1 建成区16
- 1.2.2 建成区绿地率16-17
- 1.2.3 驱动力17
- 1.2.4 时空差异17-18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8
- 1.3.1 研究目的18
- 1.3.2 研究意义18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18-21
- 1.4.1 研究内容18-20
- 1.4.2 研究框架20-21
- 1.5 研究范围与对象21-22
- 1.5.1 研究范围21
- 1.5.2 研究对象21-22
- 1.6 研究方法与手段22-24
- 1.6.1 文献查阅22
- 1.6.2 理论分析22
- 1.6.3 计量分析22-24
- 1.7 技术路线24-25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25-33
- 2.1 城市绿地建设相关研究25-28
- 2.1.1 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相关研究25-27
- 2.1.2 建成区绿地率相关研究27-28
- 2.2 城市绿地建设驱动机制相关研究28-31
- 2.2.1 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演变驱动力研究28-30
- 2.2.2 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研究30-31
- 2.3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相关研究31-33
- 2.3.1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提出和发展31
- 2.3.2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31-33
- 第三章 驱动力分析、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33-40
- 3.1 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分析33-36
- 3.1.1 自然环境资源因素33-34
- 3.1.2 社会经济政策因素34-35
- 3.1.3 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选择35-36
- 3.2 驱动力指标选取36-38
- 3.2.1 城市用地规模36-37
- 3.2.2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37
- 3.2.3 城市人口规模37
- 3.2.4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37-38
- 3.2.5 城市绿地建设投资规模38
- 3.3 数据来源及处理38
- 3.3.1 数据来源38
- 3.3.2 数据处理38
- 3.4 时空单元划分38-40
- 3.4.1 空间单元划分38-39
- 3.4.2 时间单元划分39-40
- 第四章 我国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的空间尺度分析40-50
- 4.1 全国层面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分析40-43
- 4.1.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40-41
- 4.1.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41
- 4.1.3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构建41
- 4.1.4 城市人口增加作用力最强,绿地建设投资作用力最弱41-43
- 4.2 东部地区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分析43-45
- 4.2.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43
- 4.2.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43-44
- 4.2.3 回归模型构建44
- 4.2.4 除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外,各驱动力作用力度接近44-45
- 4.3 中部地区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分析45-47
- 4.3.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45
- 4.3.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45
- 4.3.3 回归模型构建45-46
- 4.3.4 城市人口增加作用力最强,,基础设施建设驱动效果不显著46-47
- 4.4 西部地区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分析47-48
- 4.4.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47
- 4.4.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47
- 4.4.3 回归模型构建47
- 4.4.4 城市用地规模扩张与基础设施建设作用力很强47-48
- 4.5 小结与对策探讨48-50
- 4.5.1 本章小结48
- 4.5.2 发展对策48-50
- 第五章 我国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的时间尺度分析50-57
- 5.1 1988-1990年我国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分析50-52
- 5.1.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50
- 5.1.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50-51
- 5.1.3 回归模型构建51
- 5.1.4 驱动力较少,城市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作用力强51-52
- 5.2 1996-2000年我国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分析52-54
- 5.2.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52
- 5.2.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52-53
- 5.2.3 回归模型构建53
- 5.2.4 驱动力增多,各驱动力作用力度差异较大53-54
- 5.3 2001-2013年我国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分析54-55
- 5.3.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54
- 5.3.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54
- 5.3.3 回归模型构建54-55
- 5.3.4 各驱动力作用强度接近,城市用地规模扩张作用力最强55
- 5.4 小结与对策探讨55-57
- 5.4.1 本章小结55-56
- 5.4.2 发展对策56-5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7-60
- 6.1 主要结论57
- 6.2 政策建议57-58
- 6.3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58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58-60
- 6.4.1 研究不足58-59
- 6.4.2 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6
- 注释66-67
- 致谢67-68
- 作者简历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志仁;;梧州突破瓶颈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发展[J];广西城镇建设;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晔丹 记者 李培松;建成区绿地率达创模要求[N];遵义日报;2014年
2 孙玉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超过35%[N];中华新闻报;2008年
3 记者 吴宏雄;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5.9%[N];福建日报;2011年
4 记者 张中宝 魏如松;海口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8%[N];海南日报;2009年
5 赵若言 记者 万瑶;申报园林城市建成区绿地率须达到31%[N];四川日报;2013年
6 曹海涛 张鸿霞;正定建成区绿地率达36.06%[N];石家庄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唐红阳 采写;1380亿元提高城镇化[N];湖南经济报;2006年
8 记者 孙娅;“创园”攻坚夺下“0.07高地”[N];昆明日报;2007年
9 殷雪峰;盐池:环境好了家园美了[N];吴忠日报;2008年
10 谢红江 王永庆;千阳创园通过省上验收[N];宝鸡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尤仪霖;我国土地城镇化对建成区绿地率的影响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2 徐骅;我国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建成区绿地率差异实证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3 王俊帝;中国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的时空差异分析[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驱动力的时空差异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426976.html